陈巧珍
【摘 要】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课本为“凭借”“范例”,教师扎根课本,以课本为突破口,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本,综合性多样化地教作文,又让学生明明白白地走出课本,巧学巧用,省时省力,为作文减负。
【关键词】 多样化 兴趣 课文 课后练习 字词积累
作文占据着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可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成果往往不成正比,这也是导致大部分老师不愿意在此花心思的原因。想要化解这个矛盾还应回归课本。毕竟我们所学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精心编排的,是经得起锤炼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此,我们绝不能把教科书简单地当作任务书,而应扎根课本,认真研究,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向成功之路。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就作文这一块如何充分利用课本。
一、课文里的作文
课文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课本的灵魂。因此,挖掘课本的写作精华,当然得从课文谈起。
1. 在课文里学选材
很多学生都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痛,事实上,不全是心中没有材料,而是根本沒有想到。好在课文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风筝》的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如何残忍地将小兄弟的风筝撕毁这件事,顺势引导选材,相信学生类似的与兄弟姐妹或与同伴吵架、闹矛盾的事件应该都是有的,并且也是学生很愿意开口说说、饶有兴趣写写的事情,在此或说或写或讨论都是可以很好地锻炼写作能力。
“大家”写的文章,就是大家熟悉的,并不是高屋建瓴的,只要老师细心挖掘,细心启发,学生一定会深刻地体悟到材料不是要多么地独特与稀有,生活中的点滴就是最好的素材,它能让你的作文更加真实、充满感情。
2. 在课文里学结构
好的结构必须做到完整性、严密性、层次性、灵活性。倘若我们在作文课上理论性地讲,学生也只是囫囵吞枣,即便有例子印象也不见得深刻,毕竟所谓的例子也只是看过几眼。而课本却不同,是需要一两节课的探讨,甚至是三四节课的深入,这样的文章学生更容易心领神会。
常用的结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内心独白法”“片断组合法”“对比构思法”。这些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很好的范例,只要老师吃透教材,善用方法,学生一定能掌握得很好。
3. 在课文中找主题
所谓写作主题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代表的是核心,不容忽视。但学生写出来的主题大部分是表面化的东西,很少有较深刻和独特的认识。经历和思考的缺乏,让他们停留在人云亦云层次上。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课文中要大胆地让学生思维碰撞,敢于质疑。提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最终实现主动质疑。像《忆读书》是有关“读书”的主题,我们可以设计这么一个题目——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有人宣扬“读书无用论”,你怎么看待?而在学习《木兰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如果你是侦探柯南,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地方不可信,为什么?可能学生的回答并不能让人满意,但这样的思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势必会提高的。而思维的提高,在确定主题方面深度也就会上一个层次。
二、在课后练习中学写作
课后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课文内的知识设计的,其实也直接或间接地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我们要懂得灵活运用。
首先,部分练习可以直接利用。比如部编版《济南的冬天》的练习,就特别注重“拟人”修辞的掌握。有练习三对拟人手法的品味,有练习五对家乡冬天风景片段进行描写,有对“比拟”定义的解析,可以说很贴心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 “拟人”的世界。还有很多相类似的题,问句子的语言特色,问某个词能不能与另一个词替换,这类题目也可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对写作也是大有好处。还有另一类是针对片段式的小作文来设计的题目。比如部编版《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写一个三百字左右的片段记录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的表现。这样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大胆地拿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不会缺乏好点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我们稍加改动,也会变成很好的写作训练。比如《犟龟》里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针对这句话编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反复出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事实上反复手法在写作中也经常运用到。为此,我们可以紧接着补充另一个练习——请你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一个片断,表现一个人的紧张和激动。
课后练习题就好像给作文插上了一双翅膀,让我们有章法可依,有点子可想。
三、在字词积累里学作文
作文需要字词积累,字词积累可促进作文水平提高。如何在其中学作文?
第一,字词的掌握可做延伸,延伸到反义词、近义词,延伸到褒义词、贬义词,延伸到古义词、现代词、网络词,延伸到多音字、易错字、难记字,延伸到字的构造。这样字词的教不是简单地教,学生的学也不是枯燥地学,字词的综合性强了,学生的视角也就大了。发散式地教,学生的头脑会更加灵活,在写作中更能准确、灵活地用。当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字词都这样教,根据需要才是重要的。
第二,我们可以利用字词,特别是成语,让学生掌握跟字词相关的故事。比如:破釜沉舟、塞翁失马、南辕北辙。如何掌握?可以老师讲、学生讲,也可以找完资料写出来,或者贴在班级,供大家欣赏等等。故事多了,心中的材料多了,布局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扎根课本,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近文本,又开心地走出文本,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金缺.怎样教好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32-152.
[2] 朱仁宝,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义秀.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