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莹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心理发育、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需要学校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文章针对家校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以及家校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策略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家校合作是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双方相互沟通,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种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有助于在学生进入校园之后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和自我调控;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意志力;最后;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协调成长。因此,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首先,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家长包办、溺爱孩子的现象,这些问题在学校里尤为突出。而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倾向和叛逆思想,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习惯的培养。
其次,家校合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时,家长和教师能够及时引导和帮助来解决困难或缓解压力。
再次,家庭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在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出现叛逆心理问题,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学会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等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同时,还能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方面都非常有益且值得学习借鉴,对于学生未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家校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工作机制建设,以及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社区服务及社会参与性组织等形式促进师生关系互动发展。学校层面: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在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家长层面: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通过与家长建立沟通平台,使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和机会等。社会参与层面:社会参与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学校层面也需要积极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使其在家庭和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能够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和谐、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才会对家校合作产生积极的认同感。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家长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家庭会议和学校文化墙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
3. 发挥学校在家庭中的参与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教师则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纽带。第一,家校联系需要通过教师来进行沟通和协调;第二,家校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健康发展、身心愉悦,形成良性循环。
三、家校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注重家校合作的育人理念
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先树立起育人的理念。学校领导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管理课程等工作任务的场所,家庭也应当承担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提供基础保障,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对家校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或破坏,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起“爱学生”“尊重知识”的教育观念。
2. 科学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时,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课内学习。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组织校园演讲比赛、故事比赛等多种活动,丰富他们的课堂内容。同时,还可以开展“家校合作”项目,加深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同感。(2)重视课外实践。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们认识世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利用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设置丰富多彩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这些也为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素材资源。(3)重视拓展训练。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多组织一些户外游戏,如“我家和你们一起”“请你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活动。这些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全面成长,让他们更加热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能让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今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行为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主要是教师引导、鼓励和帮助。但是,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还没完全成熟,教师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教育。首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趣味性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最后,教师还要及时了解每名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辅导。例如,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说话或者爱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掌握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生活学习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时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并及时给予帮助或者鼓励;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活动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刘琦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
[2]刘静. 关于家校合作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讨[J]. 中华少年,2019(18).
[3]周蓉.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心理月刊,2019(21).
[4]张萍. 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 新课程(中),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