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 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410000
尿毒症是指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的阶段,该阶段病人通常都需要依赖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来延续生命[1-2]。然而长期透析治疗不但花费较高、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透析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也令病人苦不堪言,导致其丧失继续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失志综合征(demoralization syndrome)于2002年被澳洲学者正式提出[3],是指病人的一种心理痛苦状态,包含沮丧、失望、挫败感、应对无能以至丧失希望和生存意志[4-5],长期存在失志综合征的病人对其身心健康均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与治疗,部分失志病人因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被临床医生忽略[6],这可能会成为阻碍病人康复治疗的隐患,目前,失志综合征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涉及领域多为癌症病人,尚未发现关于尿毒症透析病人失志水平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拟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失志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以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抽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人做调查分析。纳入标准:病人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内科学》中尿毒症的诊断标准;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伴有严重神经系统障碍或者认知障碍。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共获取有效调查对象150例,男83例,女67例;年龄25~70(46.8±8.12)岁;病程0.5~5.0(2.2±0.4)年。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医保类型、透析时间、合并症个数等。②失志量表:由洪晓琪等[6]根据Kissane英文版失志量表翻译而成,刘培培等[7]对其进行文化调适,用来评价病人失志综合征情况。包括无意义(5个条目)、沮丧(5个条目)、情绪不安(5个条目)、失败(5个条目)、无助感(4个条目),根据同意程度由低到高评分0~4分,总分96分,分值越高表示失志综合征越严重,0~30分表示低水平,31~60分表示中水平,61~96分表示高水平,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我国学者肖水源[8]编制,用于测量研究对象获得社会支持水平的情况。包括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3个维度10个条目,总分即10个条目计分之和,满分60分,得分越高表明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低水平:<23分;中等水平:23~44分;高水平:45~66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8。
1.2.2 资料收集
首先对发放问卷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内容包括问卷及量表内容、填写规范等,针对病人不易理解的内容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填写。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93.8%。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病人失志量表总分为(48.81±8.26)分,条目均分为(2.03±0.89)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水平者占66.1%,中等水平者占23.8%,低水平者占10.1%。以条目均分代表维度得分,详见表1。
表1 病人失志水平(n=150) 单位:分
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时间、合并症个数、社会支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失志水平单因素分析
以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时间、合并症个数、社会支持水平为自变量,以病人的失志水平为因变量,赋值详见表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时间、社会支持水平是病人失志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量的50.5%,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
表4 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失志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组病人失志水平总分为(48.81±8.26)分,处于中等水平。而且高水平者占66.1%。这说明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失志综合征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尿毒症造成病人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导致病人生活质量较低。加之尿毒症目前尚无特效治愈方法,病人对治疗的希望可能较低。而且因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可能会影响病人正常工作与生活,失志水平增高。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可建立病友群,鼓励病人之间相互沟通。鼓励病人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必要时引入心理治疗。
本研究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无助感”。当尿毒症病人患病后,面临治疗困难、需要长期血液透析这一冲击事件,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无力感与挫折感。当病人接受的支持不足、应对能力不够时,可能会将无力感恶化为无助感。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一方面积极了解病人家庭、社会支持状况,提供病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方面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健康应对能力。
3.2.1 年龄
本研究发现,病人年龄与其失志水平存在相关性,年龄越小,失志水平越高。肖雪等[9]对204例乳腺癌病人失志症候群的调查中也发现年龄较小的病人失志水平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相对较小的部分中青年病人承担较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对于这部分病人来说,患尿毒症本身就严重影响其工作和学习,部分青年病人或因患病面临择偶困难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病人意志消沉;而对于中年病人来说,其承担的家庭责任更重,不仅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因此一旦患病,其失志水平更高,相比之下,对于老年病人而言,因随着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部分病人对此持“宿命论”的观点[10],认为患病可能是天生注定,加之部分老年病人认为自己的人生重要事件已经完成,即使患病也已得其所,其抵触情绪、失志水平反而低于中青年病人。这也提示医护人员尤其应关注中青年尿毒症病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其负性情绪,降低失志水平。
3.2.2 家庭收入
本研究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病人失志水平越低。因尿毒症病人需要频繁透析,花费较高,除透析费用外,还需额外的药费,因透析带来的并发症较多,需要长期服药预防、控制各种并发症,这就导致家庭经济水平低的病人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个别经济拮据的病人可能会因此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失志水平较高,为此,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收入低、无业人群[11],主动为病人提供医保报销、慢性病救助等相关信息,尽量帮助病人节省治疗费用,减轻经济压力。
3.2.3 透析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病人的透析时间影响其失志水平,透析时间越长,失志水平越高,这可能与透析产生各种并发症有关。相关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时间越长则并发症越多[12]。本研究中不乏透析长达5年以上的病人,长期透析带来的并发症如高血钾症、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使病人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加之透析反复住院,致使病人心力交瘁,意志消沉,部分病人还要长期忍受等待肾源的煎熬,产生应对无能的心理。医护人员可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病人降低失志水平。Clarke等[3]针对失志病人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总结了相对应的干预重点,即当失志病人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或生理不适时,需注重缓解其症状;而对于应对无能的失志病人应提供信息支持和安慰[13],因此,护士应学会识别透析病人的真实需求,并根据病人的失志阶段因情施策,以避免病人在治疗期间因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失志水平贡献是首位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病人失志水平越低,这与李丹[14]的研究结果一致。Vehling等[15]也发现,失志的相关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不足。由表2可知,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人的社会支持均处于中低水平,为此,护士应主动协助病人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提供疾病相关信息支持,预防透析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等;其次,协助病人获得社会互动性支持,如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促使其与病人多谈心交流,鼓励病人与亲朋好友互动,多参加社会休闲娱乐活动,避免病人发生社会隔离;最后,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也尤为重要,Mehnert等[16]发现,失志与焦虑、抑郁以及心理困扰呈正相关,国内学者刘培培[17]研究也表明失志综合征可发展成为内源性抑郁,因此,作为医务人员,护士应经常在言语上对病人表现出真诚的关怀,发现病人情绪异常时应主动询问并给予心理疏导,尽量避免病人产生抑郁或其他偏激行为。
本研究通过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发现影响其失志水平的主要原因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时间和社会支持水平,建议医护人员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如对中青年尿毒症病人群体、透析时间长的病人给予更多关注,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心理疏导等,以降低病人的失志水平,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改变健康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