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枳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损失都很大,尤其是餐饮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但在这其中,螺蛳粉却异军突起,成为电商直播间里的热销产品,销量屡创新高。螺蛳粉作为从广西柳州走出来的小品类,是如何在方便面、酸辣粉等方便食品的包围中突围而出?它又是如何一步步征服全国乃至国外吃货挑剔的味蕾成为他们的心头好?在新品迭代升级的当下,螺蛳粉又该如何抓住消费者千变万化的心继续“承包”他们的胃?为了剖析螺蛳粉行业的发展现状、预判未来趋势,本刊特开设《螺蛳粉产业洞察》专栏,以飨读者。
近期,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神秘金面具、精美青铜器、象牙及象牙制品等新出土的文物震惊了全世界,这些文物再次印证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而在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一次全民“考古热”,各种文化古迹类景区受到清明出游人群的青睐。
其实,在螺蛳粉的故乡广西柳州也有一个古人类遗址——柳州白莲洞古人类遗址。白莲洞遗址地处柳州市东南郊白面山南麓,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洞口有一块白色钟乳石,形似莲花蓓蕾而得名。该遗址遗存文物有人类用火遗迹火坑、人类牙齿化石、石器、陶片、动物化石、动物牙齿化石等,提供了探讨华南地区古人类演化及其生产活动,特别是原始农耕与动物驯养活动产生的环境背景,其中就包括古人类在龙潭碧水里叉鱼捞螺,敲掉螺蛳尾部用陶器煮一罐汤的场景。这表明数万年前柳州先民便已经以螺蛳为食,为后来螺蛳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柳州先人是最早的食螺人群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其中,白莲洞遗址最早的螺壳化石出现在西四层,同时还出土了双棱田螺、乌螺、大蜗牛、道氏珠蚌、鲤鱼、青鱼以及陆龟等水生生物化石。这表明距今2万多年前,白莲洞人不仅狩猎、捕鱼,还开始捞取螺蚌为食,这也是迄今华南地区发现最早的食螺人群。
神奇的是,在这些出土的螺壳化石中,大多数尾部存在被人工敲掉的痕迹,与当今食用螺蛳的方式非常接近。有考古学者认为,白莲洞遗址中与螺壳同一时期的地层中出现了敲砸器,这极有可能是用来敲砸螺壳尾部的工具。随着层位里的螺壳增加,敲砸器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制作也更加熟练、规整。
“除了敲砸尾部的方法,古人类还有一种方法食螺,就是用骨针等尖细的器物当作‘撩螺工具挑出螺蛳肉来食用。”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原馆长周国兴说。这些食用技能也一一展现出了先民无处不在的智慧进化。
随着食螺之风盛行,柳州祖先吃螺蛳比采螺蛳的速度要快。在柳州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内,大龙潭鲤鱼嘴遗址复制的展示场景还原了先民吃螺的进化过程。“我们在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不同地层发掘的螺蛳壳形状是不一樣的。”柳州博物馆原副馆长、本地知名考古学者刘文说,在大龙潭鲤鱼嘴遗址地层中,越往底层的螺蛳越大颗,上面层位发现的螺蛳壳相对小很多,这说明先民把大的螺蛳吃完了,小螺蛳还没长成大螺蛳就被先民食用了。
陶器的出现让吃螺蛳的方式更加文明
“可以说,柳州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刘文说。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柳州老飞机场、帽合山和都乐岩一带的10多处岩洞里都发现有较长历史、看上去是人为堆积的螺蛳壳残骸。正是由于柳江流域沿岸常年温暖潮湿、雨量充沛,非常利于水生动物生长,新鲜的螺、蚌方便捡拾,生长在这里的柳州古人类便可以随时享用到肥美鲜嫩的河鲜。刘文认为,由于白莲洞周边自然环境一直特别好,所以从古至今人类都以此为中心范围进行活动。
考古学者经过深入发掘研究发现,柳州史前遗址中陶片经常与大量的螺壳堆积同时出现或较晚出现,这可能与大量炊煮,食用螺、蚌等水生生物有关。“由于受到附近村民挖岩泥的影响,我们在发掘研究白莲洞遗址时,发现螺蛳壳的地层并没有找到陶片。但在周边大龙潭鲤鱼嘴遗址的同期地层中却发现了早期陶片与螺壳共存的事实,这些地方跟白莲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可作为佐证。”周国兴说。经过发掘研究,在柳州白莲洞文化系列的框架中,陶器产生超过15000年。
在史前考古文化研究中,陶器的出现为史前人类的炊煮、农耕和定居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人类的饮食生活迈入一个文明的新时期。经历了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柳州先民终于走出洞穴,建立村落,开始使用磨制石器,用黏土烧制成陶器。当他们用鲜美的螺蛳加上捕获的河鱼、采集来的野菜,制成第一罐美味的“螺蛳煲”,也见证了柳州远祖从茹毛饮血的洪荒岁月迈入到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