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过程中施予整体干预的必要性及对抢救质量产生的影响

2021-08-25 13:16魏玉君陈优丽袁海清吴丹琼
智慧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组间成功率整体

魏玉君,陈优丽,袁海清,吴丹琼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0 引言

急诊急救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且病情通常发展较为迅速,致残以及致死风险均较高,因此为在最大程度上挽救其生命,不仅需要医生具备高水平的急救操作技术,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急诊急救过程期间的护理干预[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急救护理质量的高低会对急诊急救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预后带来直接影响,急救护理质量越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会越高,预后也会越良好[2]。整体护理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可以充分结合患者身心因素以及社会各因素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在多种疾病康复护理中均有广泛应用[3]。因此为进一步探讨急诊急救过程中施予整体干预的必要性及对抢救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次研究将以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急救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急救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50 例患者,男26 例,女24 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心绞痛患者以及急性肠痛患者例数分别为29 例、10 例和11 例;年龄20~72 岁,平均(39.88±5.05)岁。研究组50 例患者,男28 例,女22 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心绞痛患者以及急性肠痛患者例数分别为28 例、10 例和12 例;年龄21~73 岁,平均(39.84±5.0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凝血功能正常者;③认知功能正常,可以正常沟通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者;②转运途中死亡者;③年龄在18 岁以下或者75 岁以上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50 例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辅助检查、创建静脉通道以及遵医嘱用药护理等。研究组50 例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整体干预,具体方法为:①院前急救护理: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在接收到患者后需要密切监测其各项体征指标变化,借助GCS 评分系统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急救护理方案,同时保障患者呼吸畅通,改善缺氧状况,若患者出血较多则马上给予相应的止血护理,同时马上安排转送至医院。②急诊室急救护理:患者抵达医院后开发绿色通道,对入院手续进行优化,并且对其开展心电监护,了解其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并且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其病情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例如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清除,对于严重创伤者视其具体情况考虑安排扩容治疗[4],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实时反应,警惕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需要积极和其沟通交流,开解其消极心理,多鼓励安慰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以及配合度。③急救后护理:患者抢救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抢救情况以及后期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心率、体温以及血压等基础指标变化,对于病情稳定者可以安排转入普通病房,同时积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指导其正确释放心理压力,另外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饮食均衡,机体营养供应充足。除此之外,做好患者用药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工作[5]。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质量,主要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入院至入室时间以及抢救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抢救成功例数,其中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投诉、医疗纠纷以及并发症等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通过派发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总分100 分,评分高于85 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70~85 分表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70 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患者例数和基本满意患者例数之和÷总满意率×100%。④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评分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分析研究结果,计量资料以()表示,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方式为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抢救质量比较

如表1 所示,研究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入院至入室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时间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抢救质量比较(,min)

表1 组间抢救质量比较(,min)

2.2 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比较

如表2 所示,研究组抢救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抢救成功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比较[n(%)]

2.3 组间抢救满意度比较

如表3 所示,研究组抢救满意率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组间抢救满意度比较[n(%)]

2.4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如表4 所示,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评分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诊急救患者不仅病情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发展较快,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而急诊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急诊急救效果及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但是考虑到其接待患者多为具有危重且突发性等特点的患者,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一步为其争取更多的有效抢救时间,对提高其抢救效果以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更为有力的保障[8]。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良护理模式,在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可以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包括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在护理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9]。

陈小卫[10]在对50 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研究中指出,整体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6.00%,常规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整体护理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入院至入室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时间相比参照组明显更短,抢救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低,抢救成功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抢救满意率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整体干预不仅对抢救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满意率。而由表4 可知,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评分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整体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这主要是由于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充分围绕患者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其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整个急诊急救过程中,包括院前急救护理、急诊室急救护理以及急救后护理,护理更加注重整体性,相较于常规护理中只注重患者的病情护理,整体护理更加强调以整体为原则[11],注重从患者心理结构、病情情况以及身体状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护理工作,因此更有利于保障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达到提高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12]。

综上所述,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开展整体干预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组间成功率整体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