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韶霖书法作品书道修远探索未已

2021-08-25 02:20叶雄
书画艺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魏碑国展碑帖

叶雄

每天清晨,当美丽的鹭岛刚在熹微的晨光中醒来,叶韶霖就已经完成十多公里晨跑回到了工作室,稍做漱洗,他便濡毫泼墨,任一管柔毫在宣纸上尽情地挥洒。那是一天中他最珍视的一段时光,神与物游,物我两忘。

风雨无阻,寒暑无间,奔跑不止,笔耕不辍。在常人看来,这是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方式,但韶霖却乐此不疲。

叶韶霖自2005年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以来,好像开挂了一般,十几年间30多次跻身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字号书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展专业户。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他付出的常人难以企及的艰辛和努力。韶霖曾说过,国展上高手云集,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激发自己的所有的潜能,每一次参赛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深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笔法与样式、时风与个性、传统与创新……

隶书是韶霖书法的根基。从早年时遍临汉隶到近年精研清隶,几十年来他对隶书的热情从未消减。韶霖学隶下了死功夫,有些汉碑甚至临过百通。从《张迁碑》之质朴、《史晨碑》之儒雅到《华山碑》之雄强、《西狭颂》之雍容,他都用极力模拟,得其遗意。为了对隶书的古今流变有更深的把握,韶霖甚至对清隶及至今人的隶书也有关注和借鉴。韶霖学隶书,从最初的实临到后来的意临,到后来可能只学他有感触的某一点,再把它们自然和谐地融入自己的笔下,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冷僻的碑帖他也敢于取法,比如《夏承碑》之奇峭古拙, 一般人极少涉猎,他学之也能把其中的波磔之法巧妙地改造运用,给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一下子拉开了和他人隶书的距离。

韶霖对楷书也经历过长期的探索,他近来的大楷作品给人一种笔力雄强、真气弥漫的艺术感受,但又让人觉得其似魏非魏、似唐非唐,更多表现出两者有机协调的融合的味道。在用笔上,韶霖吸取了魏碑方峻峭拔的特点,但舍弃了其率意生拙的成分,书写时更注意形态上自然连贯和丰富多变,避免楷书笔法上单调呆板的弱点,更摒弃了常见的甜俗之态。在结构上,他多用唐楷严谨端庄的格局,而舍弃了魏碑支离怪诞的趣味。這使得他的楷书没有因为过分追求小趣味而导致的驳杂,而是显得更加酣畅、劲健、简洁、明快。

韶霖在隶书和楷书上的努力不经意间却让他在行书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从书风的角度上说,行书是韶霖个性最鲜明的字体。韶霖的行书并不直接胎息某家,而更多的是以我为主,熔铸碑帖,表现出一种“六经注我、我用我法”般的自信。韶霖在行书中大量地使用厚重的方笔,甚至拗峭的折锋,但在节奏上他却能以明快跌宕的笔势使行书的气息不会阻滞,在结体上韶霖一改碑派崇朴尚拙的常见路数,而效法宋明书风的洒脱俊逸、灵动潇洒,在整体的气息上更倾向于传统帖学。他在不经意间走出了一条碑帖融合的新路。

在当下展览风行的大背景下,与一些急功近利的作者为了入展而选择“跟风”不同,叶韶霖有着清醒的个性意识和强烈的自我革新精神,这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对韶霖来说,入展和获奖从来不是目的,他要做的只是在一次次“精品”的淬炼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找到他自己的艺术坐标。

猜你喜欢
魏碑国展碑帖
碑帖之美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碑帖 亿元时代
第26届“国展”入选作品占来稿总量比率约为4‰
外乘国际风 内修运营力
打铁老太
魏碑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