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胡
【摘要】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学习,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中;变式训练;数学教学
一、引言
现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做为主,还是教师讲解为主?让学生做练习,学生不会做,浪费课堂时间。单独讲解,学生听得懂,但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最后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放松?
数学变式训练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概念、公式、定理、性质,还有问题从背景、情形、角度、层次做出变化,使其条件或结论发生变化,但本质却不变。所以,通过变式训练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本质的认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变式训练可以节省训练时间
数学有无数的习题,我们不可能每题都做,教师更不能就题论题,我们要挖掘题目所考得知识点和数学思维。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和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式训练,下面举例说明:
(2016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I卷)在△ABC中,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c=2,cosA=,则b=( )
A. B. C. 2 D. 3
这题主要考察余弦定理,已知两边一角求第三边。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式,让学生学会用余弦定理,这样学生对余弦定理应用自如了。
变式1:在△ABC中,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a=,c=2,b=3则 .
变式2:在△ABC中,内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a=,b=3,cosA=,则c= .
余弦定理有三条,每一条余弦定理都有三条边和一个角,只要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可以求另一个,即已知三角形三边就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角,或者已知两边一角就可以用余弦定理求出另一条边。通过上面的变式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余弦定理,掌握这类题型。我们是通过做题来掌握知识点和数学思维,而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沉迷在题海战术中,变式训练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通过变式训练可以让学生对问题、定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问题不断的变式、深入,让学生对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问题更加清楚。
如,在讲解基本不等式:(a>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可以设计这样的例题与变式训练:
例:已知x>0,则x+的最小值是 ,此时x= .
变式1:已知x>1,则x+的最小值是 ,此时x= .
变式2:已知x<0,则x+的最小值是 ,此时x= .
变式3:已知x>0,y>0,且xy=8,则x+y的最小值是 .
变式4:已知x>0,y>0,且x+y=8,则xy的最大值是 .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不断地深入,使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四、通过变式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大多数学生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僵硬、狭窄,对定理、问题死记硬背,不理解定理、问题的解题思路。平时都听得懂,一到考试就不会做,感觉每道题目教师都讲过,但就是做不出来。稍微变一下,包装一下题目,就不会做了。特别是我们分析广东卷到全国卷,体会更深刻。以前广东卷大多是基础题,对公式定理的简单应用,一看题目就会做,但全国卷很多题目都是对公式定理更深层次的应用,需要经过思考分析才能解。通过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是克服学生思维僵硬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定义定理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5第44页例3)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
变式:(2005年高考山东卷)已知数列的首项a1=5,前n项和为sn,且sn+1=sn+n+5,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通过变式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通过变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教学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运用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研究问题的变化规律,最终发现问题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解题,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层层推进,通过题型多变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思维拓展纵深。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动态处理,克服思维定式,积极创新。
例如,在教授利用参数方程求最值问题时,选修4-4第28页例1:在椭圆+=1上求一点M,使点M到直线x+2y-10=0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距离。
变式:(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1)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2)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变式是在课本例1的基础上拓展加深的,变式是求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值,转化成求点到线的距离的最值,就变成例1的问题了。通过多次的变式训练,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题目还可以这样变化,意识到问题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学习,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更有意义,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吕丛林.谈数学变式训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4(15).
[2]温和群.变式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1).
[3]李学军.变式训练,思维创新的摇篮——一道平面向量题的变式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2012(4):36—37.
[4]游建国.变式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
[5]马彩琴.变式教学中的习题引申至关重要[J].考试周刊,2010(44).
責任编辑 胡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