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8-23 22:58杨毅鹭张春蕾
艺术评鉴 2021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杨毅鹭 张春蕾

摘要:教育是国之根本,人才是时代的主力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足之本,音乐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全民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国家、时代、人民需要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个别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进行调研,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个案,同时,整理了相关文献,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学界的基本分类,并提出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以此拓宽这一领域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05

在党和国家“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指引下,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双重价值,它的培养模式与音乐教育、美育教育紧密相连。

本文依托于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至今已经完成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学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研与访谈报告。前期调查发现,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各具特色,既有每所学校培养的特殊性,又有结合时代的先进理念。那么现如今,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怎样的现状?有关这一问题学术界做了哪些探讨?具体有哪些分类方式?新时代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助对个别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个案。同时,整理了相关文献,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学界的基本分类,提出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以此拓宽这一领域的研究视域。

一、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个案分析

在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所做的前期调研中,对北京地区多所高校的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与访谈调查,从其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到毕业就业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在师范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正在推进高师型课程改革;综合类大学中,人民大学运用了多元音乐启蒙的独特视角。总的来说,概括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为复合型、高师型、多元型等。

(一)复合型

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始终立足于培养“一专多能”音乐教育人才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在保证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外,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我培养,减少必修课的学分,提供大量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以便学生进行自我知识体系建构,同时学校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设置了数理基础、科学素养、经典研读等课程模块,尤其是数理基础课程,这在音乐专业培养中较为少见。

(二)高师型

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学校从寻求高师音乐学学科的定位为起点,对普通高校专业音乐教育进行改革探索。在从“学科-专业融合共同体”到“一专多能”的发展思路中,不论是课程设置所依托的核心素养、课程群间的组合支持、应用实践平台的空间给养、一“专”以贯之的深度锤炼,还是纵向上重视时间梯次和配比的分类分层、精准化教育脉络,都显现了一种积极前进的、对症下药的教育追求。不论是大方向引导的师德教育与教师情怀的逐步展开,还是新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琢磨立根,都在不断努力塑造着一个紧赴时代、勇于拨云见日的普通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新格局。

(三)多元型

以中国人民大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代表,学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教育知识、理论,也要有跨学科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正适合此类人才培养,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依托综合类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可以使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更高一筹。

高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除了上述三种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近期修订完成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了“8+1、思政+X”本科课程体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是职业化的办学模式,课程按照中小学师资的培养规定设置,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中央民族大学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教学等。

二、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有关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目前已有三本专著和数百篇文章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究。从文献方面来看,大多数从自身角度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分类、问题、方案等谈了看法。以分类方式的不同来概述,可分为四分法、三分法两种。

(一)四分法

一种是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分为专业型、师范型、复合型和技能型四类。专业型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自身定位在高水平、研究型的院校模式,音乐人才目标定位在培养顶尖的艺术家、表演家。师范型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基础,如首都师范大学等,培养目标是培养为音乐基础教育服务的音乐人才。复合型是指综合类大学或工科类大学中的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技能型是指综合艺术院校,以音乐学科为重点学科。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分为:职业化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专才式的音乐教育专业办学模式、改革后的音乐教育专业办学模式和扩大招生后部分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办学模式。同样是四分法,专业型、师范型、复合型和技能型的四分法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按照人才培养分类;而孙瑜的四分法是以学校为出发点,与招生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三分法

把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应用型、“一专多能”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换到社会实践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基于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培养模式。“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既要求“精”,又要求“广”的复合化思维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是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理论后提出,其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不单纯学习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要上升到内在品质和学习气质的培养。与四分法相比,三分法以时代导向为出发点,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展开。这一分类方式受到广泛认同,许多论文从某一方面展开更为详细的探讨,这些文章对于应用型、“一专多能”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更加针对性的论述。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有关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呈现出多样化,没有学界统一的分类标准,具体方法论根据研究的角度、分类的依据与具体操作方式决定。在笔者前期的调研中,认为也可依据学校性质进行分类,一类是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第二类是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第三类是综合性大学,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无论哪种院校与模式,在新时代都面临着崭新的机遇与挑战,下面本文就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三、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高校加快探索网络化、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授课与考核方式,促进了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从目前研究中可以看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愈发全面、愈发与时俱进的特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有不同的定位与目标,又有紧跟时代新政策、新导向的使命感。笔者认为,时代性将带给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进步,未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演变出目标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新近提出的“新文科”理念紧密相连,将是大势所趋。

(一)“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当今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疫情的影响,音乐教育全面进入“网课”时代,这也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技术挑战与时代机遇。

现如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对理论的教授多于实践,而对网络技术的教授则几乎没有。在网络化时代中,极其需要网络优质课程,无论是面向社会业余音乐爱好者、中小学生,还是音乐考学人群,或是大中专院校在读学生,如何制作好的网课,除了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互联网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互联网时代,为音乐教育专业量身定制系列课程,修订培养方案,设置灵活的培养方式,推出网络精品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授课模式下,课程资源的制作、开发、宣传、推广,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做好。在未来,要呈现精品网络课程,需要团队化的课程研发与协作。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还应当积极促进观念的更新,如今的网络授课不同于传统一对一教学,师生间无法面对面的进行互动,无法通过声情并茂来获得直接的情绪感知。在这种网课教学模式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互动,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是未来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目标型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新课标的实施,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更新了教育观念。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既要重视课堂氛围,也要创新的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既要加强对音乐审美的培养,也要借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能够完成上述工作,更要注重对音乐教育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通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学方式的通道,大学不再沉迷于自身的音乐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要契合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也不再只针对现有教师、现有课标进行教研,要将实际需求向培养单位反映,让生产和使用无缝衔接。

注重目标的教学,没有大中小学的分级,以人为本,以培养好优秀音乐人才为根本目标,使用一切可以实现优培优育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进行音乐人才的培养,就是目标型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三)“新文科”与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新文科”是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改革新方向,它本質上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从而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究其起源,最初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2018年,我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出,它们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性选择。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要打破专业壁垒,把技能课和理论课融会贯通。新时代,培养综合型优秀人才是时代所需,在学科愈发精细化的今天,能够对多学科进行通识性的掌握,拥有跨学科的创造力,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未来音乐教育中,综合性、跨学科、通融性将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发展方向,具体的实践与策略还需学界的不断探索。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号),音乐教育获批本科新增专业,意味着音乐教育在“十四五”规划中步入新台阶、新高度。加强对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将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将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按照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来研究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出能够站在讲台上、真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音乐老师,培养出音乐教育的专业人才,提升全民音乐与文化素养,是国家对音乐教育所赋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馨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师范类院校为主要分析对象[J].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年.

[2]孙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3]刘小凡.21世纪音乐人才培养的中国视角:基于三种主流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一)[J].北方音乐,2018(24):218-224.

[4]刘小凡.21世纪音乐人才培养的中国视角:基于三种主流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二)[J].北方音乐,2019(01):240-242.

[5]韩启超.新文科 新情况 新思路——2020年全国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20(06).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