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就是为了拯救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典型性的生态系统等重要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应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发展特色生态环保经济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通过对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资源可以不断更新和繁衍,为人类永续利用。
自然保护区资源是指在的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包含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个范畴,保护区内典型的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对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按照生物资源更新的规律,发挥自然保护的资源优势,在自然资源承受范围内,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提高自然保护区利用价值。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间较短,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不高;部分保护区存在开发过度、过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项目选择不合理,缺少整体科学规划。
3.1 保护优先、科技先行原则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在性质上是受到保护的,不允许人为干扰破坏。在资源利用上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利用的范围和程度上要适度,严格把控。开发利用前,要进行深入调查、科学研究、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防止出现过度利用,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不可逆的后果。资源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
3.2 保护利用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绿色发展
保护区资源利用势必会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有效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现阶段开发利用应仅限在试验区内进行。利用好自然保护区区域资源优势,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3.3 自然保護区和周边社共同受益原则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当地的资源开发受到限制,影响了当地财政收入,限制了当地居民对资源利用的权限。多数的自然保护区地处于偏远地区,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在开展适度开发时应充分照顾到当地群众的利益,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从事自主经营,签署合理利用方式和利益分配形式的协议,引导当地农民脱贫,发展地区经济,缓解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矛盾。
3.4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可持续利用原则
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资源利用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及特点,选择新兴环保朝阳产业,开发那些社会急需,影响民生的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摆在首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良性循环,保护与发展同时存在,相辅相成。
保护区良好的资源优势是大自然的馈赠,野生动植物资源对于每个区域都是独特的、稀有的和珍贵的,资源的退化和灭绝都是不可逆,不可恢复的。我们必须要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进行保护,重视自然资源的进化特性和可再生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全社会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经济效益,在有效保护的同时,开展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