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探究

2021-08-23 02:51翟志扬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创新教学意义

翟志扬

摘 要: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意识会发生重要改变,逐渐朝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只有进行创新教学,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才能顺应教学发展潮流。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创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创新教学;策略;意义

小学高段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其进入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高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改变,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只有高度重视小学高段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后续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科都进行了创新教学。小学数学也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丰富了小学高段学生的课堂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小学教育出发,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学生压力过大,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缺乏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在解题时过于追求标准答案,忽略了對多种解题思维的培养。因此,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实施创新型教育,对小学高段数学学科进行改革,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可知,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一些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点,并未关注小学生是否对数学科目存在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小学高段学生只能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并未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无法实现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目标。同时,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快速作答,并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其难以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如若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则无法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会导致小学高段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学习情况。因此,若小学高段数学教师还未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加以辅助,则会导致数学课程教学活动难以有效推进。

三、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创新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教学计划,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小学高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都不同,因此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点也有所差异。在现实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生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情况,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因此,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将基础的数学知识与兴趣点结合起来,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教学指导,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新多元教学模式,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会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等综合因素将学生分为几个组,每个组有4~5名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接下来,教师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由小组长领导展开学习,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发表观点,共同讨论、验证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巡视,适当进行指点,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总结评价环节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应基于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灵活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小学高段数学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使用合作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深入思考相关问题,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引导小学高段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信息技术价值

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需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出符合数学教学的情境,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感,满足小学高段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数学知识的探索海洋中。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因此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且相对单一的教学活动会限制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因而难以实现预设的教学效果。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更多的小学高段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观看多媒体视频教学时,小学高段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重难点问题。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力。

四、结语

开展创新教学符合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小学高段数学教学需要明确教学方向,从小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本文明确了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多元教学模式,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入分层教学形式,做到因材施教;融合数学理论实践、注重学生生活体验等教学策略,提升了数学教学的人性化,创设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美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思路的创新性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20,17(4):157.

[2]陈赵寒.探究小学高段数学如何开展创新教学[J].科学咨询,2019(08):154.

[3]丁美荣,欧阳彦平.关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203.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创新教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