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2021-08-23 00:55谢应国
成才之路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核心素养

谢应国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当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教师迫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出更加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文章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给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108-02

阅读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同步革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一系列新型教学方法被引入语文阅读课堂中,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导致难以高效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进一步革新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语文阅读教学暴露的问题

1.阅读目的出现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仍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提前将大量问题设置出来,要求学生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大大减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时间,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会加剧学生阅读的被动性,学生在问题训练当中投入过多的精力,阅读深度不足,会降低文本阅读效果。

2.阅读侧重偏差

阅读教学具有立体化的目标,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又要受到相应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一些语文教师将字词句篇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虽然可以得到提高,但文本中的深层次人文思想却得不到挖掘。部分教师甚至将阅读教学转变为阅读训练,同步开展阅读、训练活动,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背离。

3.忽视个性体验

很多教师依然占据着阅读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机会,教师往往向学生直接传递自我经验与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遭到忽略。虽然课堂中师生对话交流频率进一步提高,但学生却难以与文本之间开展深度对话。学生在文本理解时,沿用教师的个人理解,认知过程不够完善,难以提高阅读能力。

二、提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建议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又要帮助学生将精神世界构筑起来。因此,语文教师需依据三位一体原则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对知识、方法以及情感层面的目标进行整合,高效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例如,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教师可从知识、方法与情感等层面设计目标。从知识层面来讲,学生要能够对生字、生词的意思充分掌握,通过对文本进行细化阅读,能够概述寓言内容。从方法层面来讲,需对文本关键词进行准确把握,依据这些关键词将文章大意概括出来。通过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对文章寓意进行深入探究。从情感层面来讲,学生要充分领会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本课教学目标统一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能够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指导。此外,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文本体裁的差异,准确把握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侧重点的准确把握与合理设计,显著改善阅读教学效果。

2.高效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既要依据教材文本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又要将其他的素材引进来,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在素材整合、引入中,可从文章作者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类比阅读作者其他的文章。也可从文本题材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同主题的文本。这样能够从不同角度补充文本内容,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教材文本內涵的基础上,高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们讲解草船借箭的背景故事与出处,然后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感受经典名著语言、故事的优美和生动。完成阅读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储备,找出其他与草船借箭类似的典故成语。一些学生由于看过《三国演义》,将“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答案提了出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简要介绍这些典故的情节,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呈现段落文本。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的魅力,进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开阔阅读的视野。

3.转变线性教学过程

现阶段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过程为线性状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沉淀、反思、上浮等环节,难以帮助学生高效吸收和内化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思路,以U型教学过程替代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且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效果提升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理解与体验。进行文本教学时,要巧妙设计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画文本重点句段,鼓励学生融入个人经验,探究解答教师所提出的有价值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向文本内核逐步深入,将文本深处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同时,教师要注重具体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对文中作者的经历、情感等进行深入体验。例如,教学《父爱之舟》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文本内容,整体性把握故事梗概。之后,鼓励学生细化阅读,总结、叙述文章所描述的琐碎小事。且在细读过程中,将能够感动自己的句子圈画出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分享现实生活中父亲做过的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充分感知父爱的伟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感情的体会,且向现实生活中迁移情感。此外,U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评价文本,以达到知识上浮目的。学生只有对文本内容、情感进行深入理解,才能以认同、批判等态度评价文本,进而内化、吸收知识。

4.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阅读教学活动能得到顺利推进,阅读教学目标也可高质量实现。教师通过教学评价的实施,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这些评价形式。首先,适时性评价。该评价在拓展学生思维角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文本利用“立剑一样的金光”来比喻“太阳的光芒”。教师可依托多媒体技术将夏天太阳升起时的视频播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叙述,表达个人的感受。有学生思考之后,认为“太阳升起时,仿佛揭开了蒙在天空的黑纱,一下子就带来了光明”。面对学生独具特色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评价,“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将黑夜比作蒙上黑纱,从反面来描述太阳的光芒。大家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教师的评价迅速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显著拓展。其次,引导性评价。这种评价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理解,避免学生陷入到误区之中。例如,教学《美丽的鹿角》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分享个人的阅读感受。某位学生表示自己想要一双鹿角,面对学生错误的想法,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性评价,帮助学生从深层次看待事物,避免过于关注事物的表面。最后,鼓励性评价。学生对外界评价十分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恰当地给予学生激励,那么学生的阅读体验将会显著优化,学习自信心也将会得到增强。因此,教师要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鼓励班级学生,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自信。

综上所述,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受到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也在持续变革。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依据课程目标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学手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同时,语文教师需积极反思阅读教学过程,提炼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0(06).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

[3]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核心素养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