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鸣
1999年,海南琼海,王先梅(左,1911-2008年)、王运梅(中,1910-2013年)、潘先英(右,1914-2014年)三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
2021年是海南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电影《红色娘子军》及其主题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这支曾在海南岛奋战的女子部队闻名天下。
1931年5月1日,在乐会县(今琼海市)第四区革命根据地一个小山村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正式成立。一百多位穷苦的海南农村姑娘,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拿起了枪。她们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海南岛上,这支娘子军部队遭到国民党的围剿,喋血马鞍岭。1933年春,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局势艰难,娘子军被迫解散,散落民间。这支特殊部队仅仅存在了不到500天,却參加了五十多场战斗,为琼崖革命立下不朽功勋。
我生长在陵水县陵城镇,电影中“南霸天”的大宅院离我家只有几步之遥。那座四合院式的砖瓦房,地上铺着红砖,走起路来会有声响。小时候,我常到那里去捡果子、打麻雀、抓金龟子。当地儿童耳濡目染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常在那个宅院里玩起打仗的游戏。
长大以后,我随父母住进了黎族村落,无数次在小球场观看《红色娘子军》的故事片和革命样板戏。那些旁白和音乐时刻萦绕在耳畔,贯穿我整个成长历程。那棵据说是“洪常青”牺牲地的大榕树,我参加工作以后常常驾车经过,每次都不忘瞅上一眼。
当记者多年后,我见到了《红色娘子军》吴琼花原型的姐妹们王运梅、卢业香、陈振梅、王先梅、欧花、潘先英等,并用镜头记录下她们。
王运梅老人是电影《红色娘子军》里那个背着孩子行军打仗的女战士的原型。这位出生于1910年的老战士,21岁就加入红色娘子军。1932年马鞍岭阻击战后,怀有身孕的王运梅在行军途中突然分娩,生下一个男孩。不幸的是,婴儿在3个月后夭折。
2000年5月1日,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王运梅和其他健在的红色娘子军战士搬进了纪念园,成为这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志愿者。王运梅102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创下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她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共产党的恩情比天大、比山高、比海深,我永远跟党走,直到最后一口气。”2013年9月14日,王运梅在老家阳江镇去世,享年103岁。
1914年出生的卢业香老人曾任红色娘子军二连二排二班班长。海南岛解放后,她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是村民公认的热心肠。老人家乐观健谈,常常比手画脚地讲述杀敌故事。当被问及为什么参加娘子军时,卢业香说:“为了妇女解放,为了不受欺侮!”
2014年4月19日,这位百岁老人在琼海中原镇的家中去世。她是红色娘子军最后一位去世的战士。
其实,在海南琼崖纵队中,还有许多红色娘子军这样的海南妇女。她们参军打仗、救护伤员、烧菜做饭等,样样冲在前线。许多女战士在战争期间被捕后受尽折磨,宁死不屈,有些牺牲后也没有留下姓名。活下来的人,在海南解放后没有要求组织照顾,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参与到海南的开发建设之中。
1998年,海南海口,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2001年,海南琼海,年轻的战士慰问红色娘子军老战士
1999年,海南琼海,《红色娘子军》 电影原型王运梅,1910年生,琼海市阳江镇人
潘先英,1914年生,琼海阳江镇下水寮村人,参加过沙帽岭伏击战、马鞍岭阻击战等一系列战斗。2014年3月9日下午,潘先英在阳江镇益良村家中去世
2004年,海南琼海,红色娘子军老战士欧花 (1915-2006年),琼海龙江镇滨滩村人,曾任红色娘子军旗手
卢业香,1914年生,琼海中原镇仙村人,1931年参加红色娘子军,曾任红色娘子军二连二排二班班长,参加过伏击沙帽岭、攻打文市炮楼等一系列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