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
回望这些年来中国教育的进步,着墨最多的当是“均衡”二字。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中国的义务教育正从“基本均衡”大步走向“优质均衡”。
笔者在乡村走访中,见识了另一种更为迅疾也更为恢弘的“均衡化”景观:“农村教育城镇化”——
小学从村庄向乡镇集中。远近不同,都是早出晚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最难熬的是隆冬时节,顶着清晨刺骨的寒风,家长们纷纷骑上自行车、摩托车带着睡眼惺忪的孩子一路颠簸,组成乡间路上的送学一景。中学从乡镇向县城集中。小小年纪就要远离家庭,或因娇生惯养,或因学业如山,生活自理于許多孩子还是一个难题。于是,留守的母亲或者爷爷奶奶也随之进城为孩子洗衣烧饭,照料起居。这是县城兴起的陪读一族。
这一种别样的均衡是如何生成、壮大的呢?
自然,首因是由于乡村学校的凋敝。尽管这些年政府没少投入,乡校的校舍设施、外观形象业已焕然一新,提档升级。但是,优秀师资的短缺,教育资源的失衡,乡村生源的流失,已是触目惊心的现实。
乡村的“鸡娃”家长们,也已被裹挟进教育内卷化的潮流之中,争先恐后地踏上高成本的进城择校之路。尽管许多家庭经济状况还远远谈不上富裕,但望子成龙、阶层竞争的心理一样强烈。熟人社会尤重面子,“实在没钱就去借或者贷款,也决不能矮人一头”。
地方政府是最有力的推手。初始阶段热衷乡校布局的规模化,焦点是撤点并校。如今追求的则是公共服务的县城化,全力推动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随之,一座座气势磅礴的“教育城”平地崛起,成为县城功能化布局中一道瑰丽的风景。地方政府解读:这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优质均衡”。尽管他们心中还有更宏大的考量,期望借此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拉动消费水平和住房市场,为城市化进程注入一股新的强劲的动力。
只是,我们有没有深思,此举给乡村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否真如一些推崇者所言,它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育生态?
未必全然。农村学生大规模涌入县城,如何满足急速增加的教育需求?难以避免的大班额现象给学校管理带来的首先是挑战。有校长直言,一下子面对几千名学生就读,压力骤然加大,有些难以招架。
就学效果是否得到了整体性改善?从教育资源的富集看,确实比乡村学校大大改善。但也应看到,县城的学校也是参差不齐,重点学校的名额有限,一样存在择校难题。县城还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资本、权力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竞争中占有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许多跟风挤进县城的乡村普通农家的孩子,未必都能享受到比乡间小班教学更好的教育。
再说教育生态。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汇聚,自然有利于校际交流,融合发展。但是,原来的乡村学校亦有其独具的生态特色。一所学校,一方水土,构成了一个地缘性的社会生态空间。分布其间的田畴阡陌、村落民居,依然传承的耕读文化、乡土文明,都可化育成真实、丰厚的教育资源,去濡染学子们淳朴的心性和缤纷的愿景。如今,乡村孩子们决然地要告别这一片乡土社会,转身进入一座孤岛型的教育围城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成长迁移呢?
当然,乡村进城的学生最纠结的还是其就学的负担。日常的伙食费,必需的交通费、通信费,再加上或有的课外兴趣班报名费,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更令许多农村家庭倍感艰难的是县城的“陪读教育”。无论买房还是租房,都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常年的陪读,还给原本和谐的家庭关系平添了许多变数。笔者在乡村多有耳闻,一些家庭,丈夫出外打工,公婆在家种地,年轻的留守母亲陪读在城,除了照料孩子学习生活也并非都能找到挣钱的活计。其中有陪读者经不起城市消费生活的诱惑,开了眼界,也多了享乐,轻易地迷上了打牌跳舞,傍上了老板大款,闹得婆媳反目、夫妻分离。不过,这些已是衍生出的题外话了。
本来,优质均衡的政策初衷是办有温度的教育,是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尤其是要惠及乡村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可是,现实如此,不知是政策滞后了,还是实践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