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花
摘 要: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是很关键的一门学科。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觉得数学考试时间不够用,其实是自己解决问题能力还不够强,那么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成了很多学生的困扰。小学数学的教材难度在逐渐上升,各种各样的新题型也出现在小学课本中,使小学数学知识更加复杂化。所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可以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节约很多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解决问题能力是每一个学习数学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而且掌握之后还需要不断地去运用它。数学成绩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通过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帮助自己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由于小学这一个阶段,考试内容比较困难,学生难以理解题目,所以更加需要学生去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来帮助自己提高数学成绩。
一、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把教学当作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有画龙点睛之妙处。一个精彩的课堂,一定是由教师的提问与追问组成的,新时代中国的教育标准不断地完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数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设计,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并提醒教师,确保学生的思维一直集中在课堂授课中。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错误的方法解答问题,让学生判断这种解题思路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提问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学生有没有好好听课,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追问,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思考,跟上教师的节奏,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传统的题海战术不仅效率低下,还磨灭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拥有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思路,这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还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做题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
二、 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早已融入我们的世界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校当中也是公认的重要的课程,数学的训练和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还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条环环相扣的学习之路,如果一环出现了问题而不及时弥补,会为以后的学习道路埋下苦果。数学应用是复杂的区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目的审题能力是十分关键的,而有很多同学再审题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漏了关键点,看不懂等。这不仅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往下深究,还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十分不利于学习,这时候教师要针对每个同学的不同问题去进行一一的解决和引导。但由于小学数学题的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审题方面,学生的自我调节意识不足会导致对以后的课程越来越难以理解,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对数学这门学科难以产生兴趣。很多同学虽然在做题的时候觉得很容易,然而一做就掉链子,正确率不高,考试的分数低,这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做任何事,只要找对了方法,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对数学题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样的几种方法十分的实用:一是可以通过图解法,由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示范,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加清晰的解决问题思路。二是学会抓住关键词和隐含的条件,刚开始做题很容易掉进坑里,学生就可以在读题干的时候拿笔圈住关键词,然后再进行逐一的推论,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性。三是将训练与生活相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题更是如此,要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问题。
三、 增加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练习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之前必须要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对整个教学内容都要严格把控,教师要把上课内容构造成一个完美的知识结构。逻辑清晰的教学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意识地将数学知识经过整理和疏导,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还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未接触的东西转化成学生都了解的事物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小数运算》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小数点先去掉进行计算,在计算完成之后,让学生观察小数乘小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联系实际加以思考,这样的教育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也会培养出发散式的思考方法。
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联系实际,注意问题趣味特点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的活跃,所以他们对生活的洞察力是很强的。而数学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必须要抓住这一点,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为背景,合理地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这样不仅可以讓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有机的关联,帮助学生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且,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的亲近,这对那些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如何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教师必须要懂得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加减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购物的时候多多留意超市里所出售物品的单价,数目等方面内容。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在日常去超市,文具店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自己购买商品所花费的钱,以及老板要找自己多少钱。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刚刚接触计算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然后才能刺激他们主动的学习欲望。比起机械性的刷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高效有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许多的事物还缺乏认知能力,对于自身不懂得事物要联系数学知识,将生活和数学进行整合。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尽量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不同分母的加减运算》这一章节时,教师要提出问题,设置恰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比如在讲解1/3加上1/2时,教师联系生活,准备两个杯子根据杯子的刻度,将水倒入水杯当中,将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充分的挖掘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来学习数学,让学生来想办法进行运算,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