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实在界的大荒漠

2021-08-23 07:57林文
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算法现实人类

林文

如果将《黑客帝国》的虚拟现实设定延后到20年后的今天,那么基因工程、3D打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比特币、区块链等各类令人目不暇接的前沿科技景观,一定会让被圈养在母体里的尼奥意识中的虚幻感变得更加强烈。

2020年5月13日,游戏开发公司EPIC发布了虚幻引擎5运行的一个演示Demo,得益于强大的Nanite系统(强大的图形渲染技术)和LUmen系统(游戏中的实时光线)的构架。在这部游戏动画短片中,跟随游戏主角的视角穿梭在城堡与洞穴中,通过引擎算法游戏实时生成了几可乱真的画面。而游戏中的“物理引擎”还让游戏场景中的事物都按照现实中的物理逻辑存在,甚至动画中的动物被移动的光线照射时,会本能地逃开,似乎真实具备了“生物机能”,这让游戏世界俨然成为一个具备自足生态的“仿生现实”。接着,2021年4月9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播放了一个3分28秒的视频,展示了一只9岁的猴子用意念玩电子乒乓球游戏。至此,这似乎预示了:随着“技术神话”的不断降临,一个可供人类栖居的“乌托邦虚拟现实”就在不远之处。照此继续假设,对于艺术来说可能到时会产生以下的场景: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在网络世界里身临其境地看遍世界各大美术馆里的展品,计算机通过算法分析预测出20年后的艺术走向及艺术品市场里即将成为爆款的艺术家和作品;同时,大数据实时根据你的行为数据来分析预测并推送适合你审美偏好的艺术作品,藏家则在网络世界中建造专属的“虚拟收藏屋”,用来堆放由AI创作的“加密艺术”……

如果按照这样的寓言,艺术似乎在不远的未来即将沦为一个被运行的程序设定,艺术的“主体性”也将随即消失。那么艺术真的最终会被技术消灭吗?人类最终会浓缩为意识,被寄生在“游戏世界”里,任由母体支配吗?在这点上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历史有无数个方向通往未来的路径,但唯独不会是已经被我们泛滥预言的那个方向。

1839年世界上第一台相机被发明,正式拉开了“机器”同绘画纠葛的历史,让画家们只能纷纷转向“所见非所得”的本体探究。彼时,如果说这段时间内的艺术同技术的短兵相接像是赤身肉搏的话,那么,随着20世纪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发明,显示屏似乎彻底地剥夺了画家们作为“视觉先知”的骄傲。至此,艺术同科技的关系更像是变为了一场相爱相杀的迷局,极其复杂而又十分暧昧。而更让“艺术世界”里的人们不安的是:新世纪数字信息编织起的网络世界不断膨胀,几乎在现实之外构筑起了另一个自给自足且魅力四射的平行世界。艺术不仅不断地被屏显经验和视觉奇观发出勾引和挑战,同时由于我们参与现实和认知世界的媒介产生了变化。“网络”这一新型的话语结构不断地重塑着我们的现实,更影响着创造和感受主体的人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迫使艺术的内部产生深刻的变化。

信息的云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AI技术不断迭代,大数据算法的触角不断伸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体育赛事到政治选举,从股票市场到日常购物,无不被实时运算着的“数据”这个巨大的数字云雾所包裹。但从现有的迹象来看,在当下,显然作为新型话语象征的“数字信息”和它自身的运作机制是严重过剩的,过剩的数据并非如预想那样让人們的生活一味变得更加美好。强势的信息革命在带给日常生活无数便利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它暴力的一面。比如数据监控就是高度信息化时代的人们不可逃脱的第一层牢笼,近些年愈加泛滥的人为数据的泄漏,似乎让我们成了透明人,隐私成了技术进步的牺牲品;同时,我们在生活中的某些决定时刻,常常在潜意识层面便被算法抢占先机。我们都应该有过一些这样的经验:手机通过捕捉你的个人实时信息,从而在打开某“宝”时,后台便第一时间为你推送系统认为你可能会购买的商品。短视频平台一味地为你推荐同质化的类型视频,我们耳边充斥着通过算法辅助创作出的简单粗暴但顺耳的流行音乐。于是我们渐渐陷入这种廉价而又便利的幻觉快感之中。这些黏性十足的数据流看似温和,但其实像是被不断分裂的现实碎片迅速集结重组成遮蔽在我们头顶的云雾,并裹挟着我们奔向“数据独裁”的深渊:庞大而迅速的筛选机制是为了让你以最快的效率参与这场消费和权力的游戏中来,监控是为了让你成为其庞大景观的一个乖顺部件。虽然大多数时候是我们用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但实质上就如同齐泽克(Slavoj Zizek)在《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中所说的:“在被控世界中,对主观自由的体验只是一种假象,其实质是屈从于规训机制。”如果按照波兹曼(Neil Postman)的看法,“媒介即隐喻”,那么每一种技术或者媒介都是一个等待被打开的隐喻,而看似开放的网络世界和算法系统实质上是趋于封闭性和单向性的。这背后的真相就是数据暴力和权力的合谋,而“独裁者”则隐匿在更为难以察觉的“祭坛”之上享用着我们的灵肉。我们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症候”一般被辖制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先天症候之中,任由信息的海浪拍打着,并享受着“信息冲浪”带来的快感无法自拔。面对这种越加难以察觉的“问题”和令人迷醉的“幻象”,艺术家会是第一波觉醒起来抵抗幻觉的“NPC”。

抵抗幻觉

《黑客帝国》系列中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设定,机器将人类浸泡在培养皿中作为获取能量的“电池”,其同时还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目的,便是从人类身上汲取“原乐”,或者说是学习“人性的bug”。这里向我们昭示了机器算法和人类思维本质上的差别,即机器算法是纯然理性的程序,而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人的自主意识是一个十分不确定的运行系统。人类思维会习惯性犯错,但算法不会。只要确定代码便有着完全确定的运算结果,就算错误,也是正确的“错误”。试想:人如果同算法程序一样一味地“正确”,那么和《发条橙》里被“厌恶疗法”后的阿利克斯便别无二样。英国的数据科学家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在《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中还为我们揭示了另外一个真相:“在数字时代,被遗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而记忆则是一种常态。”人类在网络世界中的每一个行动痕迹都被保留得比我们自身的生命周期来得更为长久,仿佛人类获得了某种“永生”一般。这里便同人类文明的运行逻辑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分野,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时间的淘洗和人类习惯性的“遗忘”,那么我们还能勾勒出美术史或文化史的形状吗?我想,没有了遗忘和死亡,记忆和生也就无意义了。人的欲望,有限度的思维和记忆,会胡思乱想、会犯错、会撒谎、会脆弱、会哭泣、会坚强……正是这些种种的缺陷让人类获得了机器人无法比拟的创造力,从而在精神中分泌出艺术。虽然近来我们在网络中轻易就可以翻找到AI通过学习创作的诗歌、流行歌曲、小说甚至绘画,这些佯装的“艺术”看似有模有样,但受制于其生成机制,这些“作品”终究不能触碰到艺术的本质;或者说充其量就是东施效颦般的符号堆砌,无法穿越艺术的边界,从而抵达人类最为柔软的内心深处。对此不具备完整主体性的机器永远无法发自“内心”地理解。因此,作为人类“分泌物”的艺术因其天然自带的“缺点”和具备“主体性”的特征,从而获得了内在生命力。所以,回看历史上几次艺术临渊之时,都最终向死而生。虽然人和机器相比,身体是脆弱的、算力是拙劣的、思想是时刻摇摆的;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人类的温情和想象结晶为艺术时,闪耀出的“人性光辉”可以瞬间照亮一切。

但是算法和科技在艺术面前也并非全是威胁,比如: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话语结构和技术媒介自然是帮助了艺术形式的扩容,同时互联网和数据算法等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客观上丰富了艺术映射现实的广度;强大的算法算力帮助了我们在创作时排除技术障碍,而完成一些人力不可抵达的界限;互联网和数据算法的运行逻辑对于艺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提供了一种思维向度……总之,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本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被塑造的人类感官和不断重组的现实结构倒逼着艺术只有向更远的未知边界不断推进,来保持其自身新鲜的生命力。

歌德曾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那么如果说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的内部已然被“虚拟”所充满,那么身处这样的时代幻觉之中,或许艺术作为另外一剂“幻觉”在针头插入皮肤时的痛感可以提醒我们回到真实的电子荒原,回归到这个不完美但值得我们去爱的世界。

最后,我想引用索尼公司在游戏主机PS5全球上市广告案中的这么一段话:“探索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特质,引领我们闯进新天地,突破每一个界限,我们都渴望看见从未看见的、听见从未听过的、感受从未感受过的。我们的前路没有界限,我们有无尽的探索、无尽的创举,我们都是探险者。还有很多新世界等待我们探索,它引领我们进入新的天地,同时不断突破着每一个边界。”送给所有怀抱温柔且在无数个夜晚失眠的艺术创作者。

猜你喜欢
算法现实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谁变成了人类?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