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改之后,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由技能教育变为了技能与审美素养并重,甚至审美教育要略重于技能。要想有效落实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首先应准确把握影响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几个要素——环境、能力、内容、思想——围绕这几个要素去设计和实施策略、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审美素养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素养;教学
课程改革后,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目标发生了重大变革。原先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表现技能为核心目标,现在,则突出普及性,素养与技能成了两个并行目标。而对于美术教育而言,素养教育的重心就是审美——从比重上看,审美教育甚至应略重于技能。目标上的调整,使传统的教学策略显得“力不从心”。主要是因为,审美素养的发展规律与美术表现技能的掌握规律有很大区别。表现技能,主要是靠教、学、练来掌握,而审美素养则主要靠感、思、辨来发展。而不少美术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技能教法,在审美教育方面缺少研究也缺少经验,这使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多没达到预期。
笔者认为,要切实保证学生审美素养有质效发展,首先应把握好影响审美素养发展的要素,以保证策略、方法有效。
一、 影响审美素养的因素
(一)环境
环境对人的审美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比如众所周知的,法国以浪漫著称、意大利以古典闻世、维也纳人血液中流淌着音乐旋律,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如雅、和、中庸)。生活在特定环境中,即便没有受过专业审美教育,也会自然拥有特定的审美观和能力。还有,除了区域环境,时间环境也对审美有明显作用。一个人处于不同的历史或人生发展节点,其审美也存在差异。比如盛唐时期因经济发达、民生富裕,以丰腴为美;而宋之后以至今日,则以瘦为美。且同样以瘦为美,宋是经济环境原因,当下则是科学健康理念在审美中的体现。
同样是世界经典建筑,悉尼歌剧院和北京故宫,一个体现了现代欧美自由、夸张及海洋文化审美倾向,一个体现了庄重、中正、富丽及守土文化的审美意境。两个建筑的审美受到了区域、时代等多重环境因素影响。
(二)能力
审美是一种思维评价或创作活动。有句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审美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判定。每个人都有审美权利,审美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显然,审美者越具专业能力,越容易达到审美的深层、越能发掘审美价值。比如同样是欣赏罗立中的油畫《父亲》。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农,他也会认为是美的。因为他与作品形成了共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起了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一位少年也认为是美的,因为作品触发了他对自己父亲的内心情感,想到了父亲的辛劳及对自己的付出和爱;而一位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除了可从社会角色上去审美,还可以从作品艺术技法上(如色彩、光线、质感、构图等)得到美的判断。
(三)内容
审美是一个复杂的思维集合,具有多元性。如上面所举的《父亲》或建筑案例,有的从视觉造型去审美,有的是从精神方面去品鉴,有的则是从社会人文视角去赏析。培养学生审美需要注意这一点——虽然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审美确实主要从视觉方面切入。但从学生审美素养发展上看,不能完全局限于视觉审美范围。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仅在视觉范围内引导审美,不能保证审美素养综合全面发展,会使学生的审美诸元出现短板。有人认为学科各有分工,美术负责视觉审美、音乐负责听觉审美、语文负责意识审美……审美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发展。这虽有一定道理,但初中生是否能将从多个学科得来的审美能力在视觉审美行为中整合起来?显然不容易。第二,美术是视觉艺术,但它并不是对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作者基于思想、意识表达需要而进行的创作。那么,作品中自然就包含着社会意识、思想情感等元素。如仅从视觉角度赏析,是完不成对作品的审美理解的。
(四)思想
审美是人的思维活动,自然也会受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理念、文化观点等思想因素影响,也同时会受心理因素影响。如,在中国人看来,龙是代表正义、力量、权威、能力的审美图腾。而在西方,龙通常被视为邪恶、恐怖的代名词。
再说心情。面对朱自尊的漫画作品《刘翔》,当我们想到刘翔为国争光时,漫画带来的是骄傲、自豪的愉悦审美体验。但如果我们想到了刘翔因两次脚跟腱撕裂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运动生涯,在这种心情下品读就会产生一种悲壮、惋惜的审美理解。再如色彩——同样的金秋之色,在积极心情下,会体验到收获的喜悦美;而在消极心情中,会感到萧瑟美。
二、 提升审美素养的策略
上面花了大量笔墨对影响审美素养的要素进行探讨,并不是“多此一举”,因为,下面的具体策略,都是基于这几点而展开的。
(一)营造环境
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可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与审美对象对应的情境。赏析一个美术现象或作品,最好是先对作品的创作环境、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作者生平、作品形成年代及创作环境等因素。这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教师可通过情境予以构建。比如,在学“独特的装扮”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贵州傩堂戏、藏戏、甘肃社火、江西跳傩的面具。学生们从视觉上判断会简单认为江西地区的面具制作精美,而西部地区的面具则比较简陋,没有审美价值。于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各地区傩戏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比较。这时,学生们对面具的应用场景有了直观感知,就明白面具的设计是与其特定民族舞蹈形式、内容紧密相关的。西部的傩戏,舞者围篝火、执兵盾赤膊而舞,有一种粗放原始之美,而东部的傩戏则相对要雅一些。西部傩戏面具的设计并不是粗糙,而恰与戏剧内容、风格高度吻合,烘托了粗放、豪迈之美。
第二,开放、自由的形态。审美是人的思维活动。只有思维处于活跃、开放、自由状态时,审美才有广度和深度。一旦人的思维受到限制,审美就不再是一种思维行动,而是一种固态“认知”。比如带学生赏析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如果教师直接讲:“作品使用大块青绿色间心赭石。因为色彩的‘不真实而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超出现实的精神世界”,而不给学生思考和质疑机会,那么,学生就只能是单向、被迫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审美结论。这种教学,只能达到“知道了”的结果,并不能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因而,旨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教学,应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让他们充分参与辨析和思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就是,教师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自由开放的文化沙龙形式,充分激活和释放学生个体的审美空间。
(二)培养能力
审美素养发展是遵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规律的——我们主张充分释放学生的审美空间,鼓励其个性发展,但这有个先决条件。即,教师必须先把学生“领进门”,使其具有一定专业素养,从而不仅是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审美层面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相关的能力培养。这可以从三个角度组织。
第一,思维能力。与美术审美相关度较高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样需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即,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辨、思考,经历思维过程,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带学生赏析于非闇的国画作品《玉兰黄鹂》,教师不直接讲授,而是展示作品后向学生抛出一组问题:“你在画作中看到了什么?该画用了什么色彩?采用了什么构图格局?”等学生回答后,再抛出第二组问题:“你认为哪个方面吸引了你的关注?是颜色吗?色彩使用有什么特点?是构图吗?构图的亮点在哪里?”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再抛出第三组问题:“设想一下,画家在创作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他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可以看出,三组问题分别对应对学生观察力、分析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第二,理论知识。审美有时候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有时候也表现为一种评价行为。也就是,面对某个艺术作品从自己的观点去进行“品头论足”,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审美方式。而要完成这样的审美,就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评价一幅国画作品,如果是从技法上品评,那么至少应该懂得白描、填涂、渲染、工笔、皴笔等专业术语及其含义。如果是从色彩上品评,当然至少应知道什么是对比色、什么是暖色和冷色、不同色彩常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理论常识。所以,虽然我们说,当下的初中美术更应偏重于素养教育,但轻视或放弃理论技能教育也是不可行的。这也包括下面一条,表现技能。
第三,表现技能。当下的美术教学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现象。即,一些教师过于偏重于素养审美教育,而几乎完全放弃了美术表现技能的教学。学生上美术课,连画笔和画纸都不用准备。至于雕刻、雕塑等较复杂的美术表现技能,教师更不愿意在课堂上组织。美术教学成了纯理论和审美教学。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没有亲身的美术创作体验,就很难从技法角度去赏析一个美术作品。比如欣赏潘天寿的国画《露气》。作品大量使用了泼墨渲染技法。学生会产生一种技法上的轻视感,“这有什么呀!不就是拿毛笔在纸上刷嘛。”那么,表现技法的高超之美就不存在了。而如果我们让学生模仿这幅画去进行国画创作,他们就会发现与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因为国画和油画不同,是不可修改的。毛笔落到纸上,浓淡以及晕散并不那么容易体现和控制到自己的预期。只有经历了这种技法上的实践体验,他们才会认同画家表现能力上的美——而且,表现技能掌握得越多、水平越高,学生对表现技术美的理解越深刻、越到位。
(三)综合多元
前面提到,美术审美不应仅局限于视觉造型方面,也应涉及思想情感、内涵品质等审美角度。但其实,美术的审美诸元比这还要复杂——美术本身就分着很多的门类和审美角度。比如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而这些大类又包含着众多的小类,比如绘画中包括国画、油画、水粉画、漆画……所以,要想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发展,教学就必须要尽可能地保证综合多元。这个方面,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落实。
第一,依托教材。因为教材具有系统性,它在涉及美术的类别和知识面上,是可以保证综合、全面性的。也就是,与美术相关的大类别知识,教材都涉及了。只要教师不丢课、落课,基本上可以保证学生对美术有个较综合的认知和把握。
第二,适度拓展。教材受容量限制,虽然能全面涉及美术大类,但更深入的细节分类往往就照顾不到。为了拓展和深化学生的美术审美视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适度进行拓展(因为初中美术是非专业的,所以没必要向专业方向深化)。比如,教材中展示了梵·高的油画作品《乌鸦群飞的麦田》,并解释“后印象主义……”仅凭这句简单解释,学生就具有对后印象主义画作进行审美的能力了吗?显然不能。因为没有直观比照,学生不可能理解什么是后印象主义。所以,我向学生展示一些印象主义以及后印象主义之后衍生出来的野兽画派、抽象画派的代表作品,将之与塞尚、梵·高和高更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理解“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主要是从‘印象上模仿客观世界,而前者是更突出表现主观感受”。这样拓展之后,学生接触了更多的审美对象,其审美视野就打开了。
第三,鼓励个性。在文学审美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也就是,面对同一作品,不同读者会出现不同的审美结果。其实,美术的审美也具有这样的开放性特征。学生是否具有了较好的审美素养,标志之一,就是他是否已经不再简单复述教师给出的审美结论,而是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理解。这种个性化的审美能力培养,在方法上其实在上面已经探讨过,即,沙龙式或问题导引式的审美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中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四)引导情感
情感、思想、心理也是影响审美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审美过程中调动、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主要可以采用两种策略来落实。
第一是情境法。前面在探讨营造环境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情境法的使用。而情境法不仅可以用来交代審美背景,而且也可以起到调动情感、调节心理的作用。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藏书印章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印章作品,而且以古典古筝慢曲为音乐背景,如《汉宫秋月》《渔舟唱晚》,把学生的情绪带入一个雅静的状态中,达到外在审美与内在心境的完全契合。
第二是生活法。即,根据审美对象的内容、内涵,将学生的生活体验、经验调动出来,使达到审美的共情。比如在学习“为生活增添情趣”这个单元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在课前用手机把自己家中的插花、摆件、装饰画拍摄下来(不论喜好)。回到课堂,把照片汇集起来,用多媒体展示,然后结合教室中的花木、装饰,进行分组讨论。大家基于自己的生活对这些生活装饰物的审美优劣进行自由评价并提出建议。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之后,再带领他们去赏析教材中的案例。这时候,因为有了自身的喜好标准,对这些审美对象就与直接赏析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综上所述,课改之后审美素养教育成了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的一个重心——但显然,面对教育目标、理念上的变化,一些教师还缺少经验、理念和思路上的充分准备,还有优化和提升空间。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提升初中生审美素养,教师首先应把握好影响审美素养发展的几个要素——环境、能力、内容、思想——围绕这几个要素去设计教学策略,才能使审美素养教育目标真正落实到位。比如营造环境、培养能力、综合多元、引导情感等,就是基于这些因素而设计实施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学宁.构建有文化的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X):277.
[2]陈清华.绘画中的发展成长——浅论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3):204.
作者简介:
方琳,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市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