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 江苏 盐城 224000)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病情变化快、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其已对人类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临床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可将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及时开通,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疗效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有研究发现,在患者发病后2 h 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对梗死血管进行越早的开通,就能够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其也就有更高的临床效果[3]。而目前我国卫生资源不规范,我国基层医疗技术不规范,仪器设备缺乏,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防治意识均较差,从而延误了救治时间,增加了患者死亡率[4]。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将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用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6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60 例急 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 年1 月—2018 年5 月接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流程对患者进行救治),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接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进行救治),各30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1 ~73 岁,平均年龄(65.98±3.56)岁,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1 ~74 岁,平均年龄(65.28±3.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心电图不低于2 个相邻导联ST 段出现提高,患者存在典型的缺血性胸痛,且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后仍不能缓解,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动脉狭窄不低于75%,血清肌钙蛋白不低于0.5μg/L,所有患者均具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排除标准:合并肿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血液疾病者、有出血倾向者等。
对照组患者院外呼叫120 后,由急诊车接诊胸痛患者,待到达患者住所后,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体格检查、开始询问患者病史,至医院后根据传统就诊流程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办卡、缴费,护士填写门诊病历,之后检查18 导联心电图,测量生命体征,待确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由医师与患者沟通,签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知情同意书,最后进入导管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进行救治,首先根据胸痛微信群及远程急救系统,由我中心120 医师、乡镇医院医师、网络医院医师均可与全市胸痛中心进行在线交流、传输心电图,做到对胸痛的及时会诊、及时识别与及时接诊;急救车内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监护仪、血氧仪、血糖仪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全市的胸痛中心,由胸痛中心专家根据视频、数据对患者情况进行提前会诊,并给予急救指导,以使患者提前接受治疗,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流程培训,优化其绿色通道流程,患者可先救治,后交费,从而减少候诊时间,要求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 min 内完成心电图检查;之后开启一键启动机制,由急诊科医师开始一键呼叫,之后启动导管室,绕过急诊室将患者送至心导管室,缩短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低于90 min,缩短激活导管室时间低于30 min;术前要求患者口服300 mg 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经股动脉入路或桡动脉穿刺置鞘后,给予患者3 000 U 肝素,明确梗死动脉血管,若血栓负荷较重可先行血栓抽吸术,之后行球囊扩张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1)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预后指标及快速反应指标;(2)两组均随访6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采用SPSS 23.0 软件展开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预后指标及快速反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预后指标及快速反应指标(x- ± s)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不断提高[6],其是一种致残率及病死率不断升高,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早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7]。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预后,以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合适的救治方式提供依据。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救治预后指标及快速反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医院间救治延误、院内救治延误时间等问题。其可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诊所、120 救护车、基层医院及胸痛中心连成急救互联网,从而缩短了患者的入院时间,同时可以及早对患者进行监测、诊断,实现区域协同救治,规范了救治流程,做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提高了救治效果,改善了患者预后[8-9]。
综上所述,使用互联网联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快速救治体系,可使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预后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