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艺
(来宾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西 来宾 546100)
子宫腺肌病属于患者的子宫内膜腺体以及间质等侵入子宫肌层进而导致的弥漫或者局限性病变。既往临床实践中,该病患者主要集中在40 岁以上经产妇[1]。但随着近年来剖宫产以及人工流产手术干预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导致该病患者群体越发趋于年轻化。一旦患病,将表现出明显的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健康及正常生活。在具体临床操作时间中,必须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症状以及是否具有生育需求等客观条件,选择更加适宜的诊断以及治疗操作方式[2]。既往单纯予以经腹部超声或者经阴道超声方式检查,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其准确性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我院积极开展研究,探索研究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予以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所有患者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8.2±4.6)岁;病程0.5~20个月,平均病程(1.5±9.5)个月。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子宫腺肌病相关临床指征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均自主自愿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已对并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原因无法配合研究者予以排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经腹部超声方式诊断。设备选用我院自备的飞利浦HD15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科学调整探头频率至2 MHz ~5 MHz。检查前,要求患者提前2 h 加大饮水量,确保膀胱有效充盈。在正式检查前,引导患者摆放为仰卧位,有效暴露出下腹部,涂抹好耦合剂后,依次以腹部探头检查其子宫的横、纵、斜等切面。同时全面检测其子宫的断面、横断面以及底部、双侧附件等。要注意对其肌壁病变部位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部位以及大小、宫壁厚度等相关指标数据予以准确测算并记录。
研究组予以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方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前,引导患者注意有效排空膀胱,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以经阴道探头,依次对其横、纵切面以及半环形实施扫描扫查,观察并准确记录其子宫以及内膜厚度,确定异常病变部位再次检查,观察并准确记录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数据。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对相关结果按照子宫腺肌病标准进行判断。
(1)诊断情况。包括:确诊、漏诊、误诊情况。确诊例数占诊疗例数比例即为确诊率。(2)血流动力学指标。含动脉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及血流量[3]。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诊断确诊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情况比较[n(%)]
研究组动脉阻力指数以及动脉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比较(x- ± s)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已经成为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40 岁以上经产妇,具体的临床诱因还未完全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和子宫黏膜下层缺失具有密切关系,造成其基底层细胞有所增生,进而产生病变[4]。一旦患病,患者的子宫肌层细胞将产生明显的持续增长,其子宫厚度显著性增加。该病在初期症状表现还不够明显,难以被觉察,随着疾病迁延发展,其症状将不断加剧,且病变部位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纤维化,进而威胁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针对该病实施治疗,重点采取手术以及药物方式,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疾病复发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甚至会合并子宫肌瘤。因此,必须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
影响检查技术,由于其无创、费用低廉、可重复操作、方便易行等显著性优势,已经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5]。其中,尽管针对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查也可以获得十分清晰的图像,但该检查方式需要较高的费用,进而限制了其推广度。超声检查方式可以动态观察患者的病灶情况,具有明显的安全性。科学应用超声方式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检查检查,可以有效地将子宫增大、子宫壁增厚以及回声不均匀等病灶问题予以清晰的显示。因为腹部超声的探头频率选择相对较低,有助于观察到其子宫是否发生扩增,还能够有效地探查其盆腔深处,及时发现病变情况。但由于该检查方式的检查深度实际上受到明显的限制,进而导致部分细微病灶的检查难度相应增加,进而产生漏检。尽管腹部超声能够对病灶部位、性质以及血流情况实现有效的辨别,但其频率以及分辨率均相对较低,很容易忽略极大比例的细微病变[6]。
针对患者积极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其显著性优势,在于其探头频率以及分辨率均较高,有助于全面地观察患者的子宫壁以及囊腔等部位的细微结构,进而便于获得科学而准确的检查结果。同时,该检查方式还能够对患者的子宫壁基层血流情况以及反应腺肌瘤附近的低回声晕环等实施有效辨别[7]。临床实践研究结果显示,较之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占有显著性优势。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则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尤其是在执行联合检查过程中,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充盈膀胱,有助于防止机体对检查结果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积极有效采取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检查,有助于发挥二者优势,进而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8]。
本研究中,对照组均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均接受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联合应用经腹部以及经阴道超声两种诊断方式,可以有效将肥胖以及盆腔包块等干扰因素予以排除,确保图像清晰度、质量更高。且操作过程十分简单,不必要要求患者提前憋尿,舒适性更好,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检查效率高[9]。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予以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有助于提升诊断确诊率,对于及时对症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该方法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