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勇,王晓冬,曾 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血糖偏高状态,容易对组织器官及血管形成损害,其中心血管损伤较为常见。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左室重构的情况,通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1]。B 型脑钠肽(BNP)属于心脏神经激素,该物质在左心室张力上升过程中以裂解的形式大量释放;随后组成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神经激素裂解片段N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而NT-proBNP可用作预测心脏功能的特异性指标[2]。故本文通过对我院分别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及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治疗的2 型糖尿病合并ACS 患者进行BNP 水平测定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测量,深入分析BNP 水平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内容如下。
选取2009 年1 月—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合并ACS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5、15 例,年龄40 ~65 岁,平均年龄(52.49±4.37)岁;治疗组男、女分别为16、14 例,年龄41 ~64 岁,平均年龄(52.53±4.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1)患者均符合2 型糖尿病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且均经临床确诊合并ACS;(3)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存在PCI 禁忌证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4)对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常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规格:100 mg/片,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78)、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 mg/片,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83]、培哚普利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8 m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103382]、β 受体阻断剂及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
治疗组:患者同样接受规范药物治疗,在其发病后12 h 内立即安排介入科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为患者实施冠脉造影术,根据造影所观察到的情况对累及血管实行PCI 术,术后冠脉血流TIMI 为3 级,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1)分别于发病时、发病后14 d 及6 个月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患者血清标本中脑钠肽BNP 的含量进行测定。(2)左心室质量指数:分别于发病时、发病后14 d 及6 个月为患者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仪器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PHILIPS-IE33),探头频率设置为1 MHz ~5 MHz,对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测量。
采用SPSS 21.0 版本软件分析与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发病时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 后及治疗6 个月BNP 水平相比发病时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BNP 水平变化对比(x- ± s, ng/L)
两组发病时左心室质量指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在治疗14 d后及6 个月LVESD、LVEDD 及LVEF 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逐渐富裕,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节奏加快导致ACS 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本病目前已成为心脏疾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因[4]。PCI 术作为近些年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在ACS 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医疗技术,其主要通过穿刺的方式沿动脉置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并开通闭塞的血管和植入支架扩张冠状动脉[5],该技术的效果已获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普遍认可。
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进行合成与分泌,该物质具有利尿、排钠(主要对人体RASS 系统形成抑制,导致肾脏出球小动脉压升高、降低其入球小动脉压,致使肾血流量增加、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以减少肾内髓系统对水钠的重吸收)、舒张外周血管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使得心肌耗氧量减少,避免心肌细胞大量凋亡,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室重构)等多种生物活性。相关报道指出,心肌存在缺血症状是触发机体大量释放BNP 的重要因素,BNP 可作为ACS 疾病诊断、危险分层、病情评估、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6]。心肌缺血性损伤以及局部室壁张力增加是影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后左室重构的主要病理因素及生理机制。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坏死以及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均可导致ACS 患者出现心室压力以及室壁张力增加,使得早期机体BNP 含量急剧上升。因此早期开展PCI 治疗显著尤为必要。患者发生ACS 后其心室重构是预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引发死亡的重要因素。心室重构可涉及梗死部位及非梗死部位的心肌,会对患者心腔的大小、形状、功能及心壁厚度产生影响,属于一种异质性过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发生扩张,从而减弱心脏的运动能力容易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而根据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室扩张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经过PCI 治疗后,其BNP 水平明显下降,且患者LVESD、LVEDD 及LVEF 等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及早采取PCI 治疗可有效降低BNP 水平,改善左心室重构。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合并ACS 患者早期接受PCI术治疗后,其术后BNP 水平直线下降,有助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各项指标(包括LVESD、LVEDD 及LVEF)改善,促进左心室重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