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彩群,黄道明,郑露盼,张晓云,毛坤军,周燕霞
1.上饶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西 上饶 334000;2.九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西 九江 332000;3.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99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Hu 的干燥果实,收载于2020 年版《中国药典》,别名掌叶覆盆子。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其性味甘、酸、温,具有益肾固精缩、养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目暗昏花[1]。目前,国内外对覆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伪品鉴别、成分分离、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等方面[2-11],未见对不同产地、采收期、种植条件下的成分差异研究。研究表明,中药药材质量的好坏既与药材本身品种来源、遗传变异相关,也受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地理因素影响,还与生产产地、采收加工等因素相关[12-19]。本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规定,对不同产地、采收期和种植条件的覆盆子中鞣花酸、山柰酚-3-0-芸香糖苷含量进行研究,为覆盆子药材的采收加工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Waters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色谱柱;sartorius BS-124S 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
鞣花酸对照品(批号为111959-201602,含量以89.3%计,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山柰酚-3-0-芸香糖苷(批号为112007-201602,含量以 90.8% 计,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不同采摘期、不同种植条件的覆盆子均为2018年至2020 年在江西德兴覆盆子种植基地采摘,其他产地的覆盆子药材购买于各市场,经上饶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黄道明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Hu 的干燥果实。具体产地及批次见表1。
表1 覆盆子药材产地及批号
2.1.1 鞣花酸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取鞣花酸对照品11.50 mg,精密称定,至50 mL 容量瓶中,加70%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 mL 溶液至50 mL 容量瓶中,加70%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1.2 山柰酚-3-0-芸香糖苷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取山柰酚-3-O-芸香糖苷对照品9.63 mg,精密称定,至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按照《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覆盆子品种项下鞣花酸、山柰酚-3-0-芸香糖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样品制备方法制备样品。
2.3.1 鞣花酸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2%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理论板数按鞣花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色谱图见图1。
图1 HPLC色谱图:A鞣花酸对照品,B覆盆子供试品
2.3.2 山柰酚-3-0-芸香糖苷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2%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4 nm。理论板数按山柰酚-3-O-芸香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色谱图见图2。
图2 HPLC色谱图:A.山柰酚-3-0-芸香糖苷对照品,B.覆盆子供试品
2.4.1 不同产地的含量测定结果 按照上述HPLC 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覆盆子中鞣花酸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产地之间的含量结果
2.4.2 不同采收期的含量测定结果 按照上述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采收期覆盆子中鞣花酸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采收期的含量结果
2.4.3 不同种植条件的含量测定结果 按照上述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种植条件覆盆子中鞣花酸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种植条件的含量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覆盆子中鞣花酸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含量差异较大,浙江产的鞣花酸含量均高于江西产,表明产地对药材质量有显著影响。
从表3 可以看出,覆盆子青果的鞣花酸含量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含量均比黄果更高,说明不同采收期的药材质量也有差异,故应尽量控制覆盆子采收时间,避免覆盆子因成熟而含量下降。
从表4 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条件下覆盆子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不大,但背阳的覆盆子中鞣花酸含量均高于向阳,而向阳条件下的山柰酚-3-0-芸香糖苷含量会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光照能促进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从而使酸性物质减少。
药材质量的优劣除与药材品种、品质密切相关外,其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形成和积累与产地、种植条件以及采收期等均相关。本研究参照《中国药典》中覆盆子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不同产地、采收期、种植条件下覆盆子有效成分鞣花酸和山柰酚-3-0-芸香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初步阐明了不同产地、采收期、种植条件下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为覆盆子临床药用的选择,推动覆盆子的种植规范化、产业化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覆盆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