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
摘 要:随着社会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看重,各幼儿园也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以幼儿的健康、个性化成长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幼儿园班本教育应运而生。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为依托,为了实现以“始于生活,超越边界”为目标的班本教育,教师应对课程设计做出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思考;实践
大多数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可以称为“园本教育”。传统的“园本教育”有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管理,也能够使幼儿培养团体意识,但是这种方式忽略了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只有实现班本教育,采用“始于生活,超越边界”的教育思想,才有可能使幼儿的发展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班本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与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始于生活,超越边界”的班本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幼儿的个人发展。所谓班本教育指的是教师以班集体作为单位,寻找到适合每位幼儿的学习方式,并对幼儿进行活动开展和理论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将每位教师的管理范围缩小,使他们将目光放在班级的每名幼儿身上,使每名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1]。对幼儿进行班本教育,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更促进了他们完善性格、家庭和睦、获得友情。由此可见,进行班本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园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必要[2]。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课程中,教师一般以统一的教材作为阅读内容,带领幼儿进行阅读;或者,教师直接对幼儿采取“放养”的管理模式,在教室一角设置图书角,让幼儿在闲暇时随意拿起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3]。在班本教育实施下,教师更注重培养幼儿阅读的个性化发展,将幼儿按兴趣小组分类,为每小组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高效阅读。阅读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图书交换,通过交换图书可以增加幼儿的见识,丰富幼儿的视野,为幼儿确定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提供更多选择。
(二)安排个性化学习内容
为了实现班本教育,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后作业练习两方面进行改进,充分体现“班本”思想。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尽可能使幼儿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知识,教师要根据幼儿在课上的反应,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准备符合幼儿个人能力以及兴趣要求的教学资料,开展适宜的课堂活动。除了课堂授课内容外,对幼儿的课下作业也要改进,增加培养幼儿性格和素质的活动环节[4]。
(三)重视班级幼儿之间的合作
在幼儿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虽然可能取得成功,但是多个人共同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互相加油,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为了他人做出一定的牺牲,这是一种合作精神,也是必须要学会和培养的精神。幼儿园学习阶段正是精神、意志进行培养和建立的过程,合作精神便是其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5]。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专门培养合作精神的教学课程。
(四)选举班组干部
幼儿的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差,在课堂上听课时很难保证全神贯注。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班干部选举,让他们作为班级的小小管理者,协助教师共同完成班级管理任务。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体会到作为一名领导者身上所负有的责任,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向引导,告诉幼儿作为班干部应该进行哪些班级管理,又应该以身作则地完成哪些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班级幼儿的集体凝聚力,渐渐地大家都会以班集体为荣,愿意相互合作,共同为班级争光。
(五)举办班级文化活动
除了组织一些游戏和班级活动之外,还要举办一些能够体现班级文化的活动,班级文化是班级凝聚力的最终体现,班级文化也是促进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班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班级文化氛围的培养,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班级文化,使幼儿们有共同信仰的精神,有共同想要达成的目标。为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班級文化活动。
综上所述,“始于生活,超越边界”的班本教育模式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可以从培养个性化阅读、安排个性化学习内容、重视班级幼儿之间的合作、选举班组干部、举办班级文化活动五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春华.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生发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9(28):92-93.
[2]卢瑶.教师课程意识: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6):66-70.
[3]严历婧.家园共育推进幼儿园班本课程创设刍探[J].成才之路,2019(3):77.
[4]张怡.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推进与实施:以大班班本课程《蚕宝宝》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9):91.
[5]邱艳静.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6):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