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雯
(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ICU一病区,山东 济南 250012)
呼吸衰竭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病变,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患者肺部换气、通气功能障碍,其中患者出现缺氧症状,但无二氧化碳(CO2)潴留情况称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出现缺氧和CO2潴留情况称为Ⅱ型呼吸衰竭,该疾病发生后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需要及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由于该疾病病情危重,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病情和肺功能至关重要[1-3]。人文关怀护理在ICU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较多,该种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患者呵护和尊重,达到治疗和情感上的双重效果[4-7]。为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效果的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最大吸气压不足25 cm H2O,肺内分流在15%以上,呼吸频率35次/分,生理无效应潮气量达到60%以上,肺活量不足10 mL/kg,并排除出血性休克、气胸、纵隔气肿、心肌梗死及严重肺出血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意识障碍患者。超过根据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5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66.46±3.54)岁,包括Ⅰ型呼吸衰竭21例,Ⅱ型呼吸衰竭23例,致病原因包括慢阻肺16例,重症肺炎20例,其他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6.43±3.56)岁,包括Ⅰ型呼吸衰竭25例,Ⅱ型呼吸衰竭19例,致病原因包括慢阻肺20例,重症肺炎18例,其他6例,统计学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试验可行。研究已经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本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支气管扩张、缓解痉挛、纠正酸碱紊乱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吸氧、体位护理,用药指导以及病情观察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ICU环境护理:维持室内合理温湿度以及适宜光线以提升舒适度。室内物品整齐摆放,各种医疗护理器械以及所用物品固定摆放位置,应用后原路放回,避免随意摆放。需要保证室内安静,走路、关门、操作和说话均需要轻力度和轻声。定期进行室内消毒灭菌,避免感染。②做好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定期为ICU护理人员进行关于人文关怀理念以及护理技能操作的相关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操作的了解,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护理需求和心理状态的认识,便于有效沟通和开展对应护理干预。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情绪和心理状态变化,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心理安抚,给予患者和家属呵护和关怀,增强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等。④口腔和呼吸道护理:需要每日为患者进行3~4次口腔清洁护理,护理前进行气囊充气并在护理后放出气体,对气囊周围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患者口腔pH值为依据合理选择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溶液进行清洁。在患者通气时应保证气囊压力在20~30 cm H2O以内,定时对湿化器内灭菌水进行更换,将声门下积聚物清除。鼓励患者咳嗽和排痰,若有需要可进行吸痰处理,注意吸痰时呼吸及管道无须分离,可采用封闭式导管吸痰,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⑤并发症预防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和通气时所用的雾化器、面罩以及吸痰器应做到专人专用以降低感染风险。呼吸机面罩松紧和大小应与患者脸型相符,避免过松导致脱落或过紧造成面部组织受压,在易受压的面部组织上可放置泡沫辅料避免损伤皮肤。对患者的下肢和躯体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组织长期受压引发压疮。将患者肢体摆正并呈舒展状态,为其开展肢体被动运动维持肢体舒适性。⑥营养支持:为患者进行及时的营养物质补充,以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营养支持,注入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营养液,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温度,以帮助恢复患者免疫力和增强体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护理前后通过gem4000型号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检查记录。护理前后通过肺功能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 s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等指标进行检验,并计算FEV1在预计值中的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完成,患者的基本资料用描述性研究记录,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FVC、FEV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FVC、FEV1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RR和HR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SaO2、PaCO2、HR、RR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SaO2相比对照组更高,PaCO2、HR、RR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
呼吸衰竭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是患者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发绀或呼吸困难。慢阻肺、肺炎等慢性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较高,一旦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造成其心肺功能受损并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8-10]。目前临床中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以机械辅助通气为主,通过机械通气对患者潴留气体的紊乱进行改善,保证代谢稳定性并维持正常呼吸,但是患者严重的病情易导致治疗期间出现各种并发症,可对其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治疗期间为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11-14]。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多需要进行镇静镇痛干预,故其机体多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自身耗氧量和氧代谢,保证机体其他重要脏器需氧量充足,患者长期处于制动状态下对其机体生物化学通道产生了激活性,可导致肌肉蛋白分解与合成异常,进而影响患者神经和肌肉组织功能以及循环功能,并造成患者营养支持能力下降,肌肉萎缩或神经传导迟钝、组织,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15-19]。为提升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需要为其开展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一种类型,该种护理模式的本质核心在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尊严给予充分尊重,按照其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身心健康问题[20-23]。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显示本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通过环境护理、口腔和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的干预,可以保证其口腔黏膜的清洁性和湿润性,避免大量细菌定植,避免治疗期间患者发生脱管、误吸等不良事件,可对其呼吸功能进行改善,避免出现气道堵塞、开放式吸痰污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此外人文关怀护理中还开展了护理人员培训和患者家属心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避免家属的不良情绪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信心,进而改善病情[24-27]。营养支持护理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更好的面对ICU治疗带来的不适感,对于其病情控制有积极影响。由此可见,针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并改善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可拉近医护患关系,使患者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得到愉悦并接受临床治疗,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病情,有利于缩短其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影响,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