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场景立意的变化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2021-08-20 07:02曹琳羚高汉君
南方农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视线时期植物

曹琳羚,高汉君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 611731)

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随着其主人的更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植物配置也会随着场所立意的变化而改变。结合园主人造景立意与当时的植物配置,不仅能更好地找到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具体方法,更能在同类型场景中总结出规律。

苏州艺圃面积虽小且几经易主变换,但山水格局与游览路线未做大改,是一处十分值得研究的苏州古典园林。因此,选取了资料较为丰富的姜埰时期(明末)艺圃与现状进行对比,发现“响月廊”从建筑、布局到植物配置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两个时期的场景立意、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有助于还原古人造园时的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1 两个时期的场景立意与植物空间布局形成的视线

1.1 场所立意

1.1.1 姜埰时期的“响月廊”为归隐之境的开端

姜埰将艺圃大致分为4 个主题区:入口处为“怀旧(东莱)”;中间为“现在(生活)”;最西为“感念(前朝)”;水池以南为“自然”。从水池以北的敬亭山房到南村由响月廊连接,这个廊承载了从功能性建筑到自然风光过渡的作用。崇祯十五年(1644 年),姜埰获罪被贬宣州卫,即敬亭山。1659 年已是清朝顺治十六年,他辗转来到苏州,先乔寓当时的药圃,后建园。虽然受到明朝不公待遇,但他仍然感念前朝君恩,表示效忠前朝君主,自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表示要逃避清朝政治迫害,不问政事、足不出户、吟诗作画、颐养天年,故取名“颐圃”,后改为艺圃[1]。在姜埰自己写的《颐圃记》中,他表示要学习前面两位园主——袁公(袁祖庚)、文公(文震孟),崇敬两人的无所求[1]。由此可见,艺圃是姜埰的归隐之地,而响月廊则为园林南部山水之境的起点。

从王翚所画的《艺圃图》中可以看到“响月廊”中的人物看向养有鹤的空地。养鹤是姜埰一生的爱好,在他的文集《敬亭集》中多次提到鹤,更在《嬉春体和杨铁崖韻》中写出“新买两鹤大于旧,制栏置之西池边”[2]的诗句,根据建园时间和文字场景推测所指应为“响月廊”西侧的“鹤柴”[1]。可见,姜埰建造“响月廊”的立意应为营造一处可养鹤、并以物比德、展现归隐之心的场景。

1.1.2 现状“响月廊”为观水赏月

根据响月廊的对联:“踏月寻诗临碧沼,披裘入画步琼山。”[3]可体会此景的立意为:秋夜临着一潭碧水赏空中的月也赏水中的月,冬日缓缓通过这道廊进入南侧的山中赏雪,仿佛进入画中世界。

1.2 植物的空间氛围营造

仔细观察“响月廊”的现状和姜埰时期的状态可以明显发现,此处的观景方向完全相反。现状的“响月廊”向东开敞面向水池,而从王翚所画《艺圃图》中[1],可以明显看出园主人的视觉终点为西边的“鹤柴”,如图1所示。

图1 《艺圃图》局部

1.2.1 姜埰时期“响月廊”的空间布局与视线

姜埰时期的“响月廊”主要作为赏鹤的观景点,虽廊东临水,但在这一段路径的空间营造上,造园者选择了屏蔽水景以达到将视线引向西侧鹤柴的目的。从《艺圃图》中可以看到廊东临池边种植了许多小型乔木和灌木,还搭配了一颗高大的景石以遮挡看向水面的视线,并且将西面完全敞开,如此便达到视觉中心自然被引导到鹤柴方向的效果。同时,为营造一个适宜仙鹤生存的环境,鹤柴周围种植了高大的竹木以形成林下空间。《花镜》卷六鹤篇记载“所畜之地,须近竹木池沼间,方能存久。”[3]

1.2.2 现状“响月廊”的空间布局与视线

现在的“响月廊”西侧为开有花窗的院墙,视线较为封闭,主要观景方向为东侧的水体及对岸的风景。为达到对联中提到的赏月、赏水、赏雪的目的,将廊中的半亭作为主要观景停留点;为达到既能赏夜空中的月亮,也能观水中残荷的效果,就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开敞,因此半亭前的岸边没有种任何的灌木。半亭两侧游廊岸边则采用了垂直线性的空间分割方式—在人的视线高度出现了廊柱及树干的竖向线条。这种分割形式能即能形成廊道明确的空间意识,又能达到视觉可穿透性[4],这是从室内到“响月廊”半亭的引导与过度,直到到达半亭视线全部开敞才达到高潮。

1.2.3 整体布局看“响月廊”视觉变化的合理性

从视线变化布局上看,“响月廊”的北端到南端这一段路径无论是观水与否,在对应时期的布局下都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处理。姜埰时期的“响月廊”北侧连接敬亭山房及其房前的平台,平台临水,开阔明亮且连接有渡香桥,这些都是亲水的位置,而此时相邻的“响月廊”便理所当然的不必成为观水场所,而是成为面向西侧鹤柴的观景点。

从明暗变化来看,艺圃现状中的“响月廊”北端为建筑,没有临水平台也没有折桥跨越水面,再加之“响月廊”西侧为墙体,产生了视线堵塞,因此“响月廊”则成为了向东观水的重要场所。

2 植物选择及配植方式

2.1 姜埰时期“响月廊”的植物选种

两个时期的“响月廊”所选择的植物种类类似,但在品种形态的选择上有巨大的差异,从《艺圃图》中可明显观察到,姜埰时期的“响月廊”北端被茂密的竹林环绕,为形成“归隐之境”,所选竹为高大、散生状的竹子,以便形成连片、围合的状态。如沧浪亭中便是利用竹林将“翠玲珑”及前段的曲折走廊进行围合,使其形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空间,达到归隐之境的效果。

成片种植的竹林绵延到鹤柴边缘,划分出鹤柴的范围,同时,由于鹤的饲养场所需要树荫,这里的竹林必然选择的是散生竹,散生竹能更好地形成阴翳的林下空间,利于鹤在竹林下活动和栖息。根据王士祯《艺圃杂咏(七首)》中《响月廊》诗里描写的“箖箊风萧萧,无人见月明。”[1]可以推测当时“响月廊”旁种植的竹子品种为苏州当地的箖箊竹,此品种为散生竹,竹高大皮薄,叶薄而广。相比使用高大乔木来形成树荫及空间分割,竹与松在以物比德方面更胜一筹,古人常用竹、松与鹤相伴,欣赏竹的君子品德,见之能思中立不倚,能思虚心,能思砥砺,与鹤进行搭配更显园主人清冷高洁之姿。

姜埰时期的“响月廊”东侧形成视线屏蔽,因此在此处会种植能阻挡视线的灌木或分支较低的小乔木,从王翚的《艺圃图》中可看出,廊中放置有一颗高大的湖石,两侧种植有灌木,其间种有高大的乔木,这些乔木分枝多且细密,这样既能遮挡视线,也能在上方形成树荫。接近南村处则种植有几株分枝较低,株形婀娜的小型乔木,相比前段的配置,这些姿态婀娜的低矮乔木更具有观赏性,位于响月廊末端,能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能将观者从鹤柴的观赏点顺利牵引至南村。

2.2 现状“响月廊”的植物选种

现状的“响月廊”西侧墙后也种有竹,但此处的竹是透过墙上的花窗所见,因此竹的形态选择了丛生竹,丛生竹的最大优势是不会四处蔓延,能够尽可能地保持株形与花窗的位置关系。此处园林修复方选用了慈孝竹,慈孝竹杆细而长,丛生[5],四季青翠,姿态秀美,通常高4~7 m。就高度而言,从乳鱼亭看向“响月廊”,竹子顶端超出廊高,正好可以打破长廊横向的长线,也可柔化建筑群带来的冰冷感。廊西的墙外与相邻建筑的距离虽局促,但有了竹子的点缀,使花窗外生出了无限的空间遐想。就位置而言,花窗外的竹丛种植于花窗一侧,保持只露一半的状态,这样营造出的窗景画面符合中国画的构图审美,易形成“斜倚”“侧方出枝”的画面构图。

“响月廊”半亭作为主要观赏水景的区域,湖石驳岸整洁,其中点缀春杜鹃、一串红,高度都在30 cm 以下。半亭北侧配置一颗瘦高的湖石和黑松,这个组合形成了半亭的前景,黑松高5 m,在理想状态下与湖石搭配,能形成“侧方出枝”“挂枝”的画面。湖石向北的驳岸边以小型乔木作为高层植物,植有紫薇和红枫,中层灌木为黄金条和含笑,下层为书带草。含笑位于廊的最北端,形成球形以阻挡视线。往南为红枫和紫薇,红枫姿态婀娜,叶片观赏性强,视觉可穿透。紫薇主干整洁,枝条与叶片都很稀疏,因此从廊北的建筑往半亭行走的过程形成了封闭-半开敞-开敞的过程。“响月廊”南廊也采用了北廊类似的配置形式,上层为小型乔木-粉白梅花、含笑,中层为灌木-黄条金刚竹和云南黄馨。由于黄条金刚竹已经将土面覆盖,因而不再种植书带草做地被。整个南廊相比北廊视线穿透度更弱,但依旧体现出开敞-半开敞-封闭的视觉渐变空间。

3 结语

场景立意决定了空间布局,而植物的配置能在空间布局时营造出更贴合立意的场所感受。例如两个时期的“响月廊”受周围景观、建筑的影响,其场景立意发生了改变,因而在植物选择和配置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植物配置在改变视线和引导视线方面具有灵活、有效的优势。在调整视线通透度时,植物的高度、叶片的疏密程度、分枝高度都可以对视线通透度进行细微地调整。在“响月廊”这一例子中,姜埰时期的廊边驳岸种植的植物密集,形成较强的视觉阻隔,而现状的“响月廊”驳岸一侧则形成了由阻隔到开敞再到阻隔的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在调整空间明暗方面也有灵活的优势,例如两个时期的“响月廊”西侧,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对比案例。姜埰时期为形成区域分隔和养鹤的林下空间,选择了高大的散生竹,以形成高郁闭度的竹林,而现状的竹子则只成为一个点缀,重点在于株形的控制,因此选择的是中等高度的丛生竹。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并不能简单地形成标签化的配置模式,如认为古典园林可种竹,但未更详细地区分各品种的特性。在选择植物时,不仅应当根据场景立意,从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特性去贴合场景的视觉需求,还应该考虑植物的文化内涵与场景立意、针对人群的贴合。如此才能更有效地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与精神。

猜你喜欢
视线时期植物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那座山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