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
关键词:文字设计 一流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两性一度
引言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文字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设计原则;理解文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了解中文汉字和拉丁字母字体的演变历史与典型类型;熟练掌握中英文基础字体的字型特征和绘写方法;能够运用新兴的设计观念与艺术形式,结合汉字的内涵意义开展相关主题创作。
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该课程名称为“文字设计”或“字体设计”,课程建设时间长,通过产教融合、双创竞赛、翻转课堂、混合式交互式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清华大学陈楠老师、江南大学陈原川老师、中国美院王雪青老师在“文字设计”课程教学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充分的探索,并通过工作室建设和重大设计项目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文字设计”课程开设于本科二年级,学时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8学时,实践学时36课时,授课对象为本科生和国际留学生。结合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两性一度”的建设要求,从课程内容梳理、高阶能力训练培养、实践教学特色创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和中华文化交流推广等方面,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一、课程教学目标
“文字设计”课程基于应用性与系统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当前的文化基调、设计理念、技术条件,从设计理论知识构建、实践创作能力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为学生建构更加系统、更具适应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在设计理论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与文化内涵,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具体创作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指导学生理解文字在形式特征与意义传达间的关系,在实践设计项目中根据使用环境和设计目的做出相应的字体创意设计,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各类文化领域的表达。在素质提升方面,融入了人文、美育和德育的内容,广泛学习中外文字演变历程与典型字体特征,并结合唐诗、成语等内容开展创意字体设计,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意义与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造字之法、巧见心思”——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造字方式、演变过程以及基础字体绘写,巧见古人的心思,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这也是理解汉字之美的开始。第二阶段“象形取道、包罗万象”——无论具象还是抽象的图形、符号,汉字都能消化包容,将其与汉字巧妙结合构成个性化视觉符号。通过对单个字体和组合字体的创意设计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创意设计的具体方法。第三阶段“创意无限、字以载道”——充分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语言,对汉字进行创意设计。结合各类字体使用场景,开展字体的应用设计,如字体MG动态化设计、字体海报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字体等,一方面提供高阶能力下的研究选题给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研究新技术、新应用环境的主动性。
三、教学改革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重视该课程对中华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重要意义
文字承载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更是文化认同的根基。作为能够代表中国精神、东方韵味的视觉元素,汉字始终是中国设计师表达文化性与创意性的理想媒介[1] 。“文字设计”课程立足于增强文化自信、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设计教学内容,在解决核心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字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使课程内容适宜于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课程对汉字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物的历史演进过程、表意文字体系建构过程[2] 、汉字形态美学价值等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整理文献图像资料,加深对汉字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从多个文化角度去感受、体会汉字的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践训练中的单字设计训练,需要学生选择唐诗作为创作对象,将诗歌内容进行抽象化的图像诠释,以文字和图形集合的符号化语言解读诗歌文化。这一训练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索字体设计的具体构造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与文化相互交织融会的关系。为启发学生们深入理解诗歌文化,课程还结合了《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赏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背景,从音乐的感受力调动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另一项实践训练以成语作为创作内容主题,学生需要在精炼的四字文字中,突出核心信息,传达意蕴内涵,这一训练深受国际留学生的喜爱。他(她)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哲思、妙语中感受中华文字艺术的奇妙,如图1所示。
可见,“文字设计”课程结合了实践学习去理解审美表象下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时代性、年轻化、国潮风等多元的文化调性,去诠释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文化新生态,进而激发青年学生利用文字的文化符号属性去演绎新时代的社会风貌,将思政育人潜移默化地融合于课程教学内容中,在专业知识中深度诠释德育、美育内涵,促进同学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重视教學内容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内容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有助于学生贯通前后知识、构建系统化的专业能力。课程第一阶段“造字之法、巧见心思”,内容侧重让学生全面了解字体演变过程与文化交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字体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清晰其文化来源。深入感受汉字造字之美,感悟书法艺术的美学意境,着重理解汉字结构中“重心平衡”、“计白当黑”、“补空穿插”等重要方法。第二阶段“象形取道、包罗万象”,从文字的线条美、块面美、结构美、空间美等多重角度,结合线条语言、块面处理、结合方式、立体造型、色彩肌理、手写意趣等艺术形式,探究多元化的现代字体设计形式。第三阶段“创意无限、字以载道”,将文字设计置身于具体应用场景,并对目前已有的设计技术、艺术形式的反思,进而激发学生对新的创新设计形式的探索。第一阶段搭建认识基础,二三阶段侧重于创作方法与创作思维的关联性,偏重自我研判的能力的培养。三个阶段的学习关系循序渐进、逐阶提升,既是对学生艺术创作形式的提升,更是对其设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文字设计需要对文字的文化内涵、形态结构、艺术形式、技术特征、应用场景等进行综合性的研判,如图2所示。
(三)探索高阶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方法
高阶性是指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3] 。“文字设计”课程着力培养设计创新能力、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探索高阶能力训练方法。课程一方面夯实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其扎实的字体绘写能力,掌握汉字的字体结构、书法的审美意味,以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为后续的创意设计奠定创作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探究新兴的使用场景和应用形式,确立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创作对象,探索创新的文字设计形式。针对这样的内容设置,需要引导学生补充大量的信息技术、软件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拘泥于表现能力的不足,而大胆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予以鼓励与支持,辅助其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因为实验性的创作常常会导致创作方向偏离、创作主体不明确,或者是遇到较大的技术难题,使学生的高涨的兴趣点受挫。而搭建技术学习小组、组织研讨活动、提供广博的课外学习材料等方式都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支持,使其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
因此,课程教师注重构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气氛与学习条件,组织“开放式、个性化、研究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主题性、实验性、功能性、竞赛性的课题进行知识整合和项目实践训练。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反思,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形成设计创新的内在动力。鼓励实验精神和探索意识,让教师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促进分析、研究、创新能力的塑造。使用“项目实训”、“小组团队”、“案例研究”、“项目互评”等多维度、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进一步强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四)挖掘实践教学的重点与特色,突出挑战性和创新性特点
实践教学是设计学学科中的教学重点。“文字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突出挑战性和创新性特点,以文化传承为内涵、以设计表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竞赛项目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践作业强调字体形态与结构合理,造型与形式感强,设计创意性强,文字内涵意义能和主题形成良好的呼应,注重整体感、秩序感和艺术个性表达。研究过程强调设计过程的记录与管理,反映“观察—记录—感受—分析—提取—思考—表现—反思”的完整创作活动过程,展示自主观察、分析、研究、反思能力。
课程实践内容主要包括:(1)对基础的印刷字体进行学习和临摹,目的在于掌握汉字和英文字母的形态、结构、笔画特点。(2)特征化单字设计训练,倾向于激发个人的兴趣点,将经典唐诗作为创作内容主题,探索单字设计的创新设计形式,激发新的设计风格的尝试与试炼。(3)组合字的设计训练,旨在掌握文字的组合之美,强调文字在现代使用场景下的具体实践应用,探索新的组织关系与设计语言。(4)文字内涵传达设计,以成语为题,强调文字对信息及文化内涵的表现能力,注重整体气韵和笔画节奏,从而能够运用汉字丰沛的内涵意义开展主题创作。(5)研究报告与设计过程记录材料,记录创作过程,总结和反思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此外,结合文字在数字媒体的应用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动态化表现形式,进一步拓展文字设计的表现环境,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有限的课内教学时长会限制师生发挥,但挑战性的训练内容反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欲望,课堂内外学习伙伴间共同研究新技术、新形式、新应用环境的学习氛围成为常态,如图3所示。
(五)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拓展学习能力的深度与广度
“文字设计”课程强调实施混合式教学形式,利用线下实践指导、线上深入学习和实地参观调研三者的互补与结合,强化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以新的技术环境适应教学主体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建构一个开放式的互动交流平台[4]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原则,在原有成熟的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础上,将传统面授教学形式与网络教学相转变,使教师在原有成熟的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础上,做到既尊重课程核心能力培养又能合理运用网络环境与网络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望,感受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开放性与针对性。在不断挖掘课程新内涵、更新内容的同时,突出了网络教学环境对内容的重组。利用“前期预习+课中解释+课后复习”的形式,补充广泛的课外学习资料,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延伸课程的学习实践与空间[5] ,并结合在线数据分析教学观测点,帮助学生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课程上传了40段共计658分钟的教学视频,对一些重点、难点再次讲解,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反复学习,使学生更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点,相比原有的传统课堂教学只讲解一次,这样的形式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教师也可以对自己讲解的内容进行复盘,反思自己讲解的内容是否清晰准确。
课程从传统书法艺术赏析、碑帖作品赏析到字体创意设计具体形式与技巧,从国内外设计案例的比较学习到实际项目案例解析,在线提供了广泛的实战学习资料、资源链接、文献资料、实战视频,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长以外结合自身的兴趣开展多維度的学习,以拓展其视野,丰富专业领域知识。此外师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专题讨论、学习同伴互评、研究成果展示、收集反馈意见。由此进一步盘活教学资源[6] ,改革教学形式,扩展教学场景,营造学习环境。
(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及内容
针对过去课程考核内容单一且集中于设计作品的问题,“文字设计”课程评价的方法由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两方面组成,考核内容由学生的实践作业、研究报告、设计过程记录材料、学生思政收获的评价共同构成,比例为60%、15%、15%、10%。其中实践作业、研究报告、设计过程聚焦于评价学生的“逻辑梳理与研究能力、文献整理编写能力、设计作品创作能力、汇报阐述能力、小组团队合作能力、过程学习情况”六个方面,重视过程性学习,强化学习过程管理,结合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过程学习情况综合评分,如图4所示。学生思政收获的评价侧重反映学生对汉字发展历程、汉字艺术赏析内容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诠释和对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三方面进行考评。以综合性的考核角度丰富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反映学习情况,体现学生的挑战与创新能力,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实效性、全面性。
四、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文字设计”课程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第三方参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多角度的评价信息[7] ,促进教师多层次反思教学改革的成效性。(1)自评主要结合学生现场讲述和文本阐述两种方式,在培养学生汇报阐述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2)互评由线上线下教学环境构建,主要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从他者角度赏析评价作品,同时也能从学习同伴中收获创意思路和观察角度。(3)师评内容综合了线上线下情况,线上评价主要针对在线学习、交流、互动的情况,包括学生对“共建学习资源库”的贡献程度;线下主要针对学生课堂汇报阐述、设计作品完成情况。(4)第三方参评也包含了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评价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分析课程开展情况,例如视频学习、课外资源使用、学生互动等情况,相关评价内容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主动学习状况,把握好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形式和内容,调整课程内容分配关系,以期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线下部分主要通过组织作品参加重要学科竞赛、课程专题展览、项目创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听取更广泛的第三方评价信息。评价系统的建设,改革了过去评价内容单一、过分集中于设计作品的弊端,更是对师生间教学相长的有力支持。一方面有力地帮助了教学团队更加全面、更多角度地评价教学环节和教学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善于听取评价的声音,更多角度地审视自己创作成果和创新能力。
课程自2017年开始在2015级——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十二个班级和国际研究生、本科生三个班级中实施教学改革,成效得到初步体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课程实践作业成果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掌握了良好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激发了勇于挑战的學习热情,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获得二十余项奖项,并将对文字设计的研究热情延伸到专项学习和毕业创作中。同时学生反馈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安排有序,循序渐进、逐阶提升,国际学生更积极反馈课程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并热爱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结语
2020年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建设及中国金课”的报告中提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建设标准,这给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标准,也明确了目标。在“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下,设计专业的“一流课程”改革应当加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建设,明确该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定位,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到评价体系紧密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定位,加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探索新兴技术和新的应用场景,促进学生分析、研究、创新能力的塑造,从而提升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树立良好的文化归属感和价值观,以开放、自主、创新的能力塑造对接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