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2021-08-18 06:36董素明罗俊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4期
关键词:髋部比值血栓

董素明,罗俊茜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会导致肺血管阻塞,从而形成致命性肺栓塞(PTE),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甚至导致死亡[1]。为避免这种情况,早期对DVT进行诊治尤为重要。血管造影属于诊断DVT、PTE的金标准,但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同时受到医疗水平限制,目前并不是最佳选择[2]。双下肢血管彩超作为目前诊断DVT的一种可靠方式,却不能对DVT进行有效预测[3]。选取我院12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探讨围手术期定量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临床意义,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12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126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将术前彩超检查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为阳性者列为术前DVT组,共12例,阴性者为术前未发生DVT组,共114例;对患者予以牵引制动、抗凝、溶栓等治疗后符合手术条件者进行手术,术后出现DVT患者共19例,其中7例为术前患者,12例为新增患者,列为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为阴性者列为对照组,共计107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8例,年龄44~78岁,平均(59.38±6.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髋部骨折诊断标准,且均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研究进行前患者已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批准。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6例患者在术前1 d和术后1、3、6 d分别在清晨行空腹抽血4 mL,检测血清中FIB、D-D水平,FIB使用凝固法,D-D使用免疫比浊法[4]。于术前1 d、术后5~7 d对所有患者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术前1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低分子肝素(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10)0.4 mL(4100 U)皮下肌肉注射,2次/d,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据实际情况调整溶栓、抗凝药物剂量。病情严重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本次研究中3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26例患者术前彩超示12例确诊为DVT,术前DVT组D-D水平、D-D/FIB比值明显高于未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9例确诊DVT,其中7例为术前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术后1 d对照组与观察组D-D水平和D-D/FIB比值相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d对照组与观察组D-D水平、D-D/FIB比值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D-D水平、D-D/FIB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前DVT组与未DVT组比较(±s)

表1 术前DVT组与未DVT组比较(±s)

注:术后3、6 d,观察组与对照组D-D、D-D/FIB比值相较#P<0.05。

指标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6 d术前DVT组(n=12)术前未DVT组(n=114)观察组(n=19)对照组(n=107)观察组(n=19)对照组(n=107)观察组(n=19)对照组(n=107)FIB(g/L) 4.31±0.32 3.62±0.41 4.45±0.55 4.42±0.56 4.53±0.46 4.51±0.49 4.79±0.47 4.81±0.51 D-D(μg/L) 543.58±35.29 385.37±36.89 464.65±43.48 453.35±48.42 748.37±71.37489.32±42.48# 867.32±82.48 495.48±54.38#D-D/FIB 151.33 103.56 100.27 98.37 171.38 110.48# 180.48 104.39#

3 讨论

定量检测FIB临床意义:FIB属于一种疾病急性期应激蛋白,主要由肝脏生成,FIB浓度一旦升高其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同时会发生休克、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等情况[5]。研究表明,FIB是引发血栓栓塞方面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中,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术后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不大;对照组与观察组FIB水平均有升高,但两者无明显差异[6]。研究发现FIB升高的主要原因和髋部骨折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相关。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FIB水平均有提升,这表明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表示患者存在DVT风险,但是DVT的形成还需启动内外源性凝血机制,所以FIB水平不具有诊断DVT价值。

定量检测D-D临床意义:D-D是纤维蛋白在活化和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可将其称之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的存在说明患者体内有纤维蛋白在活化和溶解,也可能存在纤溶亢进,主要反映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血浆中D-D水平上升表明患者体内血栓正在产生和溶解,可作为表明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无创指标。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液中是不会含有该种特异终末产物[7]。本次研究中,髋部骨折后患者D-D水平均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升高趋势较为明显,术后3、6 d观察组血液中D-D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在19例DVT患者中,仅1例患者D-D水平 <500 μg/L,而对照组大部分 D-D水平均<500 μg/L,观察组中仅1例患者D-D水平<500 μg/L,对照组中有部分患者D-D水平>500 μg/L,这些数据表示D-D敏感性较强,特异性较差,DVT阴性者检测中更具有准确性,对DVT阳性者的检测中应用价值不大。故可将D-D作为髋部骨折手术后DVT和PTE的重要筛查指标,同时将临界值控制在 500 μg/L内;当髋部术后患者血液中D-D水平>500 μg/L或D-D在血液中的含量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就应注意DVT发生[8]。

D-D/FIB临床意义:D-D/FIB比值升高在DV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显示术后3、6 d观察组患者D-D和 FIB 的比值(3 d:171.38,6 d:180.48)相较于对照组(3 d:110.48,6 d:104.39)患者来说明显更高,其主要原因是作为分子的D-D在观察组患者中并不比对照组患者中的升高明显。由于FIB在围手术期会出现普遍升高,对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警效果,但是作为诊断指标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作为临床风险预警指标。

综上所述,血液中FIB水平升高表示患者可能存在DVT的风险,但是对于DVT患者来说不具有诊断价值;而D-D和D-D/FIB比值则可以用于筛查,临床预测价值较高;患者如若FIB升高应提示为高危DVT患者,而D-D也呈持续性升高趋势或D-D水平>500 μg/L,且D-D/FIB比值也增高,则应高度怀疑是否发生血栓。

猜你喜欢
髋部比值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