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2021-08-18 06:36杨宏林刘晓静冯常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4期
关键词:浅表性电切术导尿管

杨宏林,刘晓静,冯常福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犁)

0 引言

浅表性膀胱肿瘤常见于临床,是一种恶性泌尿系统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尿、小便不尽、尿潴留等,且此类疾病复发率比较高,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促进远期疗效的关键[1]。临床上目前对于该疾病并无统一治疗标准,多采用手术切除,传统手术在保留患者膀胱的同时,实施灌注化疗,虽然手术具有一定效果,但术后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疼痛感强烈,并且需要长时间留置导管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影响预后。本文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以此探讨其临床价值,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龄35~85岁,平均(60.28±7.15)岁,病程 6个月至2年,平均(9.21±1.90)个 月,肿 瘤 范 围 0.81~2.84 cm,平 均(1.41±0.32)cm;对照组患者男性63例,女性27例,年龄35.5~83岁,平均(59.31±7.29)岁,病程5个月至 2年,平均(9.54±1.75)个月,肿瘤范围0.71~2.64 cm,平均(1.21±0.42)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合并其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有手术禁忌无法实施手术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具体过程如下: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取患者截石位,从下腹部正中部到腹腔处取一道切口,将盆腔两侧的淋巴结清除后,实施肿瘤病灶切除,包括病灶周围组织,切除完成后将碎片组织吸除干净并检查有无残留,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后留置导尿管。术后进行灌注化疗连续8周后,1个月灌注化疗1次,持续1年。

观察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采用DQJ型电切镜(桐庐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YS504),具体过程如下:将电切功率设置为160 W,电凝功率60 W,取患者截石位,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首先通过膀胱镜查看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其浸润情况和带蒂情况,确认清楚后即可进入手术实施阶段。切除肿瘤过程中应从小到大由浅至深的进行,将体积小并且带蒂的病灶组织优先切除,再进行大体积肿瘤的切除,切除完成后进行残余组织的吸除,并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的冲洗并留置导尿管。术后根据患者的尿液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冲洗膀胱或拔管。术后进行灌注化疗,7 d进行1次,灌注化疗8次后,1个月灌注化疗1次,持续1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2个月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经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总出血量(mL)留置导尿管时间(d)住院天数(d)观察组 90 47.16±10.25 41.58±1.75 3.86±0.58 7.16±1.28对照组 90 69.17±8.24 91.66±4.18 6.82±1.62 13.46±2.32 t 12.855 84.887 13.213 18.2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n, %)

3 讨论

膀胱肿瘤在泌尿科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病有浅表性膀胱肿瘤和浸润性膀胱肿瘤两类,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发病率相对更高[2]。关于膀胱肿瘤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并未提出明确的成因,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这大概率与患者有多年吸烟习惯或体内代谢紊乱等有关[3]。针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予以病灶组织的切除。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虽然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更直观的视野,利于肿瘤的彻底清除,但由于其造成的手术创口也相对较大,患者受到的创伤也更大,患者承受的疼痛较多,且此种方法需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更长,恢复时间也更长,不利于患者恢复[4]。

随着医学的进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应用可改善上述情况。较常规手术而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更小,造成的手术创口也更小,属于微创手术,利于术后的恢复。此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实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这主要是因为其工作原理是将高频电流作用于组织表面,此时电流区产生的密度较高,在极少的时间内可促使组织快速加热从而产生汽化反应,于操作者而言实施难度更小,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利于手术的反复操作[5-6]。虽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避免失误操作带来相关并发症。首先,在进行肿瘤电切前,需要通过膀胱镜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肿瘤浸润程度是否有带蒂情况等,切除时要按照由浅至深的原则有顺序的进行,并及时止血保障术中视野清晰。其次,为了防止出现膀胱穿孔的情况,患者的膀胱充盈量需少于150 mL[7]。实施电切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的靠近病灶区,直至达到较浅的肌层病变区域,保证肿瘤组织完全被清除。如果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大,基底未见完全暴露,可通过一侧切除,使肿瘤基底逐渐暴露再切除全部病灶组织[8]。对于电切难以靠近的膀胱前壁肿瘤,可向下按压患者腹部,致使肿瘤向下移动后再予以切除。在本次研究中,经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患者更短,观察组患者总体出血量也更少,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相比更低,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随后12个月内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56%,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也相对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也表明了,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更具有优越性,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总出血量,是一种更具安全性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浅表性电切术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充气式加温系统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