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21-08-18 01:48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缝隙心绞痛发作

刘 敏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合肥 230011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心绞痛的频繁发作,在损害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为了预防心绞痛症状的反复发作,应该给予其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减轻疾病的危害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无缝隙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各个护理环节能够良好地衔接,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得以显著提升,实现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全程跟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之间能够紧密沟通、协调配合,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疏漏和缺陷,进而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纳入标准:①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确诊为冠心病[4]。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恶性肿瘤[5]。

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0~86岁,平均(67.3±5.8)岁;病程2~10年,平均(6.3±2.0)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患者年龄61~89岁,平均(68.3±6.5)岁;病程 3~ 9年,平均(6.1±2.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9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针对急性期、缓解期治疗进行指导,说明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活动与休息,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叮嘱患者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建议其摄取低盐、低脂食物,强调控制体重的重要性。增进护患沟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达到减轻精神压力的目的。

观察组(无缝隙护理):在常规护理(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于护理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追求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该过程中,需要专业技能娴熟、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参与其中,成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时。护理人员能够热情地迎接,以亲切的语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介绍院内环境,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尽快与患者相互熟悉,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氛围,进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能够主动询问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在护理人员地指引和陪护下,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诊疗、检查。在此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说明诊疗、检查过程中的各个项目,介绍其流程、步骤。结合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冠心病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询问患者的感受和想法,重点讲解患者缺乏了解的内容,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和住院指南。为了方便患者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进行演示,形象、直观地呈现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过程。②住院期间。考虑到心理因素对于诱发疾病症状发作地影响,应该重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维护其心理健康。护理人员能够以诚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表现出对于患者地理解和尊重,赢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可以敞开心扉,诉说其内心实际感受,进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决令其感到烦恼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各类意外突发情况。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护理人员能够沉着应对,娴熟进行操作,能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说明心理因素对于疾病治疗恢复的影响,在心理护理方面进行指导,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在陪同患者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在精神层面予以支持。住院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活动,外出诊疗、检查时,必须由护理人员陪护,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说明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保持良好心情对于疾病治疗恢复的影响,引导患者自觉配合各项护理工作。③延续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出院后用药、饮食、生活活动的要求进行说明,叮嘱患者随身携带硝酸酯类药物,便于应对病情的急性发作。在患者出院后,持续进行跟踪随访。护患之间以微信作为沟通平台,保持良好的联系。护理人员能够定期询问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了解患者的症状发作特点(发作频次、发作时症状持续时间)、用药、饮食、睡眠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患者家属能够对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进行监督和提醒,并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护理人员,获得专业的指导。另外,制作健康宣教视频,正确、规范地演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缓解方法,通过微信发送给患者,方便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学习,能够熟练予以掌握,提高其自护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改善情况:密切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每周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以及心绞痛发作时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6]。②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于护理后3个月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SAS评分的降低,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7]。③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于护理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SF-36评分的提升,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8]。④满意度:应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了解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技术操作、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0~100分),评价为十分满意(≥85分)、满意(≥60~85分)和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9]。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次较护理前明显减少,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较于护理前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3个月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比对照组更少,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分)

组别 n 心绞痛发作频次(次/周) 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min/周)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t值 P值观察组 41 5.03±0.65 1.04±0.43 13.182 0.001 4.20±0.73 1.97±0.54 15.125 0.001对照组 41 5.11±0.79 2.35±0.55 9.235 0.001 4.09±0.81 2.89±0.72 8.124 0.001 t值 0.501 12.015 0.646 6.545 P值 0.618 0.001 0.520 0.00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于护理前降低,SF-36评分较于护理前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3个月的S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SF-36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SF-36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t值 P值观察组 41 59.33±3.09 36.73±2.35 14.285 0.001 49.74±5.63 72.39±3.56 17.623 0.001对照组 41 59.62±3.15 43.25±2.46 12.152 0.001 49.52±5.82 62.51±4.27 9.314 0.001 t值 0.421 11.737 0.134 11.224 P值 0.675 0.001 0.862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对患者的心功能形成损害,严重则会危及生命健康安全[10]。经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良好地改善,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负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以及环境变化,均可能诱发心绞痛症状的发作[11]。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应给予其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有效防控诱发疾病发作的各类危险因素[12]。

无缝隙护理的开展,则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展开各项护理工作,加强各个护理环节地衔接,减少差错和疏漏,预防风险事件地发生[13]。而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减轻其危害性。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应该与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过程紧密契合,根据患者的诊疗结果,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14]。增进护患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信息交互,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更加信赖和依从[15]。而通过延续护理,则实现了院内、家庭之间的无缝隙衔接,患者可以持续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在护理人员地指导和帮助下,提高其自护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SF-36提升至(72.39±3.56)分,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1.04±0.43)次/周,SAS评分为(36.73±2.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为(1.97±0.54)min,比对照组更短。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反映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优势作用。在鲍林林[16]的临床研究中,1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观察组71例)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77%和81.69%,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无缝隙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该研究报道与本研究均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对比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精细化程度,减少风险事件地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性,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样本量较少,同时受到随访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反映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优势和不足,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和延长研究时间,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缝隙心绞痛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雨的缝隙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