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链”,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

2021-08-17 20:50郭莉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6期
关键词:问题链物理教学目标

郭莉莉

【摘要】“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鲜明、系统的一连串教学问题。本文将通过“问题链”教学模式在本课例的实践,以人教版八年级《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为例做具体的阐述,探寻今后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链;目标;物理教学

教育家契可夫认为:“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当前,教师经常会出现“满堂讲”“满堂问”“满堂问”的现象。若要把学生教到心坎里,就需要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设计,以课标做导向,用“问题”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设疑释疑,使“问题链”的教学模式成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汽化与液化》课例中“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实验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生活中,学生对水的沸腾并不陌生,但要深入了解水物态变化的现象,需要实验进一步探究,巧设“问题链”,引导学生带着疑惑和兴趣去动手实验,用实验数据绘制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归纳说出水沸腾的特点。“问题链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简要结合《汽化与液化》课例谈以下几点:

一、“问题链”要有梯度

所谓的梯度即是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环环相扣,既要有能让学生易学的问题,也要有能锻炼学生思维的设置。“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所以,“问题”要顾及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不能过多,要精心筛选,一节40分钟的课不能“满堂问”,否则学生很难有积极学习的现象,所以,问题链的设计一定要准确,并且有针对性。

二、“问题链”要有中心

一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达成制定的“目标”。“目标”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有了“目标”,教师才能知道“学生会去到哪儿?”教师在上课前就要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才是“问题”的设置。“问题”是服务于“目标”的,要围绕“目标”这个中心。“问题链”是一个“教学生怎么达到目标地的”的有效方法。

“问题链”中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展开的,所以要将它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对于《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第一个问题围绕汽化的概念义展开,第二个围绕沸腾的概念,第三个围绕沸腾实验展开,器材注意事项。最后围绕沸腾应用,建立课堂“评价”。

案例:《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

另外,任何一节常态课都要“依标据本”,方向比目标更重要,课堂教学要从《课程标准》出发,领会教材编著者的意图,深挖教材,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本课例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在: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探究水沸腾特点”是必做实验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重要内容为“观察水的沸腾”,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活动目标。《物态变化》这一章节属于课标内容第一主题“物质”的二级主题。它是学生建立热学初步概念及培养物理实验规范的起点。因此,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经验。在大方向下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重视知识点是否达成了,注重知识的横纵联系,例如,体验和观察,得出两种汽化的不同方式,用汽化和液化解释生活现象。活动目标既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将课时目标安排到每一个学习任务中,让课时目标变得可量化评价。例如,观察水沸腾气泡特点、水的温度,描绘出图像。实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和分类,比如,前后气泡产生和变化规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下而上”的变化。让学生试着去说出水沸腾的特点,从而“评价”学生是否达成了活动目标。

三、“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引入式“问题链”

对于《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教材是以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鼓起来的实验,做“汽化”概念的引入,引入要生动有趣,让学生充满求知欲进入课堂学习。当然,一开始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往正面的概念去引导。

问题1:塑料袋为什么会鼓起来呢?

问题2:塑料袋里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呢?

问题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我们称之為汽化。

(二)诊断式“问题链”

诊断式“问题链”是围绕教学中的疑点,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目的是诱导学生暴露前概念,让他犯错,从而进行精准教学,引发学生和原有的前概念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在课堂反思中重建概念,获得真知。

问题1:你知道沸腾前后的气泡有哪些特点吗?

问题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越来越高呢?

学生普遍认为,酒精灯持续给水加热,温度是越来越高的。这就是暴露前概念,引发冲突,及课堂生成的重要环节。设疑后,动手做实验,验证猜想,最后“释疑”,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问题3:这个纸杯能不能把水烧开?

问题4:你认为能是什么原因?不能的话你有什么担忧的地方呢?

问题5:有点担心,酒精灯给它加热,纸的着火点是183摄氏度,火焰是500摄氏度,这不是远远高于着火点吗?

大部分学生前概念认为,纸锅会被点燃,是不能拿来烧水的。但学生试了之后,发现不会燃烧,杯中的水还能沸腾。学生会发现,实验结果和自己的猜想完全相反,非常惊奇,这样让学生带着新奇感去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深刻。课堂的高效在于要关注学生学会了没,当学生能说出纸锅烧水的原因,说明学生掌握了液体沸腾的特点:需要达到沸点后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高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针对性问题,有检测性的评价手段。

猜你喜欢
问题链物理教学目标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