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芬 王星予
摘要: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是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种深刻认知,同时也是对国家认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重要体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核心要素来讲,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是认知体验,其二是情感归属,其三是行为意愿。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路径是认知体验、情感归属、行为践行这三个不同层面的一种深度融合。(一)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体验;(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共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三)加强国家战略布局,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意愿。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4-0018-0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理论方面的新贡献,同时也是推动中国民族工作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自提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方针开始,到中央政府明确指出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执行各民族统一平等,加快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等,这一系列政策均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逐渐演变为新时代环境下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息息相关的现实性问题。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外延、构成要素与实践逻辑指向,可以从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给予正确把控,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思路,提高各个民族之间的核心凝聚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意蕴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实质上是以“中华民族”为基础而提出的,同时也是新时代环境下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概况、本质的新型概括以及总结。在《共同体与社会》中,费迪南·滕尼斯明确指出,对于共同体来讲,其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有机体,其建立的基础就是血缘关系或自然交往。这通常情况下可以细分为三种,分别是以血缘、地缘、精神这三个不同维度作为基础所维系的共同体。对于理想的社会类型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从最初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共同体逐渐演变为基于地缘的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演变为不同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在居住地方面的归属感”[1]。按照上述理解与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在民族维度方面,形成了构建中华民族所有的单一化民族,通过几千年的深入交流以及融合,逐渐构成了无法割舍的民族关系,形成了谁也无法离开谁的民族发展格局。其二,在中华民族整体层面上,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中华民族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融合了血缘、地缘、精神等各个维度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构成了当今社会环境下基于这三个不同维度的民族共同体。其三,在本质属性维度上,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讲,其实质上就是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是指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发展之后而逐步构成的团结、兼容、依存的格局,并且在情感方面也更加紧密,构成了紧密、深入的民族共同体,同时也是建立在价值追求相同、历史相同、身份认同相同等前提条件之下的命运共同体。”[2]所以,在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认同中华文化并自觉与其一体化发展的各民族有机统一体,该有机体具有整体性、共同性特征。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进行理解,可视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一种深化,最为直观的一种表述便是对国家方面的认同,同时也是在深度认同不同民族文化之后对集大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主要形成于近代,并在当代社会发展和逐步完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既是中国各民族发展交融的历史,也是文化认识理性升华的历史。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指向,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要素分析而得到细微具象的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至少包含以下要素:一是认知要素,主要是指不同族人民对自身属性群体的一种了解,如民族文化、国家情怀等;二是情感要素,主要是指不同族人民在所属群体面的一种依赖感、自豪感等,如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三是行为要素,主要是指将认知、情感等方面作为重要驱动力的一种行为意愿,如爱国主义行为。由此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属于一个较为完善的意识体系,并且处于一种开放性状态,其构成要素包括多种,如行为意愿、情感认知等。
(一)认知体验
主要是指各族人民通过对现存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形成对与中华民族相关描述和分析的理解及認知,结合自身在相互交流、沟通过程之中产生的切身体会以及感知,从而形成自己的判定。认知体验不但包含对中华民族国情家底、风土人情、民族精神的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知,也囊括了各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感受。就认知体验层面而言,指从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层面去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质上是无法割裂的有机整体,是由各族人民共同构成的。在最初阶段,所展现出的形式主要是民族共同体,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演变,其渐渐成为自觉民族共同体,具体体现于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中华民族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产物,历经由古代至近代的形成、发展过程”[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历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智慧。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严格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坚定自信心,其中最关键的是争取民心、凝魂聚气。
(二)情感归属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也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社会、妥善处理风险时的依存感、归属感。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社会,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社会上展现出一种较为特殊的生活状态。对于当今社会相对比较繁琐、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果将自身与集体隔离,不擅于团结的个体,会变得怠惰、保守,并最终被社会所抛弃。因此,现代人更需要一个依靠,但是这里所说的“依靠”并不同于依赖。“依靠是一种安全感,一种心灵追求和精神期盼。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强大的依靠,每一个人均是重要构成元素,以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基础是更好适应生活、降低个人压力的重要条件。”[3]现代社会环境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个体、小群体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必须要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处理各方面事情。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角度来说,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基于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传递及交流共同体意识。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武器。正是因为有了情感归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在精神方面有了寄托,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感以及归属感,从而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形成同命运、共呼吸的一种创造力以及向心力。
(三)行为意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认知和情感驱动下具有能动活力与实践意志。它不是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的状态中,同时还可以利用行为意愿实现向前快速发展的目的。同时,与各族人民的认同、交流和期许进行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以行为意愿作为重要指导的一种特殊性行为,可以将中华民族的行动力量全部整合为一体”[4]。另外,国家顶层设计要到位,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地实现行为意愿,实现中华民族的行动目的。在期许方面,奋斗目标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践方面,国家的规划路线必须要足够雄伟,且构建的政策体系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是行为上的务实性与价值信念上具体操作化的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借助于国家顶层设计的规划、路线、政策等,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从而使其起到稳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作用。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路径
采取何种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培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的一个逻辑指向问题,对整个中华门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环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各要素着手,切实提高不同部分的品质,对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讲,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前提是强化国民认同感,充分激发民族情感,从而构成新型国民风尚,最终形成支配性行为。当人民体验、情感归属、行为意愿这三个不同元素表现为统一整体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一)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体验
文化认同就像社会黏合剂一样,可以将各族人民联合在一起,形成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而在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的过程之中必须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不仅能够给各族人民提供可靠的知识理论,正确引导各族人民充分了解国家、民族、区域等各方面的發展历程,从而构成坚定、正确的集体尊严,”[5]同时,还可以改善不同民族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及切身生活体验,形成积极、优良的共同影响以及心理评价。全国56个民族拥有相同的民族记忆,并且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保有彼此良好生活的印象时,就会形成相对确定的认同感、归属感,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很多种途径,但首要的是重视学校教育,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基础。在民族地区的学校,不但要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民族历史感,加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好、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新青年。同时,对于处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当结合当地民风民俗进一步强化人文社科教育,提高人们在真、善、美等各个方面的认知。例如,挖掘、整理和阐释中华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确保各族人民可以深刻、全面地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等,有助于实现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内化。
(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共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
爱国统一战线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爱国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是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体现。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基于意识认同,会集各领域的人心和力量,协调好各种关系,高效整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感和资源,加快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建设步伐,从而形成天下华人一家亲的大格局。结合中国当前国情,承认并尊重各民族存在的差异、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是非常必要的。积极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化,并在长时间内始终坚持不动摇,为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提供政治维度的支撑;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为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提供经济维度的支撑;妥善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信仰矛盾冲突,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进一步强化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为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提供心理维度的支撑;全方位贯彻法治观念,依法处理民族事务,为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归属提供法治维度的支撑。
(三)加强国家战略布局,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意愿
在行为意愿方面,各族人民要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主动承担起促进文化繁荣的责任,自觉形成使命感。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受益者,所以必须要主动承担起传播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开展民族工作的过程之中,对民族关系进行协调、争取民心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唯有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可、赞同与主动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地凝魂聚气,才可以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各个单位、机构必须要将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指导,进一步完善优化区域自治制度、稳步推进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制定合理化、科学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规划。只有严格遵循国家政策方针,整合各民族资源,团结各民族力量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祖国发展、实现民族统一,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马虎成.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8-04-08.
[3] 张继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解读[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3).
[4]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
作者简介:于丽芬(197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博士,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星予(1996—),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单位为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