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幼儿园了”

2021-08-17 18:57蔡秋莲
南北桥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个案研究解决措施

蔡秋莲

【摘    要】刚入园的阳阳出现了分离焦虑,入园前期一直哭,不愿参加教育活动,对园内生活活动不配合,每天早上出现入园困难等情况。针对此情况,本文根据阳阳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对阳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用读绘本、玩玩具的方式走进阳阳的内心世界,用阳阳最熟悉的过渡性客体“小车”缓解分离焦虑,通过“家访”实现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协同解决阳阳分离焦虑问题,促进阳阳健康成长。

【关键词】分离焦虑  分析成因  解决措施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05

一、案例背景

入园焦虑一直是幼儿入学的一个难题,每逢九月,幼儿园内总是哭声一片,每个孩子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有的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强,适应一短时间就慢慢稳定下来,有的孩子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入园焦虑。焦虑表现的时间和形式还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刚入园,对一切事物比较感兴趣,没有表现出焦虑情绪,过了一段时间后新鲜感一过就产生焦虑,而有的孩子是一开始就产生抵触、焦虑的情绪。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焦虑的定义是:“焦虑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忧虑、恐惧。焦虑和恐惧不同,恐惧的源泉是某一种或几种显而易见的危险和刺激,但是焦虑的源泉确实来自那些看起来并无威胁的情境或者是自身没有意识到的主观或是内心情绪的冲突。”入园焦虑属于焦虑中的一种。高红菊和张莉萍的文章“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将入园焦虑定义为:“入园焦虑指幼儿在入读幼儿园后因害怕与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情绪障碍,这种情绪障碍不但会影响幼儿在园时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并且还对幼儿产生一生的消极影响。”幼儿入园焦虑会产生明显的表现,闫沪(2018)认为幼儿最明显的表现是哭,接着是寻找抚养者的依恋代替物(老师和自带物),默坐、不正常进餐、午睡和独自游戏。本文以小班入园新生阳阳为例展开研究。

二、个案描述

小班开学第一天,班级活动室里炸了锅,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整个幼儿园,教室里的三位老师忙得焦头烂额,孩子们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哭着喊着要妈妈,经过老师们的耐心安抚,大部分孩子停止了哭声,但是有一个孩子(阳阳)一直在闭着眼睛哇哇大哭,不管老师怎么安抚,他都不为所动,依旧非常难过,嘴里一直念叨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如果靠近他,要带他去洗脸、喝水,他就会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还要自己去开教室的门,一天下来,尽是哭闹。他对老师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而且也不配合当天的生活活动,吃饭的时候,老师哄着他也只是吃几口,也不喝水,午休的时候也不睡觉。还会影响其他孩子,他一哭,其他孩子看到又勾起了悲伤的情绪,也跟着哭起来。

一个星期后,阳阳哭的频率减少了,但是他开始粘着班里的张老师,对张老师非常依赖,早上入园时让张老师检查他的书包和小口袋,吃饭的时候要张老师喂,睡觉时让张老师哄着才睡,对其他老师的活动课不感兴趣,而对张老师的活动课却表现得非常积极。每天跟着张老师,如果张老师不在教室里,他看不到张老师就会嚎啕大哭。

开学第二周,一个午睡的时间段,阳阳又在哭,原来是他的小车忘记带了,阳阳每天中午午睡都要把那辆小车放在床头。自从来到幼儿园后出现不适应,中午一直不睡觉,阳阳妈妈知道情况后,就每天给他带一件他最喜欢的玩具,熟悉的玩具可以使阳阳慢慢适应午睡,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阳阳妈妈以为一个星期足够适应了,所以当天就没给他带玩具,结果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

开学一个月后,阳阳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对幼儿园里的一切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对开展的活动也比较感兴趣,也愿意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尽管还是非常喜欢张老师组织的活动,但是对于其他老师也慢慢地接受了。早上入园的时候也不哭了,会很高兴地和妈妈说再见。在活动区里,玩玩具、做游戏,和同伴交流玩耍也慢慢增多,入园焦虑有所缓解。可是过了没多久,阳阳又开始不想来幼儿园了,每天早上送进园后抱着妈妈的腿,哭着喊着要走,也不愿意参加活动,吃饭严重挑食,不喝幼儿园里的水,非要喝家里的矿泉水。每天上学磨磨蹭蹭,到了下午就张望着回家,家长来接时还要哭上一场。

三、个案分析

阳阳的父母是医务人员,工作比较忙碌,阳阳的妈妈自从产假结束后就去上班了,对阳阳的照顾有限。在此期间,是阳阳的奶奶一直在照看孩子,阳阳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在与阳阳的父母交谈中,阳阳妈妈说:“下雨天阳阳要出去玩,奶奶打着伞也会带着他出去玩。阳阳从幼儿园回家看动画片会一直看到晚上,奶奶把饭放在阳阳的嘴边喂,阳阳一边看电视奶奶一边喂。有一些坏习惯我有时会阻止,但是一旦没有按照阳阳的意思来,阳阳就会趴在地上一直哭,这时奶奶就会哄孩子然后满足他。”这也是为什么阳阳在刚入园的时候会一直哭的原因。虽然平时父母双方对阳阳的关注比较少,但是对孩子刚入园的焦虑表现都表示非常擔忧。

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阳阳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主能力比较差。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缺失性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成长性需要是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由下到上递进,上一个层次的满足才会对下一层次有所需求。

环境的变化也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阳阳从一个熟悉的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环境中脱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以及陌生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内心会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在幼儿园里老师少幼儿多,一个班级活动室基本是三个老师,阳阳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得到一对一的照顾,每天都有学习活动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吃饭睡觉,没有了在家时的随意。阳阳在刚入园时产生抵触情绪,后来适应,新鲜感一过又产生抵触、焦虑的情绪。从案例中阳阳的行为来看属于严重的入园焦虑,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心理疾病,所以教师的干预尤为重要。

四、辅导过程与措施

(一)图书——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在阳阳刚入园前期,针对阳阳一直哭、抵触参加教育活动的情况,我决定采用阅读治疗的方法。阅读治疗是心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读者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书籍内容,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最终使自身认知、态度、行为有所变化,心理历程归纳为涉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应用等六个阶段。基于此,针对阳阳的现状,又结合他的个性特点,我在幼儿园图书角选取了《快乐幼儿园》等相关书籍。在阅读活动中,我带他去读书,有时他坐在我旁边,有时他坐在我腿上,我们一起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读着书,通过书中主人公的故事让阳阳与自己的状况产生共鸣,从而促使其适应幼儿园生活。通过几周的阅读活动,阳阳对幼儿园已不再那么抵触,对我也逐渐信任。

(二)小车——缓解思家情绪

通过午休事件,明显感觉出阳阳缺乏安全感。幼儿园对于阳阳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不在身边,心理非常害怕、紧张。通过和妈妈沟通,让孩子每天带一个熟悉的玩具,帮助他缓解分离焦虑和上学恐惧,从而调整情绪,稳定心境。中午午睡的时候,张老师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家的熟悉感觉和安全感。

起初刚来的几天,阳阳一直带着小车,吃饭、上厕所都要拿着,不方便就放在小书包里背着,过了一个星期,我试着和阳阳交流:“这个小车你一直带着,它都累了,我们让它去你的小床睡一觉,休息休息,好吗?”他抬起头看着我点点头同意了。再过一段时间,我尝试让他在活动课上离开玩具,和他交流说:“阳阳要来做活动了,你的小车是不是也要参加玩具的活动,你看玩具角里的玩具都等着他呢,等你上完活动课,我们再去找它玩。”一开始阳阳不同意,我带他去了玩具角看了看,他慢慢地放下了小车,并说:“我一会儿再来找你玩,你先和你的小伙伴玩。”又过了一段时间,阳阳对小车的依赖慢慢减少,小车一直放在书包里。有一天张老师请假了,因为每天张老师陪着阳阳睡午觉,我担心阳阳会不适应,哭闹,便和阳阳交流:“今天张老师生病了,我能和你一起睡午觉吗?”没想到阳阳点点头同意了。这说明阳阳对我和其他老师一样产生了认同感。

(三)家园合作——共同育人

针对阳阳的家庭结构和具体情况,我和主班老师决定去家访。一方面把阳阳的进步讲给孩子的父母听,减缓孩子父母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了解一下阳阳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协作解决阳阳后来不愿上学的问题。我们挑了一个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间——星期天的下午去家访。那天,阳阳的妈妈和奶奶早早在门口迎接,我们把阳阳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了她们。她们得知阳阳在幼儿园不经常哭了,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和老师一起读书,会主动和老师说话,做活动时也比较积极等等。听完这些阳阳妈妈很欣慰,她说很担心阳阳会一直哭闹,这样就放心了。

针对阳阳后期不想上学的情况,我们建议家长要着重锻炼阳阳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使阳阳基本上可以满足最基础的生活能力,对阳阳一些自主性行为要鼓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心理负担。对于阳阳上幼儿园这件事要果断肯定,而且让阳阳明白长大了是要上幼儿园的,就像爸爸和妈妈每天都要工作一样。家长对阳阳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坚决制止,使阳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阳阳回到家时,多询问一些正面的问题,比如在幼儿园里吃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等。

五、辅导效果

通过一个月的跟踪辅导,阳阳有了很好的改善,从第一天开始怎么也不去幼儿园到现在高高兴兴地愿意去幼儿园,回到家里也愿意和父母交流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对于上幼儿园不再焦虑。在幼儿园里,阳阳也不会动不动就哭闹,不会一直跟着张老师的身后,而是愿意参加教育活动,在户外活动室从以前的张望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参与,在做游戏、玩玩具时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起交流和玩耍。阳阳的妈妈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多了一份放松和欣慰。

六、分析与反思

(一)孩子焦虑的原因

1.离开依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与亲人较长时间分离。依恋是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是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鲍尔比认为依恋行为是一种使幼儿免受伤害的进化意义上的生存策略。在噪音、猛然出现的陌生客体和其他潜在威胁相联系的现象发生时,依恋行为就会被激活。在幼儿疲劳、生病、痛苦和需要额外照顾期间,幼儿依恋行为会增加。幼儿的焦虑也是为了维系和依恋人物的联系,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分离或丧失所产生的悲伤情绪。一旦依恋关系建立,幼儿与依恋者分离时就会产生沮丧与焦虑。阳阳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当他第一次较长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就会哭闹,进而产生分离焦虑。这既是幼儿对亲人与家庭生活的依恋,也是自我保护的心理体现。

2.日常行为规则的改变。阳阳在家庭中的活动内容、方式、范围、时间等都相对自由,行为规则比较灵活、随意,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常规和固定的要求,这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小男孩对新环境、新规则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出现焦虑情绪。

3.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照顾。父母的过度照顾会造成幼儿的胆小、怯生现象,一旦父母突然离开,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就更强烈。被溺爱的幼儿的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感。阳阳奶奶对阳阳的极度宠溺导致阳阳刚入学就产生严重的入园焦虑。

(二)缓解焦虑的方法

1.改善家庭教养环境,促进亲子关系。阳阳的妈妈工作非常忙碌,这使得亲子间的交流和互动减少,因此家长应该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的忙碌有时会让家长产生焦虑的情绪,所以家长要学会情绪管理,尽量做到在孩子面前产生愉快的情绪,也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亲子互动的活动,比如一起画画,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和孩子形成安全性的依恋关系。在家庭里也要形成和谐的氛围,不要在孩子面前产生争执,也不要在教育方式上训斥长辈,和家里人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氛围,在家庭教养方式上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2.创设良好师幼关系。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幼儿自我中心”,但有别于“利己主义”。幼儿在初入园时,教师应多为幼儿创设熟悉的场景,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加强幼兒合作性学习体验,多开展幼儿对话式的情景表演。创设良好的师幼和谐关系,师幼互动关系是幼儿园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幼儿园里,很多老师对于入园焦虑的孩子的做法是让他哭几天就好了,并不会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此次案例中,了解阳阳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情况,通过阅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游戏活动、玩具,鼓励和引导孩子参与教育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对阳阳进行个性化指导,让他喜欢、信任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幼儿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3]吕晓莹.小班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与父母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1.

[4]沈林虹.妈妈,我爱上幼儿园了——关于分离焦虑和社交焦虑的个案研究[J].福建教育,2021(29):51-53.

[5]刘桂云.小班幼儿入园适应个案研究[D].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11-12.

[6]张超.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与策略研究——以大理市G幼儿园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8):67-68.

[7]冯春春.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湖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个案研究解决措施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一例“分离焦虑”儿童的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