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艺类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的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

2021-08-16 06:19刘丽珺张继焦
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功能分析现代转型

刘丽珺 张继焦

[摘 要] 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经验与智慧,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剖析文艺类文化遗产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来的多种结构转变和功能变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文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多元化,如在城市复兴、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庆庙会等不同场景或经济社会结构中均有存在,并以原生型、关联型、碎片型等不同的“结构—功能”形式,传承和发展着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

[关键词] 新古典结构—功能分析;文艺类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1)02-0073-11

一、研究背景和分析思路

(一)研究背景

本文涉及的文化遗产起源于重农耕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之中,其结构与功能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经济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转型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冲击,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既面临挑战又面对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传统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现实环境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文化遗产不仅要继承、要发展,更要传播与推广,这就是文化遗产功能转型后所体现出的新价值。

(二)分析思路:运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分析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

笔者基于“文化功能论”[1]“文化开发利用观”[2]“内源型发展”[3]“竞争优势”[4]“另一只看不见的手”[5]等五个理论,提出了新古典“结构—功能论”[6]。不同于古典“文化功能论”持有的静态文化观,这个理论主张动态文化观,认为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由于文化所处经济社会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将动态地探讨文艺类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这是由于这类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场景或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复興、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庆庙会等)中会形成不同的功能。换言之,探讨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就是分析文化遗产在新的场景或经济社会结构中出现的新形式,呈现出来的新结构、新功能。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文艺类文化遗产1。目前,对文艺类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分为原型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类。所谓原型研究,也称为本体研究,如对传统地方舞蹈和传统地方戏剧的本体研究,指的是对某个舞蹈、民歌、戏曲等原型的如实记录、客观描述和自身分析。所谓文化研究,是指对传统舞蹈或传统戏剧的原型(本体)形态所呈现的文化样式、文化意义和内涵等进行延伸性剖析和深入探讨。

过去关于文艺类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中,将其与经济、社会、政治等相关因素关联起来进行分析的较少,而文艺类文化遗产是经济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探讨文艺类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转型的紧密关系与多元模式。

二、文艺类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新结构、新功能

文艺类文化遗产的生成来自传统文化语境中,随着时代变迁,在新的经济类型、社会语境中发生结构转型,这源自其功能性需求的变化。文艺类文化遗产至今仍存活或活跃于各类经济结构中,如在城市复兴、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日庆典中,均能看见其发展样式,这也是这类文化遗产现代结构转型所形成的新时代功能。

(一)文艺类文化遗产在城市复兴中的新结构、新功能

1.京剧和川剧在老舍茶馆中的新型表演方式和新用途

在北京的老舍茶馆中,文艺类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京剧、川剧等非遗艺术形态,表现形式为在茶馆大舞台上的综艺展演。茶楼格局的变迁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促成茶馆功能性的转变来满足百姓消费需求。老字号商铺与商街的经济繁荣必然带动城市发展。作为老字号商铺的老舍茶馆的兴衰发展与前门大街商业街区的整体结构规划与定位是相辅相成的。而老商街的繁荣是城市复兴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老舍茶馆所依存发展的前门大街的结构—功能转型至关重要。老舍茶馆是前门大街1众多商铺中的一个,前门大街每个时期的街区定位有所不同2。

紧跟着前门大街的整体规划变革和历史功能定位变迁,老舍茶馆在1979年改革开放时期,只是在前门大街的茶摊,1988年在前门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建成了茶馆,2002年改造为“四合院”式茶馆。旧式老舍茶馆产生于旧式茶馆形态下,是具有特色的茶馆形式。它从茶摊到茶馆,再到四合院式茶馆的形式变迁,体现出其功能性需求的变更,从最初给路过口渴行人喝水解渴,到信息交流聚集之地、饭后茶余的排忧解乐和休闲旅游场所、文化展示平台等的不同功能转变。旧式茶馆根据顾客需求类别细分为六种不同的茶馆类型3,每类茶馆都可以欣赏不同形式的戏曲与说唱艺术。相对于清末大茶馆来说,其他几类茶馆规模较小。与同时期旧式茶馆的不同特点在于,如今老舍茶馆以茶馆作为聚集地,展示京文化中各类形式的不同形态。

新型的四合院式老舍茶馆,从茶馆建筑构造和空间结构上来看,已大不同于旧式老舍茶馆,共有三层:第一层主要是品尝京味菜的餐馆,名为“新京调”;第二层主要是品茶、卖茶之所,分别为“茶院”“茶庄”和艺苑;第三层主要是茶宴和演出之地,名为“品珍楼”与演出大厅。茶馆包含茶、戏、餐、礼四大元素,它的新功能就是提供融合品茗茶、赏京戏、吃京菜、买京礼四位一体的消费娱乐。其中,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内容就有京剧、川剧(变脸)、武术、相声等综艺节目。在茶馆中京剧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其中的角儿之“打出手”技艺尤为精彩。这种重打而轻唱的表演模式相对于叙事的“唱”戏来说,让在场观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更值得回味。

老舍茶馆转型为四合院式、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消费娱乐场所,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茶馆格局与经营观念经过大胆革新,让人体味到茶馆既具有历史韵味,又极具现代气息。

2.闽剧、漳州非遗为三坊七巷的旅游业增光添彩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1中保留了多种文艺类文化遗产。其一为固有戏台演出,指水榭戏台的戏剧表演,有闽剧、伬唱、十番伬以及越剧等剧目。其二是系列“非遗”展示活动,例如“漳州非遗”进三坊七巷,其中包括专题展、民俗杂艺展演、生产性保护成果展销等三大主题。专题展主要是静态地展示漳州的“非遗”项目,如剪纸、木雕、年画、漆画等;民俗杂艺展演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了如白鹤拳、浦南古傩、漳州布袋木偶戏、洪塘磕尪习通俗等。

水榭戏台2是民间私家宅第内的水上戏台,位于衣锦坊内,原属于郑姓住宅,后为孙翼谋家族所有。它原是明清时期福州官家,于春节或喜庆之日,宴请亲朋好友边喝茶边看戏,联络情感之地,现在为春节时福州人过节欢庆之地,是闽剧等传统剧目的演出场所。水榭戏台成为传统闽剧重要的文化传承空间,在戏台上不断上演的戏曲故事丰富了当代城市戏曲文化。衣锦坊中的水榭戏台与“三坊七巷”整体建筑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福建民俗文化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看出,水榭戏台的功能已从最初喝茶看戏与亲朋聚会联络情感的场所转变为现今的文化元素与民俗展演相结合的空间。除了传统文化展示功能,它还具有以茶传艺、以茶洽商、以茶会客等多种功能。

坊巷街道上的“非遗”演出有“漳州非遗”,如捷元堂的大头与舞狮等的演出。这些文艺类文化遗产集中在历史悠久、众多古名人住宅区的石板坊巷中展演,仿佛闽越古城文化复活。

三坊七巷的传统功能体现为居民的生活居住与商品买卖的区域,结构来自唐代里坊制度。唐代中叶的夜市出现,打乱了商品交易的时限,原先的坊与市的格局已然不适应,而里坊制度的出现正是市民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今的三坊七巷经过商业化改造,它的功能体现为本地居民日常生活与节庆聚集之地,也是外来游客休闲消费之所。原先的古建筑已成为历史文化景区,有众多名人居所,如虎门销烟林则徐、文学巨匠冰心、建筑才女林徽因等;有许多饮食与手工艺品老商铺,如油纸伞工艺坊、永和鱼丸、福州软糕、聚春园等;还有现代新店,如星巴克、麦当劳等餐饮店。

(二)文藝类文化遗产在特色小镇中的新结构、新功能

1.苗族原生态舞蹈艺术成为西江千户苗寨中的文化亮点

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3中的文艺类文化遗产,指的是苗族固有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和蜡染、苗绣、古法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原生态歌舞艺术主要有芦笙舞、锦鸡舞等苗族代表性舞蹈。这些舞蹈形式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蜡染和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开发出供外来游客观光、体验、消费的景区产品。

西江千户苗寨原是10余个苗族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当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休闲的农耕文化生活,其住宅为吊脚楼,是住人、养牲畜、堆放粮食的多功能木制住宅。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歌舞艺术的传统功能体现为苗族的民间娱乐活动,是苗年节、吃新节、鼓藏节等节日中的娱乐方式,是本民族自身生活生产的组成部分。

西江千户苗寨歌舞艺术的现代功能体现为旅游景区的商业化歌舞活动。每天上下午固定时间在民俗广场“嘎哒略”中的演出,有苗族原生态古歌和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以及各家饭店前作迎客用途的芦笙表演;晚间还有歌舞表演《美丽西江》。这些现代功能的出现是由于苗寨商业性旅游开发产生的,原来朴实无华的原生态苗寨已经充满了现代性、商业性的气息。白水河将苗寨一分为二,而风雨桥则将白水河两边的商业步行街与观景台架桥连接。传统建筑吊脚楼与古街现今都是商铺林立,有时尚酒吧、特色饮食、民宅住宿、手工艺坊、胚酒作坊、长桌宴席等供游客消费和体验。

西江千户苗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传承是相对完整的,从建筑、服饰、首饰、语言、饮食及其习俗都还具有古朴的形式。苗家喜欢酸辣的口味未变,家家户户均有酸菜、腌菜等,苗家酸系列饮食已被开发为特色菜供给游客品尝,如酸汤鱼等。苗家“十二道拦门酒”原是联姻、开亲、接亲、送亲的一种习俗,现今已成为一种迎宾习俗。源于苗家婚庆、年节活动、村寨联谊的“长桌宴”,现今也转化为商业经营,成为游客的体验性产品。原来十三年过一次、每次过三年的敲铜鼓、祭祖先的“鼓藏节”,现均可以观光体验。苗族民族技艺蜡染、苗绣、银饰工艺均可观看制作过程,也可个性化定制。美丽的清晨梯田美景和似图腾牛头状的夜间灯景,均为挽留游客过夜而设计。

2.狮舞助力遂溪发展成为醒狮文化特色小镇

广东省湛江市的遂溪醒狮是广东地区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属于南派狮舞,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舞技艺传承基本为拜师学艺。传承的内容为与武术相结合的醒狮高桩套路。在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下,狮舞发展从自娱表演型向竞技比赛型的模式递进。无论是自娱表演型还是竞技比赛型的狮舞,都局限于传统农耕文化经济形态圈内的固有模式。民间狮舞讲究技巧与氛围,竞技狮舞讲究规范与难度。舞狮人的身份一半是农民,一半是演员,他们没有舞狮的时候就是耕作农户。

传统狮舞结构—功能主要表现为自娱性、表演性、竞技性三类。其一,农闲自娱性和节日表演性是生活在传统农业文化经济圈中,民众特有且固定的一种休闲娱乐、驱邪娱神方式。这类需求出现在早期的传统农村社会中,在农事生活、各类节日、迎神赛会等项目中展示出来。狮子自古就被认为是能给人带来祥瑞气象的神兽和驱邪避祸的瑞兽。因此,人们把狮子的形象与生活方式进行多层面融合,创造出门墩、屋檐、石栏上的石狮子,装饰把玩的狮子摆件,模拟狮子神态和形态的狮舞等。这些丰富的狮子形象源自人们对狮子的尊崇和喜爱。由此形成了与各类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各种类别化狮舞活动,如以驱邪为目的的农事生产生活类狮舞、以娱人为目的的节日庆典类狮舞、以娱神为目的的迎神赛会类狮舞。狮舞表演时间一般在春节或喜庆之日,如喜庆之日店铺开张需要有舞狮助兴。而赛事竞技性功能是在传统社会中发展和创新狮舞技艺的重要途径。舞狮子本身讲求舞狮人的力量外化。狮舞之所以能在广东落地开花,跟广东尚武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年轻舞者一般均要先练习武术再练狮舞。这样一来,举狮头、跳跃等力量性动作就能很好地完成。狮舞活动的竞赛化能对舞狮动作分类1和难度定级。这些均有利于狮舞的技艺提升。

现今,狮舞的现代结构已经从传统的民间舞狮和竞技舞狮转向市场化舞狮和产业化舞狮。醒狮在现今广东、广西一带,特别是广东一带,已经成为一种“非遗”醒狮文化,甚至是一种狮舞文化产业。广东遂溪狮舞主要表现为舞狮、造狮、教狮三类产业化发展。其一,舞狮产业,主要是指舞狮行业的发展、技艺展示与宣传,其参与的活动有几类:(1)商业化邀请,如公司或商铺的开张、周年庆、节日庆典、奠基仪式时的邀请;(2)乡村、宗祠邀请,如正月年俗、游神祭祀活动时的邀请;(3)庆典演出,如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的舞台演出;(4)国内系列比赛与国际交流活动,如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国际邀请赛。其二,造狮产业,主要是道具的制作与销售,包括狮头狮身、锣鼓乐器及其他衍生产品。道具制作不仅是满足舞团自身的基本供给,还销售国内外。道具制作类型有狮身以及其他衍生品,如醒狮系列工艺品。广东的乡镇对舞狮道具的需求巨大,特别是春节前后,很多村子出于内需每年都会置办两只以上的新醒狮用于狮舞。“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中国的狮子”体现了狮制品的外需。醒狮制品开始产业化发展,如老字号“李义记”店铺的狮头以及梅菉旧城区一条古老街巷的几家手工艺作坊的醒狮制品均已开始市场化销售。其三,教狮产业,主要是技艺传承的商业化发展。技艺传承的方式有传承基地的建设,包括招收徒弟、外出授艺和与高校合作三种。遂溪建立了醒狮传承基地,最初由老师傅招收徒弟在传承基地进行习武练狮,这些徒弟学员又自主成立狮班,如黄略石盘、客路大边塘、菉盘、廉江沙坡、青平等狮班,应邀到全国各地传授舞狮技艺。传承基地借助高校的力量,研究套路编排的难度与艺术性。醒狮传承基地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舞目、舞者和舞团的和谐发展。舞目是指醒狮舞的套路内容和表演形式,舞者则是表演这些舞目的人,舞团则是指由狮班组建的群体或产业。舞目传授主要包括舞狮技艺与技艺配合的传授。舞狮技艺主要是指模拟狮子各种形态的技艺和高难度技巧。

广东“遂溪醒狮”这一非遗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以舞狮、教狮、造狮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传承的不仅是舞狮的技艺,还有制作醒狮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模式的生存保障主要来自于当地政府的扶持和产品的口碑,稳定了湛江市遂溪县国家级醒狮之乡的地位。

(三)文艺类文化遗产在文旅演艺中的新结构、新功能

1.实景剧《康熙大典》:使文旅演艺成为旅游景区“夜间经济”的主要消费板块

在河北省承德市的实景剧《康熙大典》中的文艺类文化遗产主要是满族系列文化遗产,如满族舞蹈、满族围猎、满汉全席等。这些文化遗产以流动的形式出现在剧中,作为诉说全剧内容与形式表现的素材,也就是文化遗产的“关联式”展演。

实景剧是文旅演艺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文旅演艺实景剧形式的出现,是旅游消费升级所导致的,景区旅游已由原来的组团一日游转变为现今的过夜游、休闲度假游的模式。实景剧是在地域特色的审美体系上建立起来的文旅演出模式。实景剧的经济目的在于延长旅客在当地消费的时长,刺激夜间经济的增长。而文艺类文化遗产是文旅演艺实景剧可供挖掘和开发的主题和素材,如實景剧《康熙大典》就是以清朝皇家文化为主题的演出,包含了一系列满族文化遗产元素。

文旅行业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业态形式的结合。文旅演艺是旅游景区“夜间经济”1的主要消费板块。夜间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夜游中可供欣赏的表演与演艺。文旅演艺的前身是旅游演艺,旅游演艺大多是在旅游景区进行的戏剧表演。而文旅演艺是把文化与旅游深入结合,把文化做成演出产品与旅游景区演艺场所进行结合。

传统的旅游演艺形式包括室内剧场、主题公园剧场、专业旅游剧院等三类形式,其最大功能在于为景区增值增效。室内剧场演出,如朝阳剧场、西安剧场,均已为入境旅客提供中国特色文艺演出。主题公园剧场2面向国内外旅客提供商业化演出。专业旅游剧院,如云南艺术剧院常年驻点演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

新兴文旅演艺最大的功能在于促进夜间经济的增长。与传统文旅演艺的区别在于专业化、企业化与品牌化。专业化体现在新兴文旅演出融合了高科技提升视觉震撼力和现场体验感,如《康熙大典》中投入了全息投影演艺技术,用先进的电、光、声等科技手段,将现实与虚拟融合造景呈现,打破时空界限,创造视听触觉上的感官体验。品牌化体现在实景剧出现了品牌效应,如印象系列、山水系列和千古情系列品牌。《康熙大典》就是属于山水盛典公司经营的皇家山水系列实景剧,它依托承德自然与地域环境优势和承德历史文化素材,展示康熙帝一生的传奇故事,打造承德景区的文创产品。企业化体现在通过夜游文旅演艺产品把顾客留在承德过夜,将演艺、旅游、餐饮、娱乐、酒店等相关产业链深度融合起来,共同促进当地景区的经济增长。

2.实景剧《印象丽江》:让游客体验当地民族文化

在云南省丽江市的实景剧《印象丽江》中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丽江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活动,纳西人的“阿丽哩”、普米人的“搓蹉”、藏族人的“锅庄”,以及他们的服饰文化,如纳西族的“披星戴月”等。这些文化遗产以静态或动态的形式出现在剧中,作为支撑全剧内容与形式所表现的素材,也属于文化遗产的“关联式”展演。

实景剧中的文化遗产原本都是由少数民族独有的歌舞艺术形式和民族文化组成。这些文艺类文化遗产生成于传统社会文化之中,如藏族舞蹈“锅庄”,早期功能是在社交场域中的情感交流。“锅庄”由于各地域差异产生不同称呼,舞蹈动作和服饰略显不同,但是舞蹈形式均为围着圆圈顺时针而舞,而其基本功能则是自娱和娱他的民族交流、民族凝聚、情感延续。再如,纳西族等的“打跳”,早期是在婚假、丧事、节日等各类场合与场地中手拉手、围着圈起舞,其功能主要是交流情感和凝聚部族精神。

这些少数民族独特歌舞文化被重新融合和编创于实景剧之中,以一种新的结构样态呈现出来。这种新结构样式就是文旅演出。把民族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让大众去体验当地文化资源、消费文化产品。《印象丽江》中的民族歌舞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马鞍舞、箩筐舞、酒令歌舞、打跳、鼓舞等,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爱情、行商、信仰等各种元素的集成,是一部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

(四)文艺类文化遗产在节庆庙会中的新结构、新功能

庙会原有的祭神祀神的宗教内涵已然淡化,但是为传播宗教教义而进行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歌舞活动仍旧存在。在西汉道教文化和东汉佛教文化的先后影响下,形成了寺庙与道观文化,佛道二者为了宣传教义和招揽信徒,把庙或观作为活动场所,使用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扩大自身影响。唐朝文书《洛阳伽蓝记》中也有“行象”的记载。所谓“行象”,是指“在佛的生日或成道节日里人们抬着佛像游行的歌舞”[7]。这里谈论的不是“行象”的佛教行为本身,而是“行象”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格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举行“行象”活动,这里的空间场域就是抬佛像游街所促成的特定的游乐场域空间。宋代商业繁荣使得原来在庙或观内的活动迁移至市街中心,促成商业街的形成,在“庙宇”和“行象”的场域空间中增添了商业买卖成分。元明时期,庙会中宗教祭祀淡化而转变为物资交易市集。清代,有两种庙会,一种是抬佛像出游的“迎神赛会”,另一种是集宗教和游乐为一体的庙会。可见。庙会的传统结构是随着社会结构发展不断变迁的,经历了祭祀、传道、交易、娱乐等功能转型或复合并存。

庙会现今已成为一种民俗文化聚集的时空之地,民间百姓们欢庆的娱乐之所。民间庙会是一种特有的社会存在形式,作为一种民俗节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形式。随着庙宇的香火和人气旺盛,各类民俗歌舞活动就有展演空间场域,自然就能繁荣各类文艺类文化遗产。各地庙会形式以及与文化遗产融合的形式各异,如作为年节聚集的北京庙会(年会)、作为赏花之地和进香朝拜的华北花会、作为民歌赛歌之场的西北“花儿”等。

1.北京庙会:不同于乡村的庙会,已成为城市生活的新内容

北京庙会中的文化遗产涉及多类民间艺术,包含民间舞蹈,如高跷、秧歌、狮子舞等。秧歌是农业文化下人们辞旧迎新、休闲娱乐、祈福庆收的舞蹈动态;高跷是脚下踩着高台、扮演不同角色的歌舞活动,其形态多种多样,有塞外野性之美的玉泉营高跷、歌舞演故事的大狼垡高跷、京腔大韵的五斗斋高跷、幽默风趣的大松堡高跷等。狮子舞是源于甘肃武威一带《西凉伎》的遗存,经历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民间狮子舞不断衍变而形成的武舞形式。

现今的北京庙会类型主要以厂甸与龙潭两类为主,厂甸庙会是传统型庙会1,而龙潭庙会则是新式庙会。随着历史变迁,几经转型而形成现今的“文市”庙会,是有着浓郁京味文化特色的传统庙会形式。新式龙潭湖庙会的存在虽有30多年的历史,但相对于厂甸庙会来说较为年轻,这个庙会形式不同于乡村的庙会,充满着灵活性和城市的新生活力。

2.华北民间花会2:既有传统活动,也有新式活动

华北民间花会中的文艺类文化遗产主要指朝山进香的各类民俗文艺歌舞团体及其各种形式的会3。朝山进香是古时候体现民间信仰的特有风俗,产生于对佛道二教的信仰,信徒在特定时节去寺庙烧香敬神礼佛、求愿还愿。因此,花会最早也称为香会,以“香”为主要燃烧材料及香制衍生品进行交易。随之,在香會人气聚集之地,各类民俗歌舞活动成为配合商品销售的助兴形式4。香会有文会、武会之分,文会是当时各行业的会,如“面茶会”等,武会又分“门内”与“门外”。过去,因香会带有封建迷信之元素,故把香会改为花会,且花会有时参在庙会中进行表演,与庙会融合为一体。庙会与花会相互依存,庙会提供场地,而花会聚集人气。现今,有的地区以取鲜花之名,举办各类花卉展览,如洛阳牡丹花会。这类花会的内涵显然与传统花会完全不同,只是把花作为文创经济的一种形式。

花会的传统功能是作为朝拜进香献艺的聚集场所,花会既是一种民间朝山进香的盛会,也是指朝山进香的团体组织。现今花会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香道会的遗存,并融入庙会之中;二是鲜花之会。

3.西北“花儿”:民间演唱与文化旅游、商业展演相结合

“花儿”是西北独具特色的民歌,主要是指青海河湟花儿、甘肃洮岷花儿、河州花儿、宁夏花儿、关陇花儿及其相关的“花儿会”,如青海省民和县七里寺旅游区“花儿会”、甘肃临洮县六月六的“花儿”。以前,西北“花儿”多以赛歌会形式呈现,现今多以艺术节形式进行展演。

西北“花儿”的传统功能体现为自娱自乐的民间传唱。各地的“花儿”形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产生,形成了自身固定的唱法。每种“花儿”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如带有回族文化婉转特色的甘肃临洮县花儿,以及汉族文化字正腔圆特色的关陇花儿。

西北“花儿”的现代功能已然与文化旅游、商业展演和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满足市场需求、与文化产业开发相匹配的形式。

三、结语:文艺类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

上述不同的文艺类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场景或经济社会结构(如城市复兴、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庆庙会等)中,只有具备新的功能才有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价值。它们不仅在新的经济结构中找到了新的位置,形成了新的结构类型,而且在同类结构中还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功能类别。这些新结构、新功能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原生型”展演,它是把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展示出来,并未全部破坏这类文化遗产的原生形态。如在城市复兴中三坊七巷的闽剧、漳州系列“非遗”,在特色小镇中千户苗寨的芦笙舞、锦鸡舞、木鼓舞的原型态呈现,遂溪醒狮的狮舞艺术,在节日庆典中的各类庙会中的民间文艺的原型展示(如狮舞、高跷秧歌、龙舞)等。上述这些演出表面上看都是“原生型”展演,其实,它们所根植的经济结构已经不再是农业经济,而是新型的旅游经济或商业经济,它们的功能已不再是自娱自乐或当地居民的文艺活动,更多的是服务于游客的观看需求和商业需求。

第二种类型为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关联型”展演,它是把这类文化遗产进行段落式提炼,纳入主题内容之中,与其他段落要素结合构成完整形式。在城市复兴中的老舍茶馆中的“非遗”展演,如把京剧传统折子戏《扈家庄》、川剧变脸艺术用来作为老舍茶馆整场晚会的构成要素。

第三种类型为文艺类文化遗产的“碎片型”展演,它是把这类文化遗产进行元素化提炼,纳入主题内容之中,与其他元素结合构成完整形式。例如,文旅演艺实景剧《印象丽江》把各民族的歌舞文化遗产,提取与主题相关的典型动作,进行歌舞片段的编创,融合为一部关于丽江故事的歌舞实景剧。再如文旅演艺实景剧《康熙大典》把承德满族舞蹈和满族文化作为实景剧的编创素材,整合成文旅演出的一部分,来描述清朝帝皇的传奇。

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文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多元化,如在城市复兴、特色小镇、文旅演艺、节庆庙会等中均存在,从不同程度上传承着文艺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如在城市复兴中,京剧和川剧在老舍茶馆中出現了新型表演方式和新用途,闽剧、漳州“非遗”为三坊七巷的旅游业增光添彩;在特色小镇中,苗族原生态舞蹈艺术已成为西江千户苗寨中的文化亮点,狮舞助力遂溪发展成为醒狮文化特色小镇;在文旅演艺中,实景剧《康熙大典》使文旅演艺成为旅游景区“夜间经济”的主要消费板块,实景剧《印象丽江》让游客体验当地民族文化;在节庆庙会中,北京庙会不同于乡村的庙会,已成为城市生活的新内容;华北民间花会中的狮舞、龙舞、高跷等既有传统活动,也有新式活动;西北“花儿”作为民间演唱已与文化旅游、商业展演相结合。可见,文艺类文化遗产所依存于各类不同情境或经济社会结构之中,以原生型、关联型、碎片型的“结构—功能”不同形式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8.

[2] 费孝通.西部开发中的文化资源问题[J].文艺研究,2001(4):5-9.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10.

[4]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8.

[5]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6] 陆霓,张继焦.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1):159-165.

[7] 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

[责任编辑:丁浩芮]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on “Traditional-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Liu Lijun  Zhang Jijiao

Abstract: Cultural heritage is not only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inherited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social life. Using the method of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tim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inheriting the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urban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town, cultural and tourism-related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activities or temple fairs. They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the diverse value of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tructure-function forms such as original, associated or fragmented forms.

Key words: neoclassica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literary and art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modern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欢
功能分析现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宁波工程学院排课管理系统功能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