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的认知飞跃和国家目标模式研究

2021-08-16 04:59钟荣丙
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钟荣丙

[摘 要] 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扬,它的形成在认知上实现了发展观的质的飞跃,将“创新发展”从一条路径、一种战略升华为一种范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动力论、道路论、阶段论、方法论四个维度分析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并探索了创新发展理念的四种国家目标模式:以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阐明“中国之路”,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以科技创新占据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续造“中国奇迹”,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以制度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中国立场”,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以文化创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度,宣介“中国方案”,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创新发展理念;认知飞跃;国家目标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1)02-0039-12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又一次实现了发展观的质的飞跃,形成了新的发展范式,乃时势所趋、国运所系、民心所向。在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过程中,必然厘清其目标、区域践行路径和地方提质方略等,促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上下一心,既能合理职责分工,又能通力协作,将创新发展的实效全面展现在国家兴旺、地方腾飞和区域发展上。

创新发展理念产生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创新发展”之要领:以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阐明“中国之路”,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乃国之鸿志;以科技创新占据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续造“中国奇迹”,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乃国之利器;以制度创新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巩固“中国立场”,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乃国之重责;以文化创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度,宣介“中国方案”,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乃国之担当。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创新已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创新发展”也变为国内外学术界的高频关键词和研究新焦点[1]。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骤升,国内不少学者从理论、实践两个方向出发,探究了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学理价值、现实意义、实现途径、评价体系和政策设计等,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一)创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

赵建超(2017)[2]、王资博(2017)[3]认为创新发展理念是根据国内外局势的演化、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改变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提出的,具有系统性、继承性、科学性、战略性和人民性,并从新常态论、主体论、全面论和全局论四个维度阐释了创新发展的多领域开放式内涵,探明了创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上的深刻变革。张利珍、秦志龙(2015)[4]认为,从狭义上来看,创新发展主要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从广义上来看,创新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概念,包含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面向。

(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和时代意义

黄群慧、李晓华(2016)[5]和陈光林(2016)[6]、晏涛(2020)[7]认为创新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准确把握了时代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十三五”期间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必须坚守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保障。

(三)创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路径和落实方略

赵建超(2017)[2]、王资博(2017)[3]、季正聚(2016)[8]研究的践行路径和落实方略主要包括:从经济基础变革和上层建筑变革入手,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有机结合,功能优化、结构优化与环境优化辩证统一,目标效应、过程效应与结果效应高度一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宗旨和重要的价值取向,正视民间社会巨大的创新力,谋划好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人才支撑、机制保障和平台构建。

(四)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耦合和实证考究

陈永华(2017)[9]、徐群(2018)[10]、李飒(2018)[11]及张志元、周雪雪(2017)[12]认为创新发展理论紧扣时代特征,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能正确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卓越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制造业转型升级。郭宝(2019)[13]认为创新发展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应建立相匹配的耦合机制,并从耦合目标、耦合运行方向、耦合动力、耦合途径等方面研究了耦合误区和化解对策。岳园园(2019)[14]认为创新发展理念是河南省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创新发展理念下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在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激发第三产业创新活力,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学理突破,但仍然存在可供讨论和深化研究的空间。一是立意有待深化。将“创新发展理念”片面理解为一种发展手段或是一种发展路径,研究的侧重点没有从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转移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来。二是视野亟待加深。宏观部署和理论框架建构的“天线”高度不够,现有成果几乎没有涉足总体指引框架和总体性目标等,微观研究和实证考察的“地线”深度不够,地方政府可操作的践行路径和实效评价的研究很少。三是成果尚需集中。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分散,整体性不强,关联度不高,很难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二、創新发展理念的认知飞跃:从一种发展战略到一种发展新范式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发展”认知的两次飞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发展”从一种发展路径上升为一种发展战略,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换和阶段的提升,逐步解决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发展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提质;创新发展理念更是将“创新发展”从一种发展战略升华为一种发展新范式,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厘清了“创新发展”理论之维、方法之维和实践之维。

库恩认为,范式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共同接受的一组信念、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15]。从范式的角度考量,创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理论体系,涵盖了创新发展的动力论、道路论、阶段论、方法全面论等。

创新发展的动力论有两层含义:一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的创新意愿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社会基本矛盾的持续变化;二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机能,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高效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1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也在于此,其通过科技创新将知识和技术融入传统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提升产品与项目的品质和附加值,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17](见图1)。

创新发展道路论寓意着中国的创新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全面提升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接力和传承,在创新的接续发展中,把中国创新发展推上一个又一个更高阶段。在这条艰辛的特色创新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五个里程碑(见图2),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科技奇迹。

创新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基础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根据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同,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并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几个欧美发达国家具备了从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升级到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能力[18]。依据我国学者王海燕、郑秀梅(2017)[17]和胡海鹏、袁永、黎雅婷(2019)[19]设计的“创新发展”评价指标(如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对外技术依存度)和评价结果,及郭英远、张胜(2018)[20]研究的“创新发展”标志,笔者认为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效果明显,已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创新发展的全面论核心要义是在新理念下,创新发展必然具有方法全面性,动力源泉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见图3)。

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21]。理论创新是引领,旨在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的基础上,探索和把握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前瞻性的眼光引领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文化创新是本源,旨在铸就“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培育“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增强创新发展的凝聚力和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旨在通过加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力度,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是保障,旨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为释放创新激情和激发持续创新动力提供坚强后盾。

三、“中国追求”:创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目标模式

创新发展理念的形成和产生是问题导向、战略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指明了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和国家目标。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对外明确国家目标模式,对内寻求地方践行路径。创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目标模式指的是国家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四重维度,实现和达成其既定目标的程式与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创新发展理念中竭力谋划和寻求国家目标模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

(一)以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阐明“中国道路”,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得到很多赞许和认可的同时,也滋生了对中国发展的形形色色的误读和曲解[22]。可见,实践创新发展理论的国家目标模式之一,是以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阐明“中国之路”,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完善具有“中国风格”的特色话语体系,阐明“中国之路”,诠释“中国风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理有据有节地反驳“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理论和“中国责任论”非理性诉求。

1.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理论界应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解决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一些领域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难得的“时”和“势”,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掀起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高潮,多层次、多方面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3],不断传承、巩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扩大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理论创新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理论创新的经典成就,全面体现了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成果。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实现了中国基本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完成了数次历史性飞跃,走出了令人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批重大成果。新时代下,要进一步强化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中国建设、发展、改革、治理中的根本问题和重大决策,大力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

2.坚持不懈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深刻的理论创新而形成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围绕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自我革命、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展开的长期理论探索[24]。

理论创新是增强理论自信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竭动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刻研究中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全力促进中国特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创新发展[25]。二是以创新实践为基础,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提炼出一系列富有真知灼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6]。

(二)以科技创新占据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再创“中国奇迹”,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前沿科技和尖端技术硕果累累,中国已进入了科技大国行列。但由于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依然居高不下、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人均科技投入强度有待提高等,我国仍未实现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跨越。因此,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论的国家目标模式之二,是以科技创新占据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再创“中国奇迹”,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7]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中之重。

1.打造建设创新型国家升级版,夯实关键领域技术的创新基础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并努力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5%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指标。可以说,因达成原定的几项指标而建成的“创新型国家”层次还不够高,仍需要大力推进其升级发展。

第一,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和弘扬创新精神。全面领会“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矢志不移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想方设法增强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培植“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8]的创新价值观,培养敢为人先、独立思考的勇气和魄力,养成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习惯,铸造锐意革新、求真务实的意志和品质,树立追求卓越、誓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大力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思想,充分认识高素质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中的突出作用,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大变革,以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以精英教育、个性教育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奋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支撑。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生态体系。改革也是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2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7]”。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下功夫,持续推进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转变、科研院所所有制改革和现代制度建设、科技项目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新型创新联盟,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30]。

第四,持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厚植创新沃土。全民科学素质占比在10%以上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指标之一,如果全民科学素质没有提升一定高度,就难以建成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創新大军。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创新型国家相距甚远。科学普及工作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最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守“提升素质、促进创新”的工作目标,以青少年、农民、科技工作者、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常态化、科普目标益民化、科普手段信息化、科普内容精美化、科普基础设施利用高效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化等六大工程;时常开展“新中国创新成就科普展”“‘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展”“青少年优秀创新产品展”“惠民科技创新成果展”“创新引领未来作品展”等科普宣传活动,将科技成果展示给广大群众;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鼓励科学家和高端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科普活动,推动共享优质科普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创新自信,全力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植创新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

2.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加速关键领域技术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7]一项科技创新成果一定要经过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流程,实现创新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才能真正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和价值。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化程度都很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军工技术民用化迫在眉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化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工作,只不过仍然未能满足创新发展的紧迫需要。按照“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目标要求,应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总体目标,以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二是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更大力度、更切实际地出台科技发展、人才培育、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财税激励政策,鼓励地方政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和推动产业链配套建设;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督促各级地方政府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联盟和企业创新联盟,分领域、分行业建设高端专家库和信息库,大力发展技术服务、项目受理、政策咨询等方面中介机构;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培育和发展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健全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以制度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中国立场”,坚守社会主义阵地

这里所说的“中国立场”,是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现实的正确选择,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十几亿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改革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的伟大道路,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31]。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仍旧不易,面临的考验和危机仍然不少,中国的“社会主义伙伴”总体实力仍然很小,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带来的冲击仍然很大。第三,坚守社会主义制度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职责之一,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9000万名,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共产党党员群体,中国应该是最有实力和最具能力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的国家。因此,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论的国家目标模式之三,是以制度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中国立场”,坚守社会主义阵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沉痛代价取得的伟大成就。新中国70多年的砥砺前行,建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历史和现实证明,这一制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32]。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建起了包含“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根本优势在内的13个显著制度优势。正是有了这种内在的根本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才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各民族一律平等”等优势,并一步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3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生命力在于不断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是致力实现明确的社会理想的一种制度,也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制度,它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而且必须从我们追求的理想出发而接受批判。因此,未来在许多方面都不应是当下的持续,而是对当下更深刻的变革[34]。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35]可见,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制度改革创新。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宏观布局与微观聚焦

宏观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道路传承和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和基层推动、整体推进和循序展开、国内典范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一是以坚持党的集中领导为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最坚强后盾,党的领导制度不断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最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36]。二是以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标,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创新毫无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主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和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凝结和固化在制度创新中。三是强化顶层设计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准确把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辩证关系,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着力,在根本制度上坚持和巩固,在基本制度上完善和发展,在重要制度上填补空白[37]。

微观上,必须从“谁来推动、如何推动、推动落脚点在哪”三重维度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一是从创新主体上来看,既有党和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总体性、方向性的体制改革,又有基层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获得党和政府认同并推广的自下而上的机制创新[38]。二是從创新内容上来看,把握“全面深化”的根本要求,既要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改革创新全面落在实处,也要督促地方政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融会贯通到区域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提升驾驭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以文化创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度,宣介“中国方案”,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的“中国方案”,彰显着人类社会价值诉求的理性目标,旨在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39]。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令全世界赞赏和钦佩,中国倡议并带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极力主张建立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模式。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凝聚了中国文化智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饱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和文化”“合文化”和“同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生存观、“和平共处”的国际价值观、“天下大同”的社会发展观,文明共生、文化对话、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40]。

由于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拥有了世界共识和全球认同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遇到文化隔阂、文化偏见、文化冲突等挑战。因此,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国家目标模式之四,就是以文化创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度,宣介“中国方案”,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进路非常广阔:通过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拥有文化话语权、提升文化包容度、拓展文化交流域,以文化共识、文化趋同、文化互鉴、文化共荣推翻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优越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进而寻求聚同化异的人类共同价值,树立包容互惠的共同发展理念,构建公平合理的崭新国际秩序,建立平等共享的世界安全格局,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见图4)。

在文化共识中寻求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41]。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在加强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推进理论界、文艺界、企业界、传媒界、群团组织、民间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向全世界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追求,促进世界多元文化聚同化异,达成文化共识,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契通和互融,形成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共同价值拓展人类共同利益。

在文化趋同中树立包容互惠的共同发展理念。全球多元文化趋同化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相标识和内在表征[42]。要在创新中转变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念,加强与多种不同文化的沟通和对接,促进多种文化高度认同、和谐共生,共同走向交汇融通的升华,在互尊、互商、互通的文化理念中加快树立包容互惠的共同发展理念,以多元文化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在文化共荣中建立平等共享的和平共处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更是文化共同体。文化共荣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基础[43],也是建立平等共享的世界安全格局的保障。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包容力和国际传播力,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引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互通共荣,倡导各国一起致力建设一个长期和平、主权平等、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大同世界。多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高端文化峰会、论坛,积极主动吸纳不同文化的有益成分,带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共鉴共荣。

四、结语

创新发展理念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位置,彰显了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和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坚守和传承,也是中国特色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全国上下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霄宇,柴慧敏.国内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综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3):40-45.

[2] 赵建超.创新发展理念:一个解释框架[J].重庆社会科学,2017(2):104-110.

[3] 王资博.创新发展理念的三维意蕴论析[J].理论研究,2017(4):45-49.

[4] 张利珍,秦志龙.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3-88.

[5] 黄群慧,李晓华.创新发展理念:发展观的重大突破[J].经济管理,2016(11):1-10.

[6] 陈光林.“创新发展”理念的哲学思考及其意义[J].党建,2016(7):27-29.

[7] 晏涛.创新发展理念的产生、内涵和意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11.

[8] 季正聚.深入把握创新发展理念的三重维度[J].党政视野,2016(Z1):87-89.

[9] 陈永华.创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2):50-52.

[10] 徐群.创新发展理念下高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J].理论探讨,2018(9):33-37.

[11] 李飒.创新发展理念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5):89-91.

[12] 张志元,周雪雪.基于创新发展理念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长白学刊,2017(5):101-107.

[13] 郭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地方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106-111.

[14] 岳园园.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创新发展理念[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490-491.

[15]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16]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7] 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1-49.

[18] PORTER M.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0:55-56.

[19] 胡海鵬,袁永,黎雅婷.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内涵及评价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9(16):11-17.

[20] 郭英远,张胜.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标志[J].科技管理研究,2018(6):1-5.

[21]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22] 闫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N].内蒙古日报(汉),2018-05-21(9).

[23] 王怀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6):20-23.

[24] 陈培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力量[EB/OL].(2019-08-29)[2020-08-07].http://www.qstheory.cn/wp/2019-08/29/c_1124935459.htm.

[25] 劉辉.理论创新是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不竭动力[J].新长征,2018(5):8-9.

[26] 孙庆聚.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理论自信[N].人民政协报,2017-08-24(3).

[27]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2020-08-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28/c_1122901308.htm.

[28]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29] 王子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看习近平十大关键词[EB/OL].(2018-05-30)[2020-08-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5/30/c_1122908666.htm.

[30] 赵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良好创新生态[N].河北日报,2019-04-04(1).

[3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研究中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J].求是,2017(19):15-17.

[32] 杨建义.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N].中国教育报,2019-11-14(5).

[33] 杨金海.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N].经济日报,2019-12-26(12).

[34] 博格丹·苏霍多尔斯基,张笑夷,吕振.面向未来教育与传统教育学[J].学术交流,2019(9):5-11.

[3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7.

[36] 李妍妍.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领导制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59-61.

[37] 辛世俊,刘艳芳.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J].学习论坛,2020(2):5-9.

[38] 贾绘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特征[J].探索,2016(1):13-16.

[39] 周树春.以深入阐释新思想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J].求是,2019(21):67-73.

[40] 骆郁廷,张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21-25.

[41] 梅萍.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和”文化的承扬[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34-40.

[42] 项久雨,侯玉环.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三重意蕴[J].江淮论坛,2019(5):136-143.

[43] 吴喜.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8-133.

[责任编辑:李 妍]

Research on Cognitive Breakthrough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National Goal Models

Zhong Rongbing

Abstract: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s formation represents the qualitative change in cognition of development concept by upgrad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from a path and a strategy to a paradigm and establishes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anner from four different dimensions such as the motivation, path, phase and methodology. It also explores the four national goal model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Enhancing th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i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oretical innovation so as to clarify the “Chinese path” and break the monopoly of western political discourse; taking the technological high ground in key fields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continuously create the “Chinese miracle” and build China into a powerful n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consolidate “Chinas position” and stick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promoting the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ultural innovation to advocate the “Chinese approach”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cognitive breakthrough; national goal model;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