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摘要:白话文与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从学生对于两者的学习程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一个是简单易懂的“白话语言”,一个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两者融合共同教学也是当下语文教学中并不常见的教学方式。而本文笔者主要从白话文与文言文融合出发,提出融合的三个关键要素分别为朗读和感悟的融合、古文和白话的融合、传承和表达的融合,通过三个融合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更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
关键词:课文 古文 融合 教学
一、白话文与文言文融合教学发展及意义
五四运动奠定了白话文的地位,但是一直以来,文言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跟影响并未削减。著名文学美学家朱光潜就文言文价值曾在文章提起,其中《文学的趣味》里他这样写道:“在才置信语文时,对文言文颇有反感,后来经探索,觉得文言文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不少学者在提出文言文作为当下中国文化的认知途径,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学习,可见文言文的地位。
(一)文白对读发展
关于文学学习中,梁启超的《三十自述》以及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均有提到“只教经典,不教白话”。从上述可知文言文在文学学习中的地位,文言文的教学在五四运动之后,教学也变为由白话文阐述教学的阶段,方便学生理解,此时为基础阶段。课文与古文融合教学,课文中的“词”来源于“字”,而“字”来源于文言文,课文更便于学生理解,而学习古文更有助于提升学习课文的能力。早期的融合教学中,不难看出,课文与古文的融合大多再解释古文意思上,并未达到后期的融会贯通。而文白对读的转折主要是来源于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诵读”,2011年针对“文言文阅读”也由“诵读简易文言文”转变为“阅读简易文言文”,要求学习文言文不能要求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能自发的进行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此时的教师通过课文与古文融合,已经总结出串讲法、启发法、导读法等多多种教学模式,达到文言对读精练教学。
(二)文白对读教学意义
文言文晦涩难懂,而文白对读的教学意义主要可以从方面探究:第一是可提升语文素养,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文学知识储备并不丰富,文白对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更能在此阶段熟悉文言文的用词习惯,提升语文阅读思维。第二是培养语文情怀,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延展,文言文作为文化产物在学习时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操,文白对读不仅仅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更可让学生感受今古文学的冲击,在写作上可帮助学生扩展思维。综上,文白对读教学模式对于语文学习影响巨大,而笔者根据日常学习经验以及从教经验,发现朗读、感悟、听写、写作是两者融合的关键因素,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白话文与文言文教学融合案例解析
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教学要贯穿三个融合:1.朗读和感悟的融合;2.古文和白话的融合;3.传承和表达的融合;
(一)朗读和感悟的融合
朗读文章,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用心吐字,让读者和文本的心灵接触。特别是朗读小古文,会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思考,对话圣贤,感悟历史人物的情怀,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在其读音、词法、句法均与现代文相距甚远,因此按现代人朗读白话文的方法去诵读文言文,无疑缘木求鱼,还要结合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才能真正读好、读懂、读透。感悟主要是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把朗读课文与感悟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就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珍珠鸟》和小古文《鸟与人》,体会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相处、相互信赖的境界。还可以通过文白对读的方式,来学习《珍珠鸟》《鸟与人》者2篇课文。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基础上,可以安排任务:学生自读小古文《不绝其长》,交流自己读懂和困惑的地方。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让文字发出了声音,感悟唤醒了人内心的柔软,同样道理,诵读古文三百篇,不会作文也内行。而通过小古文的学习,其实已经唤起了学生对于人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稍加对比会发现,因为古文和课文的内容非常接近,在理解古文的时候,已经为理解课文做了准备,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古文和白话的融合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还表现在:文言文中往往是用单字来表示白话文中一个词语的意思;而有些字即使现在还用,其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白话文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普遍使用的文体,任何人都可以听得懂,这种白话文是五四运动前后才有的。文言文虽然现在已经成为“死语言”。但是由于它超越时代、超越方言的特性,它又是记录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工具,它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共存的。所以他又是“活语言”。比如在《珍珠鸟》教学,结合苏轼《东坡杂记》中的《人与鸟》,进行文白对读。同样的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自读《不绝其长》,交流自己读懂和困惑的地方,教师通过对读三种鸟、对读环境描写、对读作者的宠爱和鸟儿的信赖,来感悟语言的魅力,寻找古今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传承和表达的融合
语文的学习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传承思想,表情达意。语文教学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由言到意,就是理解和倾听的过程,第二件事情就是由意到言的过程,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珍珠鸟》和《只有一个地球》都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通过拓展小古文《鸟与人》和《不绝其长》,可知古人早就注意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了。可在《珍珠鸟》教学中渗透古文《鸟与人》,感悟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我到亲近我的过程,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相处、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现代文表达细腻逼真,小古文语言精练绝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珍珠鸟》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尾,《鸟与人》以“此无他,人之仁爱,信于异类也”结尾。古今不同两篇文章得表达,传承的目的殊途同归。而教师在比较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和《不绝其长》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寻找作者不同的观点,再感受文章的不同的表达方法。《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是呼吁人们保护好地球和资源,以及人类未来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绝其长》则是告诉人们人和自然怎样和谐相处。学习之后,在结合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發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写一写有关环境生态的倡议书。调查周边环境,结合数据,借助关键句,说出孩子们内心的呼吁。
以白话文教学为主渗透文言文内容,不仅需要有效选取合适古文扩展文本,更需要从课文的核心思想出发,选择适合的古文加以融合,并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题,融入关键要素,才能在教学中更深刻的表达出来。笔者呼吁从教者在学习以及教学上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黄健,杉本颂马.中国新文学抒情话语的价值建构[J].江汉论坛,2020(01):8591.
[2]高玉.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J].文艺理论研究,2019,39(05):5262.
[3]刘飞.打开文言文趣味教学之窗[J].阅读,2019(ZE):2729.
[4]刘冉.中学论辩类文言文的文与章元素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