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TPACK知识对教学影响的个案研究

2021-08-16 19:23高颖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课堂教学

高颖

摘   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TPACK为框架,基于对一名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典型课例,通过视频和个案研究,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的TPACK知识结构、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教师TPACK结构特征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联系。研究发现,TPACK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但TPACK知识是以PCK知识为主导的,即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念决定了课堂中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TPACK;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个案研究;视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4-0081-06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教学模式正经历着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学会利用技术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推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的高效整合。TPACK知识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研究立足于TPACK理论,运用视频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一名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希望通过对英语教师TPACK知识结构特征的分析,发现其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二、研究基础

1.国内外TPACK框架的研究现状

通过统计和梳理有关TPACK的文献,目前与其相关的研究可以概括为TPACK框架的构成研究、TPACK的测量研究、发展策略研究以及与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相结合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基于此次研究的需求,笔者着重梳理了TPACK构成、TPACK测量方法和英语教师的TPACK发展现状这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概念发端于Pierson的研究,2005年,Niess基于PCK理论,从整体上对TPACK 进行考虑,进而在宏观层面阐释了 TPACK 理论,提出了TPACK的四个核心要素。首次真正系统地提出TPACK概念的是与Niess同一时期的Mishra 和 Koehler,他们二人明确将技术加入了PCK的框架中,形成了TPACK(即TPCK)新框架,突出强调了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法之间的密切关联,并在2006年就TPACK框架中的七个元素进行了具体解释与定义。[1]当下,TPACK的概念逐渐精细化,国内外不少学者展开了具体的实例研究,进一步更加全面地阐述了TPACK的相关定义。

在关于TPACK测量方法的研究中,Koehler 和 Mishra等人进行了大量搜集、分析与整理,归纳了五类测量工具,即自我报告评价法、绩效评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并对每种评价方法的信效度进行了分析。[2]显然,TPACK知识的研究需要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等途径获取更为全面的证据。

关于英语教师的TPACK研究,文献显示: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教学,国内学者能够顺应TPACK与英语学科整合研究的趋势,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与英语教师有关的TPACK研究。经过统计可以发现,这类研究中大多是关于高校英语教师的研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英语教师TPACK知识水平的现状调查、TPACK知识结构特征与培养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很少有研究者将教师的TPACK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由此也证明了笔者开展此项研究的必要性。

2.英语学科TPACK知识

下面对英语教师的TPACK知识的组成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1)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就英语学科而言,主要包括了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技能知识(如听、说、读、写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当然还包括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英语思维、逻辑等。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学科内容知识而展开的。

(2)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适用于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它一般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那些教师应具备的与课堂有关的教与学过程、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方法等知识的综合。它可以指一切与教师教学有关的知识,例如与教学管理和评价有关的知识,此外还包括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法知识就表现为具备教学目标、课堂管理、评价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技术知识(Technology Knowledge)。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需要了解怎样操作某种技术,同时知道这种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并懂得如何将其高效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是英语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的技术基础。

(4)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懂得如何用技术来表征内容。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PPT动画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

(5)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和适当的教学策略实现最优教学的知识。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歌曲或動画与学生展开互动,并由此导入一节课的主题。

(6)学科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指“教师如何教授具体的学科知识”,即教师使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将学科内容知识重新组织与加工,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就课堂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活动,再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就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7)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针对英语这门学科而言,TPACK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定义为“英语教师整合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时所必需的知识”。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整合”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技术”即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展开教学,不仅符合教学规律和要求,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

三、研究问题、对象及方法

1.研究问题与对象

本文的研究问题基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背景,探究了小学英语教师特定的TPACK知识结构及其特征,分析了教师的TPACK知识是如何影响其课堂教学的。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笔者选取了实习期间的一名指导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个案研究。该教师某省重点师范大学毕业,教龄14年,教授小学英语,并且担任四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兼班主任,是一位典型的专业形成期的熟手教师。

2.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

(1)基于TPACK编码的结构分析

为了对教师教学视频中所体现出来的TPACK要素进行编码,此次研究选取Nvivo软件作为视频分析的工具,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TPACK的各构成要素的定义,参考借鉴了詹艺(2011)[3]、张艳蕊(2016)[4]、李雪情(2017)[5]、郑丹丹(2018)[6]制定的关于教师TPACK知识结构的不同编码规则,经过多次修改制定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TPACK表,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该编码规则只是进行编码的参照依据,在实际的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在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体现出来的TPACK各组成元素时,要把该教学行为放到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所以编码时要注意整体性和连贯性,从而使编码结果更加准确。

(2)基于iFIAS的课堂教学特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视频分析法的文献综述,选取了方海光等人在2012年提出的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iFIAS作为研究工具,[7]该编码系统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停顿或沉默、使用技术四大类,共 14 个项目,如表2所示。

(3)典型教学事件分析

所谓典型教学事件,是指在研究目的的指导下为了进行特定的分析所选取的课堂教学事件,它是在我们对教学事件进行具体的意义阐释过程中产生的。[8]通过典型事件分析,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挖掘其背后的教学知识。笔者针对这节课中的一部分教学环节,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教学事件,分析这些事件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从而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基于课例《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TPACK结构分析

在视频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分别统计了该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TPACK 各组成元素出现的频次与持续的时间,再结合具体的教学进程与TPACK各元素的不同含义,深入分析教师的TPACK结构及其特征。TPACK各组成要素频次统计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所体现的TPACK 各元素的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TPACK、PCK、PK与TCK、TPK、CK、TK。各元素所占时长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PACK、PCK、TCK、PK、TPK、CK、TK,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排序大致相同,如图2所示。上述数据表明,教师在这堂课的实施过程中,TPACK 所占时长最多,频率也最高。这说明,在当前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由于技术的普遍使用,基于技术整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知识保障。理论上说,CK是教师教学的基础,PK是实现教学的途径。数据中,CK和PK知识表现得较少,而PCK出现的次数,以及相对较长的持续时间都说明,单一的内容知识或者单一的教学法知识必须经过融合。尤其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由于其学科内容知识相对简单,更需要基于教学法知识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较为成熟的PCK知识,同时也体现出TPACK也是以PCK为统领的。

2.《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中的课堂教学特点分析

笔者针对iFAIS分析程序自动生成的数据表格、矩阵结果图(见图3)以及编码分析图(见图4)等,从课堂言语结构、教师言语倾向、师生情感氛围、教师提问类型、教学模式、技术应用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课堂言语结构

在iFAIS系统中,将教师的言语行为分为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两类,如表2所示,其中间接影响包括4类,直接影响共3类。在本案例中,教师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比率为71.43%,意味着本课堂中,教师倾向于间接控制和影响学生,用讲授、发指令等方式上课。

(2)教师言语倾向

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可以通过教师言语行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比率体现。表2中,1-3 项中教师接受学生感情、教师表扬或鼓励、教师采纳学生观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 6-7 是教师发出指令、教师批评或维护自身权威,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本案例中,教师语言行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为63%,教师言语比率为35.84%,学生言语比率为43.38%,有益于教学的沉寂为9.87%,这些数据表明这是不可多得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课堂。

(3)师生情感氛围

在iFAIS系统中,通过分析矩阵格中的相交区域可以判断师生的情感氛围,先前的研究者将其分为积极格和缺陷格,以此来具体地描述师生之间言语互动所体现的情感氛围。矩阵中1-3 行和 1-3 列相交区域称为积极格,落在此区域里的记录次数越多,师生情感氛围越融洽;相比之下,7-8 行与 6-7 列相交的区域称为缺陷格,若落在此区域里的记录次数越大,则说明师生情感氛围越隔阂。[7]如矩阵图所示,此次编码记录中,落在1-3行或1-3列的总数均为63,而落在积极格的总数为5,落在缺陷格的总数为1,比例为5∶1。矩阵图的11行和11列的总数为10,12行和12列的总数为152,由此可见该节课基本不存在无助于教学的混乱,教师与学生的言语行为大多体现为有助于教学的沉寂。该结果表明,在本节课上,师生关系情感氛围融洽,教师给学生的积极影响较多,注重體现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4)教师提问类型

课堂提问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iFAIS系统中,笔者统计了所提问题的数量和类型,重点分析了其中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比率。本节课中,教师所提问题的总量为52个,其中开放式问题为39个,封闭式问题的数量为13个。这说明该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提出一些开放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意识。观察矩阵图中的两个闭环:其中4-4、4-8、8-4、8-8 四个单元格所组成的闭环是指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回答,带有巩固和训练强化的目的;而3-3、3-9、9-3、9-9 四个单元格所组成的闭环则表示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带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这两个闭环对应的各自四个单元格数字的总和分别为92和379,说明该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方式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善于启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

(5)教学模式

矩阵数据显示,教师持续讲授时间的比率为20.91%,学生主动发言讨论的比率为42.99%,有益于教学的沉寂(笔者在编码时把它处理为学生自主思考或练习的时间)比率为9.87%,这显示出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及讨论时间远大于教师持续讲授时间。就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数据显示学生主动应答频次为221,被动应答频次为3,学生语言中学生主动说话比例为99.1%,由此可见该课堂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6)技术应用

技术的引入是iFAIS系统的创新之处,也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项考察。该课堂中,技术的使用多为教师呈现PPT、视频、音频、动画等讲解内容,比率大约为10.26%,且大多数情况与教师语言相结合,具体数据应该比10.26%大。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一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用技术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对该节课的课堂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是这节课的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对技术的使用以及采取的相关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此外,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教师给学生的积极影响较多,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TPACK知识与课堂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探讨教师的TPACK知识与课堂教学特点的关联性,即TPACK知识是如何打造出这样的课堂的。我们认为,教师的TPACK知识会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外化为一定的教学行为。因此,通过对反映典型教学行为的教学事件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其中的关联。

典型教学事件一:“Sound Time”

这是一段关于字母“f”的发音教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能够正确发出“[f]”,并能够说出含有该辅音的单词。

通过前一轮游戏环节中的主人公“Mr Fox”,教师以一句话“I am a Fox. I am four. I like fruit. I can play football.”转入关于字母“f”的语言讲解。该教师先利用视频向学生呈现了该字母的发音方法以及相应的语音示范,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和暂停在关键点进行强调,学生跟着视频进行发音模仿;在掌握了基本的发音后,学生需要根据相应的单词进行强化练习,该教师利用PPT呈现了一组单词,利用动画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先将单词编成句子,然后以“chant”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练习和展示;为了检测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易加互动技术”呈现了一个课堂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重复听文本并完成作业的提交。

可以看出,在展开字母“f”的发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正确的发音范例,再让学生以单词为载体进行练习,最后熟练地说出相关句子,这体现了该教师丰富的PCK知识。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师又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相应的技术,同时基于技术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示范、有效练习和教学反馈等方面。因此,在整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在技术的支持下,以自身的PCK知識为框架,有效地完成了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该环节中,课堂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且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较强。这些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法知识对教学行为的支配。也就是说,教师将自身的TPACK知识以特定的教学策略外化出来,从而作用于整个课堂,成为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

典型事件二:“Ability card”

这是该节课中另一个突出的片段,在这一教学事件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单词进行句型练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在句型练习的基础上,基于所给的案例,根据自身擅长的运动设计出属于自己的“能力卡”,并能够用段落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时已完成教师设计好的表格。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PPT向学生呈现了一组问答范例,再让学生进行同伴合作,根据自己所填的表格进行互动问答,然后邀请了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了相应的反馈。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段自我介绍,其中突出显示重点句型,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ability card”,完成相应的段落写作练习并通过“易加互动平台”进行上传,最后教师随机选取了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指出了其中的优点与不足。

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对话和动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点,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搭建完支架后,该教师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展开同伴之间的互动问答,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写作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基于以上练习自行展开创作;最后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相应的评价。这一整段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丰富的PCK知识,并且这一过程中不同技术的使用,均是在这种“支架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从课前的基于微课视频的个性化学习,到对话练习的情境创设,再到正式写作前的教学示范以及最后的写作过程中的教学反馈,这些都是教师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在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自身的TPACK知识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的使用使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提升了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并且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强。

可见在不同的教学事件中,教师基于自身的PCK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不同的技术,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特点凸显出来,由此推及开来,整个课堂就这样由一个又一个教学事件组织起来,而在不同的教学事件中教师又基于不同的技术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课堂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五、研究结论

1.教师的TPACK知识以PCK知识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即该教师丰富的PCK知识。基于此,教师在面临不同的教学情境时,会预设课堂需求,有的放矢地考虑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的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适时地选取不同的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从而巧妙完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可以发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念决定了课堂中技术的应用。

2.教師的TPACK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

从数据分析以及逻辑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TPACK知识在课堂中体现得最多,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并借助于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来。因此,TPACK知识本质上是对技术、学科知识、教学法等诸多因素的关系的一种灵活处理,通过基于三大因素的综合设计,支持教学的最优化。教师的 TPACK知识是影响其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以及课堂的特点都与教师的TPACK知识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Punya Mishra,Mattew J.Koehler.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knowledg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1017-1054.

[2]Koehler M J,Mishra P, Kereluik K, et al. The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ramework[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2014.

[3]詹艺.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张艳蕊.高中优秀英语教师TPACK结构与特征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5]李雪情.MOOC教师TPACK结构特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6]郑丹丹.基于TPACK框架下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8.

[7]方海光,高辰柱,陈佳.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09-113.

[8]邵成智.打破教师常规思维的“牢笼”——基于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35-37.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课堂教学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