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a,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b,坐右之器以欹c,或以之比德而自励d,或以之惩志而自警e,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f,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g,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樠h,为液,为瘿肿i,为樛屈j,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k,在季子则非l;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m,在曾子则过n。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樠、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o:“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p。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诚意伯文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a 谖草:亦作“萱草”,传说是一种使人忘忧的草。
b 环以象:即象牙环。《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c 欹:即欹器,古代一种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常置于座右以为戒。
d 比德:同心同德。
e 惩志:警戒,鉴戒。
f 柯:草木的枝茎。
g 大易:指《易经》。
h 樠(mán):渗出貌。
i 瘿肿:树木外部隆起像瘤子一样的东西。
j 樛屈:树木向下弯曲。
k 泰伯:又作太伯。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太伯和弟弟虞仲知道父亲想立小儿子季历为王,以便传位给季历之子昌。于是二人逃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昌就是周文王。文王卒,其子发立,遂克商而有天下。
l 季子:即季札。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他认为最小的儿子季札贤能,欲立他为王,但季札坚决辞让,于是立了长子诸樊。吴人被季札的德行所感动,坚持让他为王,季札乃“弃其室而耕”。后来,诸樊一直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遗训,将王位依次传给自己的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到季札手里,以实现父亲生前的遗愿。然而,等到哥哥将王位传给季札时,他再次拒绝,归隐而去。
m 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据《说苑》记载:子思居住在卫国,生活很困苦,穿着很薄的衣服,大半个月只吃了九顿饭。田子方听说了这件事,派人送给子思白狐皮制成的衣服,还说了一些理由。但子思不肯接受,说:“我听说与其胡乱送给别人东西,还不如把东西丢到沟里,我虽然贫困,但还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丢弃东西的沟壑。”这件事体现了君子固穷的理念和子思以死守节的决心。
n 曾子: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据《孔子家语》记载:有一次,曾子修整瓜地,不小心锄断了瓜苗,其父大怒,举起大木棒就打,曾子倒地,很久没醒。刚醒过来,他就向父亲请罪。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生气,告诉弟子:“曾经,舜的父亲轻轻打他,他就站在那里忍受,用大木棍打,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亲没有背上不义之名,而他自己也沒有失去为人子的孝心。如今曾参不顾自己的身体,父亲往死里打他,他也不躲避。如果真将他打死,就会陷其父于不义之中,相比于逃跑,哪个更不孝?”曾参听说了这些话,说:“我的罪过很大啊!”
o 《传》:指《礼记·中庸》。原文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p 裕如:本意是丰足,后用以形容从容而不费力。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是为了好玩。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将欹器放在座位右边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约束不良的想法,借以自警。这对于提高道德修养是有帮助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子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钻营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这种植物,外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像守住大节而不能使其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常常表现在形体上。因此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
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坚持原则又有才能但还没有开始施展,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些人真是有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经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顺畅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如果得不到中和之道,就会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有损其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而节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说,辞让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到死而不改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一定要看看怎样才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就会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这不就差得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会产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怎能是无意义的呢?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首段中,作者以古人种植兰草、谖草、白莲,以及用玉作为佩饰,于座位旁置欹器为取义象征,意在自警自励,并提出“进德修业”的目标。
随后,作者谈及黄中立植竹建亭,并将亭命名为“尚节”之事,意在引出竹子的品格,以映衬人的节操。
竹子枝干挺拔、修长,既有梅花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花翠色长存的高洁,故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又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甚多,像王徽之就说:“何可一日无此君邪!”苏东坡则说:“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黄中立和刘基更看重竹子的“节”。竹节象征着人的坚毅和骨气。作者所经历的元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风气大坏,所以他在文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既揭露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弊病,又表明自己以节立身的决心。接着,作者对“节”做出进一步论述,提出“节”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应该合乎中庸的标准,即应审时度势,立大节,重大义。最后,作者以“行前定则不困”加以总结,认为这是妥善处理和应对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全文,我们不仅领悟到作者立节重义的决心,也学习到了“行前定则不困”的处事方法。如此看来,刘基能够成就“韬略似孔明”的名臣业绩,是有原因的。(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