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萍
(东营胜利胜东医院,山东 东营 257055)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更是很多消化道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所以若想有效治疗慢性便秘,首先应明确其具体病因[1]。现阶段,临床对于慢性便秘的检查诊断主要是采用结肠镜检手段,而在行结肠镜检前必须先对患者做好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效果直接关系着结肠镜检能否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肠道准备指的是对肠道进行清洁,一般是采用泻剂来完成这项工作,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为一种容积性泻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肠道准备药物[3]。本文为观察评价聚乙二醇“1+2”口服法对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现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结肠镜检的慢性便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详情报道见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结肠镜检的慢性便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符合慢性便秘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结肠镜检的相关指征;③年龄在18~80周岁范围内;④知情同意本研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内镜治疗者;③无法经口进食者;④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临床资料不全者;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1~76(53.24±5.75)岁;B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2~75(52.54±6.38)岁;C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2~74(53.01±6.11)岁;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示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A组在镜检前日晚8点一次性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3000mL行肠道准备,即将3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国药准字H20030828)溶解于3000mL温水中,2h内口服完毕,于第二日早完成镜检。
B组在镜检当日早8点一次性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3000mL行肠道准备,即将3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国药准字H20030828)溶解于3000mL温水中,2h内口服完毕,于4~6h内完成镜检。
C组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即先在镜检前日晚8点将1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国药准字H20030828)溶解于1000mL温水中,1h内口服完毕;再在镜检当日早8点将2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国药准字H20030828)溶解于2000mL温水中,1h内口服完毕,于4~6h内完成镜检。
对3组的肠道准备效果、BBPS评分、睡眠干扰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
肠道准备效果:Ⅰ级为无粪渣或仅潴留微量清澈液体,视野非常清晰;Ⅱ级为有少量粪渣或潴留较大量清澈液体,视野比较清晰;Ⅲ级为有较多粪便或潴留较大量混浊粪便液体,视野模糊;肠道准备总有效率=(Ⅰ级数+Ⅱ级数)/总数×100.00%。
BBPS评分:即肠道清洁度Boston评分,包括盲肠和升结肠0~3分、横结肠和降结肠0~3分、直肠和乙状结肠0~3分,总分9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肠道清洁效果越好,一般6分以上即可达到肠道准备要求。
睡眠干扰情况:对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其主观睡眠干扰情况,按照干扰程度由轻到重分为完全无干扰、不明显、明显、很明显、非常明显5个等级,睡眠干扰率=(明显数+很明显数+非常明显数)/总数×100.00%。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3组的肠道准备总有效率示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肠道清洁Ⅰ级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详见表1。
表1 3组的肠道准备效果对比表[n(%)]
A组的BBPS评分为(7.21±0.85)分,B组的BBPS评分为(7.62±0.91)分,C组的BBPS评分为(8.63±1.12)分,比较3组的BBPS评分示C组显著高于A、B两组(H=5.125,P<0.05)。
比较3组的睡眠干扰率示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详见表2。
表2 3组的睡眠干扰情况对比表[n(%)]
A组有13例恶心、3例呕吐、15例腹胀、2例腹痛、0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66.00%;B组有19例恶心、4例呕吐、7例腹胀、1例腹痛、1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64.00%;C组有12例恶心、2例呕吐、2例腹胀、1例腹痛、1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36.00%;比较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示C组显著低于A、B两组(χ2=11.405,P<0.05)。
结肠镜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之一,通过结肠镜检可以比较准确地查明慢性便秘原因,判断是否为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4]。如今的结肠镜检技术和工具均已十分成熟,而且已经具备了无痛镜检的相关技术,能够让患者在更加舒适的状态下完成镜检[5]。但镜检前的肠道准备仍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基于此,若想实现高质量的结肠镜检,就必须先确保肠道准备的有效性。
在临床上,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作为肠道准备的药物进行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容积性泻药,其药品为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水溶液的味道微咸,易被接受[6-7]。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无水硫酸钠、碳酸氢钠以及氯化钠和氯化钾等,该药可通过增加肠道体液成分而促进肠蠕动,进而引起水样的腹泻[8]。患者在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通常可于4h内产生腹泻反应,从而实现快速清洁肠道的目的[9]。经科学研究表明,聚乙二醇4000的渗透活性以及电解质的浓度,均不会影响到离子或水的吸收与排出,因此大量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并不会导致液体或电解质的平衡发生明显改变[10]。在不良反应方面,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虽然也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饱胀感,少见的有呕吐、腹痛、肛门不适等,个别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流鼻涕、皮炎、荨麻疹等与过敏性反应有关的不良反应,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偶尔可能会出现食道穿孔、贲门撕裂出血、肺水肿、心跳骤停、胸部X线蝴蝶样浸润等较严重不良反应,但从总体上来说,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且大多数均为轻症反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11-12]。但需注意,由于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前1h口服的其他药物可能会因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药效反应而被从消化道冲走,从而影响到机体对该药的吸收,因此在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前1h不宜口服其他药物[13]。此外,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能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孕妇,老年患者应用该药则要遵医嘱使用以保证安全[14]。
不过,经大量临床实践经验表明,不同用药方式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具有不同影响,所以若想取得更好的肠道准备效果,还需选择更合理的用药方式[15]。临床在镜检肠道准备中,常采取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镜检前日晚8点一次性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3000mL行肠道准备,2h内口服完毕,于第二日早完成镜检;第二种是在镜检当日早8点一次性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3000mL行肠道准备,2h内口服完毕,于4~6h内完成镜检;第三种是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即先在镜检前日晚8点将1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于1000mL温水中,1h内口服完毕,再在镜检当日早8点将2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于2000mL温水中,1h内口服完毕,于4~6h内完成镜检。这三种方法虽然都能够达到肠道准备目的,但所取得的肠道准备效果各有差异,因此,临床有必要通过开展对照试验来了解具体哪种方法的效果最佳。
根据本文结果进行分析:首先,A组的肠道清洁Ⅰ级率为22.00%、总有效率为86.00%,B组的肠道清洁Ⅰ级率为24.00%、总有效率为88.00%,C组的肠道清洁Ⅰ级率为52.00%、总有效率为92.00%,比较3组的肠道准备总有效率示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肠道清洁Ⅰ级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所得到的肠道清洁效果更好。其次,A组的BBPS评分为(7.21±0.85)分,B组的BBPS评分为(7.62±0.91)分,C组的BBPS评分为(8.63±1.12)分,比较3组的BBPS评分示C组显著高于A、B两组(H=5.125,P<0.05);由此可见,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可使肠道准备更加充分。再则,A组的睡眠干扰率为38.00%,B组的睡眠干扰率为44.00%,C组的睡眠干扰率为20.00%,比较3组的睡眠干扰率示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相对较轻。最后,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00%,B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4.00%,C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00%,比较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示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相对不易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对慢性便秘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采用聚乙二醇“1+2”口服法行肠道准备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该方法对患者的睡眠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