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兰,李健,原旭辉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再师范化是指师范院校在综合化发展后,为解决去师范化等现实困难,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富内涵的新师范教育的转型。在新时代,再师范化是对话语方式的重新探讨,再师范化意味着要发展一种比传统教育更高质量的新的师范教育,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自主创新型教师则是再师范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师范教育的基本前提[1]。
在再师范化背景下,国家深入教学改革和推动教育创新,积极推进师范院校完善再师范化下的体制机制,号召师范院校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师范教育传统的同时,积极应对新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对基础教育领域带来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新教学方法、新教育组织形式等挑战。师范院校想要发展更高质量的师范教育,则需从传统型师范生培养转向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生培养[2]。新时代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则需与时俱进,要求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实践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三字一话”技能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成为合格准教师的重点,但是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后,“去师范化”现象凸显,对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训练呈现出不断弱化甚至缺失的趋向。“三字一话”专业技能培养的忽视,大多师范生未能真正掌握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导致在书写“三字”时出现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标点符号不正确等情况,写字板书时出现板书设计杂乱无章、字迹潦草、书写错误等现象;在说普通话时大多数师范生由于地域差异的影响,普通话不标准,存在方言发音严重、发音错误、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现象[3]。加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普及,从而使得“三字一话”被现代多媒体所代替,例如师范生在进行说课、讲课训练时,大多选择使用PPT展示板书,播放朗读音频、视频等教学方式,体现了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处于被挤压的状态,更加使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趋于弱化。
1.师范院校综合发展削弱了“三字一话”技能的中心地位
据统计,在全国47所师范院校中,有15所(31.9%)师范大学,有26所(55.3%)综合性大学,有6所(12.8%)综合性师范大学。可见真正具有师范的正规血统的大学只勉强占到三成。师范院校办学上的综合化是导致去师范化的重要原因。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在减少,而非师范专业却愈加强盛,这不仅降低了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培养教师的主业地位,表明单一培养教师技能逐渐边缘化,教师技能不再是师范院校培养的中心。加之师范院校学科的内部融合度不够,从本质上讲,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学科体系,也与其服务基础教育的职能相矛盾,最终导致教师教育技能质量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因此作为教师技能中心地位的“三字一话”也随之得不到重视。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挤压了“三字一话”等传统教师教育技能的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多媒体为传播媒介,以现代化教学工具为教学手段,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技术[4]。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师范生说课、讲课网络化、多媒体化、应用模式多样化,但冲击了师范生“三字一话”、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传统教育技能的发展。例如师范生在板书时,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代替板书来展示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大多师范生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但却忽视了传统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三字一话”等传统教师教育技能的发展空间从而被现代教育技术挤压[5]。
3.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中断了“三字一话”技能训练的连续性
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以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等为主的相关课程是师范院校的常规课程。据了解,“三字一话”课程在师范院校课程设计中一般开设在大一上半学期,共17周,每周有2个课时,大致34课时。师范院校开设“三字一话”课程一般以理论知识为主,技能训练为辅,大多师范生技能基础薄弱,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同时掌握三项书写技能和一项普通话技能,学习效果可以说是水过鸭背[6]。同时,随着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强化,“三字一话”专业课程被文化课程或非专业课程所替代。在师范生技能训练过程中,师范院校为了开设其他文化课程或非专业课程,挤压了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时间,导致技能效率低下。“三字一话”课程课时少,训练过程不持续,课程设置上没有重视培养师范生运用知识的技巧和创新能力,从而导致“三字一话”等技能训练被迫中断,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4.“三字一话”技能课程专业师资力量较为匮乏
阻碍师范院校“三字一话”技能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三字一话”课程师资的匮乏。我国师范院校书法和普通话专业教师数量较为短缺,教学质量总体偏低,制约了“三字一话”专业技能的发展。随着师范院校的综合性发展,师范生招生人数增多,而“三字一话”教师引进力度不够,一些师范院校的“三字一话”课程的教师由其他非专业课程的教师兼任,大多数教师主教文化课程,“三字一话”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实践经验少,“三字一话”技能教学基本上是“单兵作战”[7]。师资的不足使得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训练只能以自练为主,而长时间对“三字一话”技能教学的懈怠,师范生技能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5.“三字一话”课程考评机制不尽合理
大多数师范院校“三字一话”技能考核方式仍比较传统,“三字一话”课程考评机制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据了解,在师范院校课程考核设置中,“三字一话”课程一般属于考查科目,考核多数采取一次性考核(个别高校增加期中考试),通常以课堂结课的形式考核。考核时以作业的方式或者现场简单“三字”书写、普通话朗读等来进行考核,集中考核结束后,师范生技能训练也就结束了。“三字一话”课程这样的考核方式必然导致一些师范生在技能学习中具有“敷衍了事”的心态,不能真正地掌握教学技能,“三字一话”基本技能训练得不到实际性的效果。
6.“三字一话”等技能训练场地设备不完善
由于资金缺乏,很多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技能实训场地相当紧缺。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都比较多,仅有的几间技能实训室根本就无法顾全师范生平时技能训练的需求。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书法实训室、教师教育技术综合技能训练室、心理学实验室等教师技能训练场地是很多师范院校都缺乏的。大多数师范院校“三字一话”技能训练场地传统,技能训练硬件设备短缺、落后,也没有足够的“三字一话”训练场地供师范生进行训练,大多以自练为主,且多功能书写技能实训专用桌、书法技能和普通话技能实训室内电子白板、临摹展示台、教师配备专用书桌和书写工具等设备还不够完善,没有完善的设备进行训练。
师范院校综合性的加强是“三字一话”在技能体系中的地位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全面振兴新时代教师教育,主要在于师范院校,尤其在于师范院校重视再师范化下的“三字一话”技能体系的地位。
1.制定“三字一话”技能培养体系
“三字一话”技能培养体系是师范院校培养优秀师范生的一个重要枢纽。师范生未来的教学质量如何首先看其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及普通话是否标准。师范院校应从再师范化的师范专业分析入手,以师范生核心专业技能为导向,科学制定“三字一话”技能培养体系,形成有明确教学目标、有新时代特色的“三字一话”课程体系,加快技能型教师培养。
2.完善“三字一话”技能培养管理方案
制定统一的技能训练管理方案是为了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教师技能管理体系能够正常运行。师范院校应及时发现“三字一话”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找出具体解决方法,完善技能培养管理方案,加强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训练的日常管理,建立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规范性。
3.营造“三字一话”技能训练文化氛围
“三字一话”技能训练质量受到一定文化熏陶的影响,师范院校可通过书法展览、邀请书法家到学校开展有关书法的知识讲座,不断完善训练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应措施,提供足够的专门的写字课教室,不断提升训练质量,让师范生真正受益。师范院校还可开展师范生文化艺术节,以“写汉字,说汉语”等为主题,进行师范生比赛和展览,从中挑选出技能拔尖的优秀师范生参加省、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以激发师范生练字、练普通话的兴趣和激情。这些相关活动要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活动的举办要放在课程完成之后,这样才会营造浓厚的“三字一话”文化氛围,提高“三字一话”课程的教学质量。
师范生从事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就是“三字一话”。再师范化背景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三字一话”技能受到冲击,但“三字一话”仍是不可缺少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传授知识的本领,还要有更强的汉字书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重审“三字一话”技能在新时代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三字一话”始终贯彻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新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需要有质的飞跃。因此师范生校应重新审视在再师范背景下的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应将“三字一话”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发挥“三字一话”在新时代教学中作用,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教学效果。
2.树立“三字一话”技能时代观以应对再师范化挑战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教学工具的多样化仍无法代替教师教育主体地位。师范院校要以提高教师岗位实际能力为目的,牢固练就师范生扎实的基本功。在新时代仍需教匠精神,师范生应将“三字一话”技能训练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应对再师范化对“三字一话”提出的挑战。在书写训练方面,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书写规范字,提高写字速度;在普通话方面,普通话应达到二级水平,掌握汉语的字音、字形、字义,规范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三字一话”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三字一话”课程考评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向多元化转变。
1.“三字一话”考评注重师范生训练的过程
根据师范生“三字一话”基础薄弱具体问题分析,结合师范生“三字一话”的训练程度、进步幅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并将课堂书写“三笔字”和练习普通话的上课态度及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为“三字一话”考评的参考,在师范生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提升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的方法。
2.建立科学的“三字一话”课程考核体制
课程考核是检验师范生技能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师范院校可通过建立长期科学的“三字一话”考核体制,把日常学习过程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依据书法学习和普通话学习的自身规律,考核过程应分阶段考核,把考核期限延长至三或四年,为师范生“三字一话”技能的掌握提供有力的保证[8]。
3.其他课程考评重视“三字一话”技能质量
其他课程课后作业和考核应重视“三笔字”书写质量。无论是课上作业、课下作业、考核都需要达书写质量,如未达到书写要求的将与期末成绩挂钩,每位同学平时成绩占30%,每隔一周打一次分数,如果最后平均平时成绩为60分,则视为平时成绩不合格,达到70分以上,则视为合格。在这样严格考评标准下学生必然会重视“三笔字一话”技能的训练,避免出现不达标现象[9]。
高度专业化技能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主力军,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支撑师范院校进行再师范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再师范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组建“三字一话”专业训练指导团
师范院校可通过开展各项师范技能训练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规范地训练培养“三字一话”专业教师,然后再组建师范生书写训练指导团、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团、现代教育技术训练指导团、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团等,重点培训其掌握辅导方法,提高指导效果,增强技能师资力量,以保证基本功训练能有效地指导师范生。
2.培养或引进“三字一话”师资
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提供机会给“三字一话”任课教师到专门的“三字一话”院校或机构进行书法培训,提高书写教学水平,培养书法专业教师。同时可以聘请其他学校的专业人士,也可以尝试邀请社会上专业技能娴熟的专业人士,乃至整个专业培训机构到师范院校中面向师范生进行任教等。
良好的书写技能和较高的普通话水平是师范生必备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如今再师范化背景下师范院校“三字一话”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技能提升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扎实学识的新型优秀教师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