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靖
目前,钢琴演奏技巧主要分为:“基础身体技巧”和“基础练习技巧”。在“基础身体技巧”中,主要包含“手腕技巧”与“手指技巧”。在“基础练习技巧”中,主要涉及“指法技巧”与“读谱技巧”。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具体内涵、具体风格,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钢琴演奏技巧,突出音乐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可以说,“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加强音乐表现力,演奏者不能忽视钢琴演奏技巧,要从技巧上寻求突破与创新。
钢琴演奏者在正式演出中,双手动作要灵活、力度要合适,要与周围的器乐配合起来,连整个身体的起伏,也要符合音乐作品的风格,这些都属于钢琴演奏技巧范畴。而手部动作、身体反应,这些看似很自然的演奏技巧,其实需要大量、长期的专业训练。许多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都是从几岁开始练习,经历极其艰苦的训练过程,才能驾驭一些有难度的钢琴作品[1],获得一些成绩。
举例来说,在《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中,主要描绘的意境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美好。为了突显这种“生机勃勃”,钢琴演奏者要掌握成熟的演奏技巧,尤其是“手指技巧”和“节拍技巧”,才能通过钢琴演奏,呈现出林中百鸟一起鸣叫的音乐效果,带给观众强烈的触动。
“音乐表现力”指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通过“声音大小”、“声音强弱”、“声音变化”等,传递某种特殊意义,进行情感表达和互动。进入现代化社会,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途径越来越多。这其中,“音乐”属于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表达形式[2]。通过音乐传递情感、思想,不仅可以化解语言上的障碍,还可以带给人艺术层面的熏陶。
欣赏一场钢琴演出时,观众之所以会受到触动,与音乐表现力有很大关系。比如说,对于《白毛女》这部钢琴作品,每一个音符都能牵动观众的心,让观众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情境中,为“喜儿”这个人物担忧、悲伤。但在实际演出中,基于不同演奏者的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有些钢琴演奏者技巧比较好,表现力会更强一些。而有些钢琴演奏者技巧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很好地带动观众。
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情感比较热烈的钢琴作品。在情感非常热烈的钢琴作品中,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整体影响,尤为明显。比如说,通过灵活的手部技巧,钢琴演奏者可以表现出“欢快”、“奔放”、“洒脱”的情感,生动诠释情感比较热烈的钢琴作品;另一方面,情感比较低沉的钢琴作品。演奏情感比较低沉的钢琴作品时,演奏者可以通过力度的控制,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这种“低沉”,让观众快速进入到作品意境[3]。这也是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综合能力的反映。当观众被钢琴演出深深感染时,自然而然会产生欣赏。这种“欣赏”,主要是对钢琴演奏者高超技能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是对钢琴演奏者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第二,对细节处理的反映。演奏一部钢琴作品时,演奏者对于技巧的处理,不是一条直线,需要有起伏、分层次[4]。当观众感受到强烈的音乐表现力时,说明演奏者善于处理细节,可以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整体起伏与层次。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要注意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整体性”、“协调性”。具体来说:一方面,整体性。无论是钢琴演奏技巧,还是音乐表现力,都属于钢琴演出中的一部分,观众不会割裂地看待这两个部分。基于此,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要相互促进,共同成就精彩的钢琴演出。这体现两者的“整体性”特征;另一方面,协调性。针对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演奏者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演奏技巧。也就是说,钢琴演奏技巧要契合音乐表现力,两者要相互协调,有一种“彼此成就”的艺术理念。这体现两者的“协调性”特征[5]。
1、手腕技巧。一方面,在钢琴演出中,通过正确的手腕技巧,可以改变手臂的支撑点、重心,减轻手腕部位承受的压力。手腕部位的压力减弱后,演奏者可以灵活控制手指,提高指尖触键速度。由于指尖触键速度不同,产生的音乐效果也会不同,可以直接影响最终的音乐表现力;另一方面,合理运用手腕技巧之后,钢琴演奏者的臂部肌肉与关节之间,处于一种非常“紧绷”的状态[6]。基于这种紧绷感,演奏者可以很好地控制手指,做出一系列“连续”、“精密”的指尖动作,演奏出高难度钢琴作品。
2、手指技巧。一方面,手指技巧围绕手指变化展开,在钢琴演出中,演奏者要控制好手指的“摆动力度”、“摆动幅度”,让手指灵活地接触琴键,表现出钢琴作品中的不同音符、不同调性。总体来说,手指要“灵活调节”、“转换速度快”,主动地驾驭每一个钢琴键,而不是被动、迟缓地适应钢琴键;另一方面,运用手指技巧时,钢琴演奏者要注意“分析”[7]。比如说,认真分析不同手指之间的“配合”、“切换效率”、“触键顺序”等,掌握手指对琴键的按压幅度,并协调手腕部位,使手腕部位适应手指触键的顺序。
1、指法技巧。第一,在钢琴技巧练习中,指法练习是基础,演奏者要通过扎实的指法练习,打好演奏基础。比如说,钢琴演奏者要掌握调节音调的方法,妥善处理各个音阶之间的内在关系。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者还要深入分析,了解在不同音阶中,如何区分“和弦”、“琶音”的正确弹奏幅度。掌握好调音技巧、关键性调式之后,演奏者才能顺利开启下一阶段的练习[8];第二,进行指法练习时,钢琴演奏者要主动接触多样化训练资源,通过不同类型的训练资源,提高手指的灵活性。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训练资源的选择,要注意“难度循序渐进”。比如说,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情况,逐步增加训练难度,选择难度越来越高的训练曲目。
2、读谱技巧。第一,正式演奏钢琴作品之前,演奏者通常要熟悉曲谱、做好曲谱方面的准备工作。因此,在钢琴演奏日常训练中,读谱技巧非常重要。演奏者要通过合理训练,提升自己的读谱技巧。在读谱训练中,演奏者要特别注意“节奏”、“休止符”、“音符”、“调性”等因素,在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钢琴作品整体风格、情感、思想,将钢琴作品淋漓尽致地演奏出来;第二,在正式的钢琴演出中,演奏者要保持一定读谱速度,掌握快速读谱的技巧。那么,钢琴演奏者如何提高自己的读谱速度?比如说,钢琴演奏者要坚持长期、专业的读谱训练,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曲谱,提高自己对曲谱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让自己看到曲谱后,有一种“条件反射”的熟悉感,马上做出反应,真正实现“快速读谱”、“准确读谱”。
要想进一步提升钢琴演奏质量、音乐表现力,首先要把握住钢琴作品的真正内涵。对钢琴作品内涵的深入理解,可以从“作品背景”、“创作者”展开。具体来说:一方面,了解作品背景。正式演出之前,演奏者要提前了解钢琴作品。比如说,“搜集与钢琴作品相关的各种资料”,“观看与钢琴作品有联系的影视作品”,“虚心请教对钢琴作品有研究的专业人士”,逐步加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钢琴演奏技巧,使“演奏技巧”契合“作品内涵”;另一方面,了解创作者。在钢琴创作领域,每一位创作者的个人风格都不同。演奏者拿到一个钢琴作品后,可以先认真了解创作者。比如说,创作者所处的年代、家庭经历、教育经历、情感经历、主要观点、创作风格等,这些因素都与创作者紧密关联,可以透露创作者的个人理念、艺术追求。基于这些了解,演奏者可以快速抓住钢琴作品的真正内涵,进行精准化诠释。
在比较重大的钢琴演出中,如果演奏者心理素质太弱,很难正常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第一,熟悉曲谱。在正式演出之前,钢琴演奏者要认真熟悉曲谱,提高自己的读谱速度,避免在正式演出中出现曲谱方面的问题;第二,熟悉场地。钢琴演奏者之所以会感到紧张、焦虑,与陌生的环境有一定关系。这种陌生,让钢琴演奏者感到“不确定”、“不自信”。在钢琴演出之前,演奏者可以参观场地,或者,进行彩排,提前熟悉自己的表演环境,消除内心的陌生感,让自己自信起来,轻松地迎接演出;第三,熟悉技巧。掌握扎实的演奏技巧之后,钢琴演奏者可以少一点焦虑,多一份自信。尤其在正式演出之前,钢琴演奏者要进行集中性的“演奏技巧强化训练”,实现技巧层面的“驾轻就熟”。通过“演奏技巧强化训练”,演奏者的身体状态也会“活跃”起来,逐渐进入到一个适合演出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演奏者认为自己能力很好,在正式演出之前不进行强化训练。这种过于骄傲的心态,不利于演奏者保持较高演奏水平。
关于钢琴演奏质量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专业的技巧训练。开展钢琴演奏技巧训练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完善:(1)制定训练计划。开启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之前,演奏者要制定系统化的“训练计划”。比如说,明确训练目标、训练范围、训练时间等,进行有计划的技巧训练。关于计划的制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要符合演奏者个人实际接受能力;(2)养成记录、总结习惯。在钢琴演奏技巧训练过程中,针对自己不懂的弧线、记号等,演奏者要养成及时记录、总结的习惯。这样一来,在后续的技巧训练中,演奏者可以区分重难点,并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记录问题之后,演奏者可以寻求相关人士的帮助,不会带着疑虑盲目训练;(3)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钢琴演奏者在技巧层面的学习、探索,不能安于现状,要有一定进取心,自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比如说,对于钢琴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技巧,演奏者要主动学习、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钢琴演奏技巧。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钢琴演奏质量与音乐表现力,需要注意:(1)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2)增强演奏者心理素质;(3)不断提升钢琴演奏技巧。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者还要秉持“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学习新技巧、巩固新技巧,全面提升个人音乐素质。现阶段,有些钢琴演奏者为了获取眼前利益,盲目参加各种各样的商演,严重影响个人学习与提升。作为新时期的钢琴演奏者,要提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即使拥有比较成熟的演奏技巧,也不能得意忘形,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