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多
储望华是杰出的澳籍华裔作曲家,一生致力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代表作有:《江南情景组曲》、《筝箫引》、《“茉莉花”幻想曲》等。他在创作中,选取民族曲调,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使作品更具有中国民族化风格,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储望华的一生创作了多首钢琴改编曲,早期代表作如《翻身的日子》、《二泉映月》、《南海小哨兵》、《中国民歌八首》等,《茉莉花幻想曲》相比与其几十年前所作的改编曲,更注入时代特色,织体和声更为丰满,曲式结构新颖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择笔者以其创作的《“茉莉花”幻想曲》作为音乐文本,展开分析。
民歌往往是作曲家创作的重要素材,在中国的钢琴作品中,常以传唱度较高的民歌作为素材,以民族调式作为基础,融合西方作曲技法创编而成。2003年,华裔青年钢琴家陈巍岭在墨尔本的演出对储望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随后彻夜长谈了这部具有着浓厚中国风格的作品,于是定下了新作品的主题《“茉莉花”幻想曲》,储望华创作完成后,将乐谱传送给演奏家陈巍岭,由其在悉尼音乐学院进行首演,这部作品进入了大众视野。
在《“茉莉花”幻想曲》这部作品中,储望华运用多彩的和声语言和细致独特的乐曲结构,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五声性音调结合,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由于《“茉莉花”幻想曲》作品的体裁采用了西方体裁形式进行创作,因此笔者首先根据《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对幻想曲这一体裁进行介绍。其次《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在我国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版本,因此笔者也对其主题来源也进行简要的分析。
“Fantasia,A term adopted in the Renaissance for an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 whoseform and invention spring ‘solely from the fantasy and skill of the authorwho created it’(Luis de Milán, 1535–6)……”①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对解释说明道:“这一体裁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路易斯·德米兰解释为:指一种器乐作品的形式和创作,完全来源于创作它的作者的幻想和技巧。从16世纪至19世纪幻想曲的创作一直保留着作曲家的主观想法,因此这种体裁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特征会较为自由。”幻想曲的一个本质是它不受任何影响,音乐家可以自由地运用他所获得的任何灵感。
16世纪晚期,幻想曲在意大利不断发展,逐步成为对位技巧的试金石;一系列的赋格片段可以通过一个主题的重现而统一起来,或者一个完整的乐章可以从一个主题或主题情结中形成。17世纪的幻想曲多用复调模仿手法,自由发展主题。18世纪幻想曲的主要特征则是:节奏的自由,延伸到不使用小节线;调性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与16世纪和17世纪一样,18世纪的许多幻想曲很容易采用舞曲、前奏曲、随想曲、发明、变奏曲、托卡塔、奏鸣曲的形式进行创作。19世纪作曲家对幻想曲这一体裁的创作,则开始自由发挥现成的主题;在幻想曲中综合各种音乐曲式和体裁的因素,超越了键盘小品的维度。
由此笔者对幻想曲的特点进行总结:其具有即兴性,曲式较为自由,可根据作曲家的意愿综合各种曲式;其次是标题性,作曲家根据所选主题,再进行自由的发挥;最后是变奏性,根据主题的展开,进行不断地想象、变化、发展。
《茉莉花》作为我国的一首民歌,产生于明末清初,最早用工尺谱来记载,又称“双叠翠”、“鲜花调”,后来由于每个地区的传唱不同,在全国多个地区有着将近四五十种不一样曲调的《茉莉花》,比较知名的有江苏版、陕西版和东北版等。其中,江苏民歌流传最广,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家何仿收集整理的。
而茉莉花的旋律传入西方,则是记载于1793年,英国学者约翰·巴罗所著的《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之中。书中第六章提及了茉莉花的旋律。
根据我国音乐理论家钱仁康先生考证,《茉莉花》是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1926年米兰斯卡拉剧院上演的歌剧《图兰朵》中,出现了这首中国民歌。歌剧《图兰朵》中《茉莉花》旋律的选用则是依据于巴罗的《中国游记》中记载的旋律(Moo-lee-wha)而写成。
在储望华的《“茉莉花”幻想曲》中,引子后出现的主题(9—16小节)是源于外国记载的《茉莉花》旋律,在左手声部,为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共出现3次(包含再现),在曲中储望华将江苏版《茉莉花》作为第二主题进行了使用(57-60小节)。第二主题在全曲仅出现一次,保留了传统风格。整体来看,储望华《“茉莉花”幻想曲》在主题选择上选用了流传最广的江苏版《茉莉花》曲调,延续借鉴了外国记载并应用于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主题旋律,既保留了传统的民族风格,又借鉴融合了西方元素。
储望华在《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改编》一文中提到:作品“在布局上,力克‘即兴性’,力求‘逻辑性’,使乐曲在内容情绪的表达上,有一个始由、初呈、延续、进展、转折、高潮、回落、再现、回味等段落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这首作品不能以传统的曲式类型加以概括和定性,具有自身结构的独特性,作品综合运用回旋、变奏、三部性的三个原则,带有引子与尾声,共形成六部分的结构,即引子—A—B—A¹—C—A²—A—尾声。
从曲式分析来谈作品,共分三层,首先从宏观上来看,作品的引子、主题A、连接段B部分构成了三部性原则的第一部分,变奏A¹与华彩段和变奏A²构成中部,再现A段与尾声构成了再现部,这体现作品运用的三部性原则;在微观结构六个部分中,A、变奏A¹、变奏A²体现出传统曲式中的变奏性原则;A、插部B、A¹、插部C、A²体现出作品的回旋性原则。
引子部分:在钢琴的高音区表现出《莱莉花》的旋律主音,为后来的主题作出预示,前6个小节,保持着同样的轮廓,第6—8小节大量了运用了表现中国传统特色的二度音程。
主题A部分:在左手部分第一次呈示了作品主题,右手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以平稳、收拢的方式的讲故事,主题并未进行变化。
插部B(连接段):是作品经过主题呈现后,稍有幻想气质的体现,是前段主题情绪上的积累和延续。这一部分采用了复节奏“三对二”的演奏方式,左右手几乎全部都采用反向形式的双音进行,和声以连续的四度叠置为主。
变奏A¹部分:是主题的变奏,从小节一开始就恢复原有的速度,将旋律放在右手的高音声部,以陈述性为主,旋律的线条逐渐明朗。
插部C(华彩段):是第二个具有幻想意义的段落,即兴的演奏使这部分情绪得以释放。这一部分由于形式更加复杂,采用了复节奏对位的形式,乐曲在这一部分,速度与力度得以变化,和声以二、四、五度音程为主。
变奏A²段:这一部分使华彩段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多层次的织体带来了更广阔的音乐空间,并在这部分使乐曲的出现的两个主题进行融合。
再现A段是对主题A部分的完整重复,笔者就不再过多赘述。
尾声部分:回归了引子部分的旋律主音,使整首乐曲首尾呼应。从整个的构思布局,符合着起、承、转、合的中国乐曲作曲布局。
在十二平均律中,二度是两个音的最小距离,二度音程效果非常紧张,极不协和。在陈怡的论文《储望华钢琴独奏<茉莉花>技法与演奏研究》中分析,该曲在引子部分主要模仿了古筝这一乐器的演奏,用二度音程亦能比较形象的表达其独特的韵味。
作者大量运用二度音程来模仿中国的民族乐器所特有的音响效果,大大加强浓郁的民族特色。例如在第9小节—第12小节中,这些二度音程配以五连音的节奏在钢琴的高音区进行演奏,来衬托左手的主题旋律,上下形成对比,凸显了和声色彩。
四度叠置的和弦,是在纯四度和声音程基础上形成的,不同于省略三音的五声性和弦,具有独立的和弦意义。四度叠置结构是指把若干个纯四度音程叠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和弦结构,和弦的组成音一般不超过四个。这种四度结构的和弦在音响色彩上体现了中国民族传统乐器琵琶、笙的音响特点,极具浓厚的民族韵味,应用较为广泛。在储望华的《“茉莉花”幻想曲》插部B段中就出现大量使用四度叠置的和声手法,在乐曲23小节至28小节中,这一部分是作品第一次稍有幻想气质的段落,以连续的四度叠置和弦加以少量的三度叠置和弦在高声部配合使用,低声部采用富有动力的三连音的节奏型,与高声部的固定节奏形成对比,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用于描绘“花瓣飘落”的动态场景。
高叠和弦是指由五个不同音,按三度排列起来的九和弦及再往上叠置的和弦。这一和弦由其不协和性,多展现丰富的和声色彩,因此多用于印象派作曲家使用。为使得西方调性体系与中国五声性体系更好的融合,中国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多主张在作品中运用高度叠置的和弦,这对于中国民族风格较浓的旋律,更容易于适应,且更能弥补旋律中存在的和声力度不足的弱点。
作曲家储望华在《“茉莉花”幻想曲》的华彩段落,第48小节开始,运用了这一手法,这段完全游离于《荣莉花》曲调的片段,也是作品第二个具有幻想意义的段落,凸显幻想曲体裁作品的即兴性。他将三度高叠的九和弦、十一和弦的转位形式分解成单音,采取和弦分解的进行方式,以六连音、十一连音将音符串联起来,高低起伏,加以左手七连音的复节奏对位,错落有序,丰富了和声的色彩性。
乐曲开头的引子部分,左手大量使用波音,右手则是以装饰音开头,再奏出旋律主音构成的旋律线条,给听众一种拉开帷幕的感受。在主题A段中,第9小节至12小节,左手用于演奏《荣莉花》的主题旋律,依旧使用波音,右手则是连续的五连音,左手与右手旋律相互映衬。这里的五连音音区都比较高,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也凸显了“荣莉花”清新淡雅的印象。
本文以储望华于2003年所作的《“茉莉花”幻想曲》为音乐文本,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得出作品自身独特的结构特点。作品带有一定的变奏、回旋、三部性原则,并有引子与尾声构成,首尾呼应。在作品的和声分析上,发现作品大量使用二度音程、四度叠置和弦、三度高叠分解和弦与装饰音,具有着中西合璧的和声特色,这些和声配置既体现了作品浓厚的民族风味,又凸显了乐曲的主题内容。以上的作品分析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笔者不断聆听音乐,不断加强和声知识的学习,丰富对乐谱的认识,以便得出更多的感悟。■
注释:
①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