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茹 伊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在中国,乒乓球作为一项广受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乒乓球的竞赛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更新变化,本文就是以乒乓球运动竞赛的新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乒乓球运动的理论体系,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乒乓球运动的一个特点。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编写的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包含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的理论内容[2]。自然辩证法是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生活而且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是人类社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科学理论,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
乒乓球竞赛,是一场以运动竞赛为基础的大规模的球类体育竞技项目,可分为淘汰赛和循环赛两种,比赛以11分为一局,个人单项赛事一般采用七局四胜,团体赛是五局三胜。通过查阅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相关资料,概括出对乒乓球竞赛规则的解释是促进乒乓球运动实践和竞赛理论的枢纽,是一种特殊的比赛规范,是以技术和道德规则为基础的导向,人为设定的游戏规则。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竞赛的变化具有阶段性,同时世界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性,维持着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乒乓球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缓慢的低谷时期,处于瓶颈期会做出新的突破与改进,都是对乒乓球竞赛创新变化的一次发展。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适宜现代生活的方式也会被改变。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有跌宕起伏的时期,也有趋于稳定的时期,经过了一系列的复杂发展历程,正是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发展也是曲折向前的。人们也在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使自身与外界环境相适应[3]。
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方面分析,乒乓球竞赛一系列的改变是部分与整体统一的不断完善,部分包含有球、球拍、球台、球网、服装、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整体是对这些单个因素和多个因素的融合并延伸,而不是简单地将部分所拥有的这些因素简单相加。乒乓球运动竞赛的规则是人为规定的,国家出台了关于乒乓球的竞赛规则为满足竞赛运动员的需要。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保证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稳定有序进行,必须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对乒乓球竞赛的改变与发展。
1.小球变大球
乒乓球由原来的小球改为大球,由实心软球变为空心硬球,重量由原来的3.5g增加到3.7g,体积从38mm改为40mm再增大到了40+mm,球的颜色有白、橙两种。赛璐珞乒乓球由于存在安全隐患,便在伦敦奥运会后被禁用,取代赛璐珞乒乓球的新材料乒乓球在国际乒联比赛中被运动员们广泛使用。乒乓球体积的增大,使得速度和旋转性能都会下降,要求运动员有更高的力量素质。
2.球拍的变化
从原来的运动员可使用海绵球拍到现在必须使用覆盖正反胶胶皮的球拍拍面,而且胶皮与海绵的总厚度要小于或等于4mm,胶皮厚度小于或等于2mm。不能为白色的球拍边缘包边,也不能明显反光,由原来的球拍两只要在为不同颜色变为两面的颜色必须一面为黑一面为鲜红色。球拍必须为木质底板,厚度至少有85%的天然木料,将正胶胶粒高与直径比由1.3改为1.1。
3.球台的演变
球台从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长4尺8寸到现在长2.74m,宽1.525m,离地面76cm。国际规定乒乓球台应由坚实木料制作,每张球台比赛场地的长为14m,宽是7m,高为4m。球台边缘有2cm宽的白线,台面的中间位置会有一条3mm宽的白线,把台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半边的一部分包括中线。
4.球网的新变化
球网是由网、网柱和支架组成,垂直于台面并将台面分成大小一样的左右两部分,球网高度由原来的17cm降低为15.25cm,球网的宽度是1830mm。网柱台面必须与网紧贴,在各大国际比赛中要求网应是柔软的,呈暗绿色。网顶的白边宽度小于或等于15mm,网眼规定为正方形,边长为7.5-12.5mm,网柱直径小于或等于22mm。
1.裁判员的权利
运动员有责任让裁判员看清发球,挡住裁判员视线时予以警告,再次挡住,则判接球对方得1分,裁判员对发球合理性质疑时,可出示蓝牌警告,主、副裁判员都可以判发球不合法,副裁判员协助主裁判员,改名为裁判助理。
2.教练员的变化
教练员员由原先只能在比赛结束交换方位或者规定休息时才能指导运动员,到现在可在任何休息时间或允许暂停时间时对运动员进行指导,允许教练员在一分钟之间进行场外指导。
3.对运动员的要求
原来15岁以下的运动员在国籍改变后,必须3年以后才能代表新的国家参加乒乓球比赛,而运动员只要没有代表过原来国家参加过比赛,便可在1年后参加比赛。正式比赛时运动员的人名不要求背后必须印有名字,从不遵守这项规定的运动员被警告或处罚变为直接取消比赛资格,不再进行警告。双打比赛同队的搭档可以穿着不同品牌的衣服,要求颜色必须一样。从原来的每个协会可由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改为最多只能有3位运动员参加比赛。
1.采用11分制
乒乓球由原来的21分制改成11分制,缩短到了比赛时间,但是分值的减少,使运动员对比赛更加专注,每一分都是至关重要的,对运动员技术的要求更高。比赛时长的缩短,要求运动员迅速进入比赛的状态,节奏加快,观众观看比赛的精力也更为集中。
2.无遮挡发球
为了迷惑对手准确判断来球的方向,发球者都会对发球技术动作进行隐藏,为发球抢攻创造条件,制造直接发球得分的机会。改为无遮挡发球后,接球方便判断来球的旋转,不断提高击球技术,增加接球的次数,提高比赛的开放性,减少了运动员对发球技术的依赖。
3.竞赛时间要求
一场五局三胜的单打乒乓球比赛限制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变为每局比赛限定15分钟。除三、四局外的其他各局间运动员可休息时间不超过1分钟,第三、四局之间可以有2分钟的调整休息时间。男子团体赛由原来九场五胜制改为五场三胜制的赛制,单打团体赛改成七局四胜制,一局比赛持续10分钟仍还未结束,赛制要求执行轮换发球法。
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发展是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乒乓球运动竞赛正符合了联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又会对后代人体育运动思想产生了启蒙作用。从人员、器材和赛制的变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需求。国家要支持和不断发展乒乓球竞赛,不断创新乒乓球竞赛的规则,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乒乓球运动竞赛也是不断克服旧的、过时的东西,形成了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任何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的不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断发展中促进乒乓球的可持续发展。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主要是器材和赛制的创新,发展创新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事物发展到同一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乒乓球竞赛的新变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运动员自身技战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从而形成量的变化。乒乓球技术动作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被新的技战术所取代,产生质的变化。乒乓球竞赛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基础的量变引起质的变化,旧质被新量所替换,新量又引起新质的变化,形成了新的质量互相变化。总之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一定量的积累到发生质变,表明了乒乓球竞赛运动发展过程的形式。
乒乓球竞赛运动符合人们对社会文化教育和娱乐的需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这种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推动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乒乓球运动竞赛提供物质基础和竞赛环境。我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使乒乓球运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推动乒乓球的创新。
乒乓球从21分一局改为11分一局,每两分换发球,若一局比赛持续10分钟还未结束,立即执行轮换发球法,这些规则的变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立统一是自然界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是事物本身发现的动力源泉。乒乓球大小的变化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体现,重量的增加使乒乓球旋转和速度变大,减小运动员击球的难度,可以增加每分球的回合数。在乒乓球比赛中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完成每个技术要点得分,要处理好技术和战术之间的矛盾。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相互竞争,既要有相应的进攻,又有相应的防守,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灵敏反应,突出了攻与守的矛盾,即相互对立的,又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自然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地将自然辩证法理论运用到乒乓球运动竞赛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乒乓球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自然辩证法的矛盾与发展,可以解决乒乓球竞赛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运动员技战术的竞技能力,以安全的锻炼方式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自然辩证法不仅可以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指导着乒乓球竞技运动,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的价值理论。通过制定竞技规则和丰富理论知识,引领乒乓球有正确的方针和发展目标,将会为乒乓球带来积极的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乒乓球竞技运动发展的动力源泉,乒乓球运动技术和规则离不开自然辩证法的指导,将自然辩证法运用于乒乓球竞赛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辩证地看待乒乓球竞赛运动的新变化,不断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水平,保证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进步,共同促进乒乓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