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员会党校,江苏南京 211500)
乡风民俗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只有经济发展,但却没有文化进步,则是不完善的,只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实现同步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实现真正的繁荣。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影响,文化传承通常不被社会大众所重视,相关文化意蕴在大众内心逐渐淡薄,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借助民俗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在研究乡风民俗对于文化传承影响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文化是什么以及民俗是什么。文化涉及满足人类基础生存需求,即衣食住行为目的物质文化层面,是对人和人彼此关系进行科学处理的制度文化层,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社会经济制度等。长期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心态文化层,比如审美情趣、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等。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拥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行为文化层。而狭义层面文化内涵则是集中于精神创造活动与结果。
民俗属于文化传统生存和传播的基础载体,也是在广义文化层面中最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行为文化,而任何民俗都和生存文化环境存在密切联系,需要拥有特定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其意义价值。尽管部分乡风民俗事项于全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不同表现形式,但相关演绎都带有强烈地域特征和民族性,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地区和国家处世态度、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而民即全民,是相关地区或国家所有人,和性别、职业、年龄之间没有太大关系。俗即约定俗成的内容,即人们于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和自觉遵守的思维模式、道德伦理、行为规范,民俗也是民间文化中拥有模式性、传承性和集体性现象,主要通过心理影响、行为示范和口耳相传等方法进行传承和扩布。
乡风民俗文化主要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区域居民作为基础载体,于乡村内广泛流传,通过区域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模式。而乡风民俗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所用实际行动和口头语言作为基础传播工具。
民俗即一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生活民众创造出来的行为、民俗、物质等非官方非正式形式传承下来的全民共享风俗习惯,也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统称。在民俗文化分类方面,各个国家、学者所用分类方法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民俗事项具体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第一是口头民俗,是通过口头语言方法进行传播的民俗事项。细化还可以将其分成三类,分别是叙事民俗,通过散文叙事方式传达民俗事项,具体涵盖民间故事、传说和深化;俗语民俗,通过口头短语或简单几句话以及部分描述性词汇传播相应的民俗事项,包括打招呼用语、祝词、誓言、咒语、绕口令、谜语、谚语等;音韵民俗,是按照音乐伴奏、韵律、节奏等语言方式传播的民俗,包括民间音乐、游戏歌谣、口头史诗、故事歌、民谣、民歌等。第二是风俗民俗,主要是通过传统习惯和风俗传播的民俗内容,具体涵盖民间信仰、民间节日、游戏、具有一定意义的姿势和手势、民间戏剧、民间舞蹈、迷信、仪式活动和民间医药等。第三是物质民俗,主要是通过有形的、实质的物质形式传播的各种民俗事项,比如包括民间交通商贸、民间饮食、民间服饰、民间建筑、民间美术等内容。乡风民俗文化中同样涵盖了口头民俗、民俗风俗、物质民俗等内容。但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形态等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涵盖当地农村广大群众普遍认同的家庭宗族、社会组织模式、节日庆祝活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属于人类文化学科、社会学、民俗学等,乡风民俗文化不但是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源泉,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不但蕴含着深厚文化意蕴,同时还包括独具历史价值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针对当下全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想互相碰撞,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国家持续发展要求下,针对社会文化的多样化活动态势,需要主动、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支持。
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属于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种角度分析民俗就像是文化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中的节日、礼仪、风俗、生产工具、服饰、住房等民俗事项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而来,也会对人民日常生活产生反作用。民俗文化中所涵盖的审美情趣、认识模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交往行为规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于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部分社区在建筑规划中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城镇居民的生活习俗越来越趋于单一化。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文化建设内容,合理保留乡风民俗,有助于避免审美趋同问题,创建特色城市文化。而乡风民俗保留也能够体现各地文化特色。不同地域都拥有不同乡风民俗,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包括传统节日、清明祭祖、丰收庆典等仪式活动,还有唱戏、对歌、赛龙舟、龙狮舞等娱乐活动,以及石刻、木雕、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俗活动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乡风民俗是在我国特色农耕文明土壤中孕育而生,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积极开发各种优秀乡风民俗,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敬老尊贤、诚信友爱、邻里团结、重诺守信、家庭和睦、乐于奉献等精神文化涵养着每一位中国人,成为我们一代代中国人秉承的价值观念。
同时,乡风民俗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拥有良好的商业属性。在文化建设中,乡风民俗越来越与科技、旅游、创意等相融合,可以形成独具优势的民俗文化产业。许多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乡风民俗文化产业的壮大带动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地区依托特色民俗文化吸收外来投资,发展乡风民俗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文化建设领域起引领性作用的关键抓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文化渗透来遏制中国发展,部分反华势力通过网络、书籍、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来宣扬价值观或错误言论,稍有不慎就会对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思想的混乱,轻则腐化群众团结和睦性,重则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因此,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民俗文化,通过友爱互助、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念维系群众团结稳定,有效应对各种外来文化或错误思潮的侵蚀。
在乡风民俗中通常保留下人们审美情操,比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代表着中华民族友好和谐、团结和睦的精神;而端午龙舟赛的威武能够体现出中国人拼搏不止、自强不息的铮铮傲骨;热闹的春节、祭祖怀乡的清明节都蕴含着爱国爱民、与人为善、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的传统品德;许多节日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共鸣。通过乡风民俗能够更好传承传统文化,帮助人们准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维持区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乡风民俗具有陋俗良俗共存的特征。在乡风民俗中也不可避免存在某些落后文化,比如看病求神灵、出门问吉凶、经商拜财神、凡事看风水等迷信活动,这些也是我们需要抵制和扬弃的。在文化传承中,需要针对乡风民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提取乡风民俗文化精华,去除文化糟粕,抛弃各种不良风俗和风气,促进文化顺利传承、创新,改善不良风俗习惯。
在乡风民俗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组织能力强、专业业务熟悉、素质过硬的文艺活动队伍。积极开展各种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其中。为此需要不断扩大民俗队伍建设力度,合理培养专业艺术人员,形成相对稳定的基层文艺骨干队伍;要强化文化业务管理、指导和培训,发挥出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唤醒区域文化活力,合理巩固发展区域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地区群众需求,不断建设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当前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难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场地维护力度不够,难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广泛需求。为此应该结合群众需求,积极创建文化活动站、图书馆、服务中心、技术培训班等公共活动场所,为传承弘扬优秀乡风民俗奠定基础。
文化发展始终不变的便是创新,创新是乡风民俗的发展源泉。为此应该不断创新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形式。针对不同的文化群体,设置不同的文化活动。例如,适应农民和农村生活需求,形成有利于人民广泛参与的大众娱乐、大众体育和大众文化,比如将民俗文化融入健身操、广场舞、秧歌、腰鼓当中,让普通老百姓轻松地了解乡风民俗;适应青少年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剪纸、画画、歌舞等活动,把各地的乡风民俗事项融入作品当中,使广大青少年熟悉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从小就耳濡目染,内化于心。通过这些形式,增强广大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全面弘扬发展乡风民俗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抵制陈规陋习,形成良好风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乡风民俗资源的全面利用开发,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持续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