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李鹏涛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受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常会出现课堂“意外”,导致实验结论的推导出现偏差。此时,教师是“紧急刹车”,让课堂重回正轨,还是强抛结论,让学生接受相应知识;教师是“由因利导”,让意外成为新的资源,还是“听之任之”,让课堂“按部就班”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辩证分析了“意外”折射出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辩证地引导学生在泛科学观的引领下,深入发展学生思维,调整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 课堂意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习得知识、获取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不断升华。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学生认知、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实验往往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那么,实验教学中“意外”是如何造成的?
一、小学科学实验出现“意外”的原因
1.实验材料制约
小学科学备课就是备有结构的材料,所以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关键。但是,许多学校的实验材料配备不全,再加上教材的更替,导致现有教材和实验室的仪器之间出现不配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选择材料时往往会陷入尴尬局面。如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的材料只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特别是许多自制的材料在精确性上存在问题。一堂实验课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选得好,可以让实验更简单直观;实验材料选得不好,甚至会影响整个实验的进程。
2.小组合作不到位
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实验员、记录员、材料员和汇报员等分工看似明确,但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实验效率不高,实验结果容易出现意外。
如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部分要求小组的四个成员分别担任计时员、操作员、发令员及记录员,实验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很重要,每一次实验都要求四位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小插曲,都会导致实验失败,而这正是学生实验薄弱的地方。
3.实验流程不规范
实验是否有效和实验方法息息相关。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些实验,即使学生完全按照教材描述的方法來操作,实验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时,热在不同物体中的传递能力不同,传热速度最快的是铜,热导率为401W/mK,然后是铝,热导率为237W/mK,最后是铁,热导率为60W/mK。笔者将三者同时放在酒精盒上燃烧,实验的结果却与预想不同,有时是铝传热快,有时是铜传热快,甚至出现了铁传热快的极端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酒精盒内的酒精在燃烧时,外焰在微风的作用下,会左右移动,导致实验数据与理论不同。由此可见,实验流程不规范,会导致结果不同。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强与弱》时,教师会通过敲击音叉,看小泡沫球振动的幅度,让学生得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的科学概念。由于学生敲击音叉的位置不同,往往会造成实验现象出现偏差。由此看来,有效方法才能得出有效结论。
二、有效处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意外”的方法
如何有效处理实验教学中的“意外”,让“意外”成为课堂教学新的起点,生成“意外”的精彩呢?
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溶解,往往会用“化了、融化”等词语形容溶解现象。实际上,在科学中,“溶解”“融化”和“熔化”这三个词的意思完全不相同,如果学生提问三个词的不同之处,教师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准备,就很可能让“意外”发生。“融化”常指冰雪化成水;火字旁的“熔化”则指由于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物质变化的一种类型,它需要加热升温,所以是火字旁的熔;三点水的“溶解”,有时也说成“溶化”,狭义上指的是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小分子,均匀分布在液体中的过程,需要液体的参与,所以是三点水旁的“溶”。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出现此类失误,是由于教师对科学概念的把握不准确,造成学生理解的概念与实际的科学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产生了混淆。教师要想更好地掌握概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学参考书,或者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多多探讨、交流,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更重要的是,把握科学概念的背后,需要大量科学知识的支撑,所以教师拓宽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是本质之道。
三、积极先行,有备无患
在实验操作课上,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促进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详细的准备和预实验。教师应在课前仔细备课,深入了解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亲自做好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不要想当然地带领学生去获得书本、教学参考书上描写的实验现象,不然面对一些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时,可能会措手不及。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时,学生需要观察冰融化后的直观现象,即冰融化成水之后体积变小,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都能观察到。但在课堂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冰刚开始融化的时候,学生能够观察到冰中有小气泡冒出水面,书本和教学参考书上都没有提到这个现象,这些小气泡便成了这节课的小“意外”。其实,这些气泡是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因为温度的降低导致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溢出,与冰块凝固在了一起。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前进行预实验是十分必要的。
在提前准备预实验时,教师应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提示、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等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无准备的实验,以便使实验顺利进行,观察到预计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促使实验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让“意外”成为课堂教学新的起点,生成“意外”的精彩。
四、尊重理解,顺学而导
在每一次的科学课堂上,总会有学生在了解实验要求后,依然我行我素,不按照要求操作实验,导致实验现象和结果与其他小组相差很大。这时,教师应找出并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探寻这些问题和行为背后的意义。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时,最开始的小实验是请学生做一个纸拱桥,并用垫圈测试纸拱桥的承重能力,笔者在演示了如何做纸拱桥之后,再请学生自行做一个纸拱桥,并测试其承重能力。结果,其他小组发现纸拱桥能承受0个或1个垫圈,而有一个小组能够承受6个垫圈之多,与预期的结果相差甚大。请这个小组展示的时候,笔者发现因为他们没有仔细听要求,将纸弯折之后再去做拱桥,拱桥的厚度增加了,所以承重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这个意外的发生加深了学生对厚度增加能夠提高承重能力的理解。在课堂结束前,笔者总结了本课关于拱形能够增加承重能力的原因,还将偶然发现的“意外”变成了本课学习中的 “意外之喜”。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现,实现真实的民主,让这样的课堂“意外”转变成意外之喜,又不以偏概全地只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重视路途中的小插曲,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到“意外”的发生,还应该反思它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有效处理这个“意外”,使得“意外”焕发出新的生机,引领学生更好地探究学习。此外,教师在自身知识、实验材料、设计等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还要针对实验中的小插曲、实验现象的意外发现等,做好相应的处理,实事求是,将实验导向正确的过程,肯定学生新的发现,促使学生形成共识,让“意外”成为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燕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2]林晓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
[3]王岚,李文刚.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
[4]康蕊.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11).
[5]刘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遭遇“意外”的应变[J].教学与管理,2018(11).
[6]邢春飞.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