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2021-08-13 10:26杨星宇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纪录片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地位的不断提高,BBC对中国题材的选择发生了重要变化。从2001年的纪录片《战栗东方》到2016年的《中国新年》再到2020年的《杜甫》,BBC有关中国的纪录片逐渐从单一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及自然风貌变为讲述中国风俗文化。BBC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形象构建、画面呈现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新”的特征,同时,有关转向带来了新的影像文化生态,即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他国题材的纪录片,在他者视域下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融合。本文以《中国新年》《杜甫》两部纪录片为例,探索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关键词:形象建构;文化融合;纪录片;BBC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近年来,为获取中国广大的市场,BBC(英国广播公司)对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尤其以《中国新年》《杜甫》最为明显,在这两部纪录片中,西方主流媒体摒弃了一直以来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风俗的尊重和关注。这两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艺术手段方面进行了创新表达,以形象建构、画面内容、传播方式等最为显著。

1 中国形象的构建

早期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以历史变迁、社会经济、自然风貌三种题材为主,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按照历史事件或历史进程向英国受众讲述中国历史人物、自然景观、稀有动物等。这些纪录片都是从浅层讲述中国的事件和物象,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中国新年》《杜甫》开始,BBC逐渐注重探寻中国的风俗及传统文化,在艺术手段上建构中国形象,与中国受众进行文化上的平等交流。

1.1 中国符号讲述中国民俗

早期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大多从宏观角度展现事件发生的流程及历史人物的故事。受众无法理解人物的行为及有关事件背后的深刻文化含义,受众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BBC将宏观的叙事碎片化,以符号为单位对受众进行传播,利用中国的各种符号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即将消失的民俗。创作主体选择符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编码过程,将一系列有待表达的主观意涵通过具象的符号进行组接[1]。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以符号为元素,完成中国形象的创新建构。中国符号的所指意义加入贴近符合的解说词,为呈现的客观物象提供了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

BBC将符号的能指意义配上相应的解说词,以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例如,纪录片《中国新年》就将“酒”“舞狮”“龙”“饺子”等符号巧妙地植入纪录片中,利用中国的符号体现中国的民俗、讲中国的故事。植入“龙”这个符号,将龙比作中国的神,利用解说词讲述中国关于龙的故事与传说,用龙体现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与人们对龙这一物象的尊重。以中国符号代替传统的故事型讲述,能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

1.2 题材原汁原味,引发共鸣

题材越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场景越真实,就越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BBC在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上逐渐将题材转向更容易表现的民族风俗及美食题材。主持人以和当地人交流的方式让中国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春节的文化传统,朴实而感人[2]。例如纪录片《中国新年》中,主持人迈克·伍德到中国北京向全世界受众展现北京的出租车现场,品尝中国的火锅等美食。在伍德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下,北京繁忙的交通情况、火锅等诱人的美食都向受众展现了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图景,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增加受众的参与感。将真实生活场景与中国的民俗历史文化相结合并講述给观众,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文化的共建共享。运用原汁原味的生活图景,在以历史文化和美食题材为主的体系中以真实性为跨文化叙事的战略,求同存异,在介绍民俗与美食时完成文化的融合,由此,历史与美食题材就成为中西方交流沟通的一种载体。

1.3 运用细节,突出人物

纪录片必须搁置宏大的历史叙事,而依托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以微观视角反映讲述对象在时代危机与社会剧变中催生出的民族性格[3]。纪录片要以故事作为核心构成元素,好的纪录片往往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组成故事的元素。人物是构成故事的重要载体。纪录片中的人具有非虚构性,必须是非扮演的真实人物,在真实性的框架之下强调人文内涵的精神表达。

BBC将叙事角度从关注事件的宏观发展转向了关注个人的时代记忆。早期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多采用长镜头对事件流程进行完整的描述,而忽略了特写镜头的运用。细节能够更好地给受众真实感,使被摄主体的性格更加饱满。纪录片《中国新年》用细节进行人物的刻画,体现现场氛围,升华主题,在讲述打树花这项民俗活动时,通过对人物手部疮痍的特写,塑造薛铁匠这一表演者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圆形立体,展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继承这一技艺,另一方面不希望女儿吃苦,希望她追求更好的生活。展现传统民俗即将消失无人继承的现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戏剧画面融合

纪录片以真实性为生命,注重展现真实的事件及人物,对事件的流程大多采用长镜头进行客观的记录,大多数以拍摄提纲取代传统电影艺术的分镜头。在画面呈现上,BBC纪录片进行了创新表达,在追求真实性的前提下,利用写意镜头代替原有的情景再现,达到对意境的展现。而各种摄影手段的综合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使中英两国受众在美的共同追求中忘记文化差异,在美中达到文化的交融。

2.1 写意镜头意境的呈现

BBC的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在追求画面真实感的同时,在光色方面更加追求美感。在纪录片创作中,写意镜头在刻画人物神采、营造情绪氛围、表达作品主题等方面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在对场景的表现中,BBC能够将画面内的那种氛围与情感通过可视的物象向受众表现出来。纪录片《杜甫》中《月夜》选段中,纪录片对杜甫家乡的描绘都采用了一种写意镜头,将诗词片段以一种画面的形象展现给观众,加强观众的视觉刺激。空镜头对环境有很好的描述性,“环境犹人”,环境是人物内心感情变化的外化物,人的情感可以在环境中得到蔓延伸展,并与观众情感契合进而产生共鸣,同样的,景物也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写意镜头的运用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环境的氛围,表达创作者的情绪。例如,《月夜》选段中,对湖边柳树的描绘就将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通过画面展示出来,更有利于受众感受环境氛围与作者的情思,使得中英两国观众在对美学的认同中忘记文化的差异,使得纪录片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2 戏剧化人物塑造

BBC纪录片在人物的塑造上采用了剧情片的处理方式,运用矛盾、悬念等方式将纪录片平实的剧情进行戏剧化的处理。例如,纪录片《杜甫》中,BBC将西方的悲剧英雄主义色彩与中国的博学鸿儒结合到杜甫身上,通过人物塑造使杜甫兼具东西方特色,使杜甫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纪录片《杜甫》讲述了杜甫的一生,从他不愿向任何事情低头的满怀抱负的少年时期到忧国忧民的晚年时期,每个时期都展现出杜甫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

3 文化参与达到平权

当今,各国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存在与发展。纪录片应成为各国文化交通的桥梁。纪录片的发展要以尊重他国文化为底线与原则,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要采取客观公正、开放共赢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他者独特的视角讲述故事,在语境、视角、人物属性上都坚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积极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增强本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3.1 低语境文化顺应的翻译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BBC纪录片逐渐放弃原本的精英路线,在纪录片主体的选择上范围更加广泛,达到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美国学者霍尔提出高语境与低语境传播模式的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BBC在中国题材纪录片中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低语境传播时代。由于中英两国在制度历史上存在差异,文化传播始终存在壁垒。与高语境不同的是,低语境文化不依赖环境的文化,信息的意义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得很清楚,不需要依赖环境去揣摩推测。低语境文化的这种直观、通俗、便捷的传播方式为英国BBC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以纪录片《杜甫》为例,在翻译的时候采取了一种文化顺应类型的翻译,使得受众在低语境的直观感受中更容易接收信息,从而唤起中英两国受众的情感共鸣。《杜甫》的讲述利用中英两国在文学背景及美食的共同追求,以文化认同代替文化差异,其中将杜甫比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使水运仪象台成了“宋朝的大本钟”,将中国的古诗词与西方的《荷马史诗》进行比较。将人物事物转化为直观的、通俗易懂的符号,更有利于人们填平文化沟壑,跨文化了解彼此的事物。

3.2 参与者的独特视角

BBC在制作中国文化题材纪录片时“从远距离的‘凝视者转变为近距离的‘对话者”[5]。在《中国新年》与《杜甫》之前,BBC的纪录片多运用一种全知型的视角,利用解说词的力量使观众接受纪录片中的观点,这种纪录片被称为阐述型纪录片,虽然可以给观众讲述事件的流程及导演的思想,但受众无法真正参与进来,获得情感认同,这始终是一种他者视域下的叙事形式。

BBC通过限制性视角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通篇没有任何评论,达到一种观影平权。在主持人迈克·伍德的主持下,由中国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采用不同的他者视域,深刻探寻每一个场景,通过中国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减少文化差异。参访者对事件的讲述使得冰冷的概念转化为活灵活现的可视的人,这能够使得受众在理解事件流程的同时,更易于被人物的性格特点所感染,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中国新年》中,主持人扮演的不是記录者而是引导者,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人物讲出自己的故事。其中,李桐瑜讲述自己不远万里回家过春节,探望正在与帕金森作斗争的父亲的故事。一方面,让参与者自己讲出故事,使故事更有真实感,使得受众更容易信服;另一方面,这种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只有受众自己讲述出来才能饱含情感,让受众感受人物的情感,并与其产生共鸣。

3.3 弱化人物的社会属性

由于政治经济不同,英国的《卫报》等一些主流媒体时常用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对中国的历史风俗文化进行评价。BBC纪录片多是文化类与民俗类的题材,在采访的时候多选取中英两国的普通民众,将两国观众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杜甫》这部纪录片中,主持人迈克·伍德把主要目标锁定为中国普通游客,在角度选取和观点呈现上相对多元平衡。伍德在杜甫草堂采访普通游客“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依然喜爱杜甫”,还请一名小女孩朗诵杜甫的《春夜喜雨》。选取这类普通民众作为参访对象,给受众一种亲近感,弱化被采访人的社会属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摒除干扰,促使文化的交流融合。纪录片选取普通人作为采访对象,让英国演员伊恩·麦克莱恩朗诵杜甫的诗歌都是为了让中英两国观众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通过意向建构、中国形象建构等传播手段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为其他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范例。中国在树立国家形象的时候,应当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尊重别人文化的基础上宣扬自己文化的精华,在保持画面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画面表现内在的意境意象。

参考文献:

[1] 陈薇,常梦轩.“文化中国”的跨文化叙事与形象建构——以BBC中华文化题材纪录片为例[J].电视研究,2019(03):78-80.

[2] 蒋晶.民俗纪录片的传播效应分析——以BBC纪录片《中国春节》为例[J].出版广角,2018(04):70-72.

[3] 刘晓.中国诗人故事的“他者”讲述——解读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J].中国电视,2020(10):98-102.

[4] 张庆来.写意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声屏世界,2005(12):34-35.

[5] 高洋.中国文化形象在西方影视媒介中的跨文化“误读”——以BBC纪录片《杜甫》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8):86-88.

作者简介:杨星宇(1998—),男,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