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苓玉
从做学子开始,到踏上教育岗位,再到为人母的较长岁月里,我读过一些书,有纸质书,也有电子书;有经典名著,也有报纸杂志;有心理健康的书,也有学校、家庭教育的书;有鸿篇叙事的书,也有哲理思辨的书,还有心灵鸡汤……其中,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间,我每多读一次就会多一次感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
做学子时,第一次听已为人母的语文教师讲到这句话时,她动情的样子,令我颇有感触,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她絮絮叨叨的话语:“我现在不骂你,以后就轮到别人来骂我。”想一想,挨骂的当时,我很不耐烦。经语文教师的点拨,我似乎明白了些道理——母亲那让我不耐烦的话语里,不尽是为她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她女儿的将来。我些许能理解母亲的严厉和唠叨,我背下了这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
再次读这句话,是在我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还是那篇文章,还是那句我熟悉的话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我似乎感触更多了。仔细研读文本,想着如何为学生解读,如何引导学生时,我的目光又落在了这句话上:如果父母真的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就会为他(她)的长远未来作打算吧。此前,赵太后因为进谏让长安君质于齐的人太多,撂下狠话:“谁再进谏,就吐谁的口水!”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堂堂一国之太后都如此耍横不计颜面了,哪个臣子还敢不识时务?我还记得,讲到此处时师生都不禁失笑,可我有一种莫名的情绪,我很同情这位赵太后,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这个左师公触龙偏偏就不识时务,顶盛怒进谏。不过我们知道,左师公确实明智,娓娓之语就打消了赵太后的盛怒,解了赵太后的心结,而其中最有分量和最切中要害的话语,正是这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最后,赵太后答应把心爱的儿子质于齐,既解了赵国之危,又磨砺了长安君,让他为赵国作了大贡献,在赵国树立了威望。
再想想我的母亲,她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可是对几个女儿的教育一点儿都不含糊,可以说是严厉得很。因为没有收拾,因为学习懒惰,我挨过母亲不少的细条竹棍,打在身上生疼生疼的。我还记得母亲的一句话:“现在要你们学好,就算将来你们还是农民,还是和我一样的农村妇女,也会比别人强。”现在想来,母亲的这句话多么质朴,又多么有分量,多么有远见。
如今,我的孩子也已经上小学了。既为人师,又为人母,我一下子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沉了许多,也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特别是从教以来,我见识了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和被家庭教育问题影响的学生。一段时间后,但凡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书籍总会吸引我的眼球,我甚至花费了大量时间专门研究那些如何为人父母的文章,总希望它们能为我指点迷津。我总担心自己在对学生和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会出现差池,让他们被别人嫌弃,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心里总会浮现出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现在想想,当时的我真的有些盲目,但也很是可爱,很是用心良苦。
有专家说:“当今现实的中国教育,最缺乏的是對家长的教育。”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君不见懦弱娇惯的孩子不计其数,君不见懒惰贪婪的孩子那么多,君不见自私狭隘的孩子成片,君不见忤逆成性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天可怜见,看得我头皮发麻直摇头。我想:这一切,总有一个祸源——家长的溺爱。
还是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是,什么样的爱、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这是我们为人父母必须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要知道,你今天给予孩子的满足,未必能保证他明天的生活无忧、生活无缺。如果真想要为孩子“计深远”,不妨让他多一些磨砺、多一些磕磕绊绊,多尝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说到这里,我更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老人家给予我的那些艰苦的生活磨砺。不怕吃苦,苦一阵子;怕吃苦,苦一辈子。今天,我想大声疾呼:“让孩子吃些苦头吧,吃苦是福!吃苦中蕴藏着孩子稳稳地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