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学者渴望中国的“科研舞台”?

2021-08-13 16:50彭永清
海外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任教研究型教员

彭永清

如今,中国的大学无论在世界排名还是科技论文的品质和数量上均显示出强劲实力。反观日本,近年来国立大学法人化,在研究经费分配方面呈现出选择性和集中性,导致基础研究者的研究环境不断恶化,科研经费不断削減,日本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近年来,虽然日本基础研究者出国任教的主要流向仍是美国和欧盟等地,但生命科学、物理、天文等领域的年轻骨干研究员正越来越多地选择去中国。而回首十年前,在中国任教的日本理科研究者多是应邀前往中国的退休研究员,而且通常是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中国短期执教。

本国研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是日本研究者选择去国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最在意的是,国外是否有不同于本国的研究环境,他们能否安心从事研究工作。

如今,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水平显著提高了,比如,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上,美国和中国在各领域均领先,日本却屈指可数。从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刊登的论文数量上看,2016年,中国研究者发表生命科学论文约50篇,而到了2019年,数量约达140篇,较2016年翻了近三倍。可见,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2019年底到云南大学任助教的日本天文学家岛袋隼士称,在天文学领域,中国目前正在抓紧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决定出资加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联合制造射电望远镜的“平方千米阵”计划,可见其研究实力。

实际上,中国的大学一直在不断吸引优秀人才。2018年,中国的大学教员数量约为16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约25%,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数量显著增加。中国的大学还在《自然》或《科学》等外文刊物上发布招聘教员信息,吸引更多的国外人才。随着近年来中国研究水平的提升,录用人才的门槛也在提高。从一些中国名牌大学的录用程序来看,招聘人才的标准并非仅仅是积极录用外国人,而是更看重真才实学。

虽然有传闻说,在中国的大学任教薪资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在中国工作的日本研究者从事的都是理科或天文领域中最基础的研究,薪水并不高,资深大学教授的年薪一般也就10万人民币而已。在一些高薪招聘的研究型大学,虽然外籍教员的年薪已提高到了30万~50万,但这与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大学教授相比要低得多。

[编译自日本《总裁》]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任教研究型教员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晚上好, 教员先生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校长问题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补考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教育部、人社部:为从教30年乡村学校教师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