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苏炳添一战“封神”。
“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中国“飞人”苏炳添所说的这一天,是2021年8月1日。在这一天,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不乏有各国奥运健将打破纪录。而在最受世人瞩目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苏炳添让无数中国人、亚洲人为之热血沸腾。
当天的东京奥运男子百米半决赛开始前,苏炳添和过去十几年一样,蹲地,等待鸣枪,起跑,一切按部就班。接下来却有些不同,他在起跑阶段迅速压制了身旁的劲敌,包括后来决赛中夺金的意大利人雅各布斯。之后的几秒时间里,他顶住冲击,冲刺过后率先过线。如他赛前所言,苏炳添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来跑,最终一路领先并取胜。
半决赛跑完的第一时间,已经获得第一的苏炳添知道自己创造了历史,但还在等待最终的成绩。很快,大屏幕上有了结果——9秒83!苏炳添看到后,躺在跑道上,双手抱头,不停地发出呐喊,忘情地庆祝。9秒83是苏炳添个人最好成绩,将他送进了之后的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更是新的亚洲纪录。在那一刻,9秒83不仅是黄种人第一,也超越了所有白种人,在男子百米的历史中排到第12名。在苏炳添之前的11个纪录,都是由黑种人创造。
除了竞技成绩,苏炳添在国内的关注度也在这个夜晚达到了生涯巅峰。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从初中时偶然被田径教练选中的少年开始,到奥运会赛场成为亚洲最快“飞人”,他已经为此在过去十几年中不停地疾速奔跑。他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坚韧,才能越跑越快,从11秒到10秒,再到9秒99、9秒91,直至突破自己的极限。
如今苏炳添已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网友笑称他是“跑得最快的副教授”。从2009年入学至今,苏炳添在暨大完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大学教授的蜕变。
然而,出生于1989年的苏炳添,在少年时期与“学霸”无缘,反倒是因为成绩不好,想要逃避放学后的补课才选择加入学校的田径队。
刚入队时,苏炳添的表现并不起眼,前两年都没有参加任何正式比赛,只是每天跟着田径队,安静地训练一个小时。
但随着身体发育,苏炳添逐渐表现出了短跑的天赋。他初三时长到1米65,在同龄人中不出众,但在每周的测试上能跑到11.5秒左右。更重要的是,他的跑姿有着这个年龄少有的协调流畅。
学生时代的苏炳添。
当时古镇体委主管田径的总教练陈丽英记得,第一次看苏炳添跑步的印象是“步频快,自然动作很好,跑起来很轻松”。在教练的鼓励下,苏炳添开始走向正式赛道。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正是这场比赛,改变了苏炳添接下来的人生轨迹。
苏炳添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报名了比赛,没想到放松的心态却成就了他。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男孩,竟在100米比赛上以11秒72的成绩拿到了第一名,被中山市体校教练宁德宝一眼相中。由此,苏炳添开始走上专业训练的道路。
除了一开始就显现出惊人的腿部爆发力,苏炳添还有一些特质也在练习短跑之初就已经形成。在那时,苏炳添的外貌看起来虽不起眼,不张扬,但又透出少年少有的平静、镇定,做起事情来已高度自律、自觉。
哪怕在近20年后,苏炳添赛前的淡定依然清晰可见。2020东京奥运男子百米的预赛中,不少观众发现,最后10米冲刺阶段,苏炳添偏头观察同组对手的位置,被称为“苏神回头望月”。预赛结束后,苏炳添对自己的回头做出解释:“他追得我太紧了,我看了他一下,示意他,叫他别追我,给点面子行不行。”
这种镇定对于短跑选手有多重要?一项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由10.9秒提高到10秒的诸多因素中,力量的加大占12.34%,而放松能力的改善高达21.57%。
如今,在关于苏炳添如何成为“亚洲飞人”的故事里,“9秒99”是无法绕过的一个“里程碑”。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這个成绩不但打破了当时10秒00的全国纪录,并且使得苏炳添成为正常风速下第一位进入9秒区的亚洲选手。
从那一天开始,就像武林高手千锤百炼后进入到修行的另一层境界,苏炳添的短跑生涯也有了新变化:男子百米领域一向的舆论是,跑进10秒是不可思议的世界,何况还是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
就在苏炳添到达这一步之前,他已经跑了很久。
在2007年进入市体校训练两年后,苏炳添顺利迈向下一个门槛——广东省田径队。
从2008年到2010年,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初出茅庐的苏炳添开始活跃在国内各大田径比赛上。尤其是2009年,他在国内各项赛事中获得了11个冠军。苏炳添开始将目光投向奥运会。
苏炳添的第一次奥运会是在2012年伦敦,他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的选手。半决赛中,站在苏炳添旁边的是牙买加传奇博尔特。起跑前30米,苏炳添觉得自己跑得不错,甚至还稍稍领先博尔特。但很快,博尔特忽然就上来了,再接着就“不见了!”。之后动作僵掉的苏炳添,被其他人一一超过,最终跑了小组最后一名。第一次奥运之旅,为他日后决心调整自己的节奏与核心技术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