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楠枰
“自汶川地震以来,感觉灾害特别多,山区公路抢险救灾似乎已成为常态。”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庄卫林说出了心中感受,“特别是夏季,抢险频繁,灾损很大,提高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很难。”他的语气中颇显无奈。
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山区”二字?他解释,山区桥梁与平原区桥梁的受灾类型不完全相同,特别在面对破坏性强、应对措施乏力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桥梁破坏时,山区桥梁的受害风险远大于平原区桥梁。
“汶川地震就是典型的山区强烈地震,强震区域基本位于高陡峡谷山区,具有带状特征。”庄卫林回忆。
据他总结,汶川地震影响下,由震塌、落梁、桥墩压溃、剪切破坏等震害造成的公路桥梁损坏不多,但梁体移位、挡块、支座和伸缩缝破坏却很普遍。其中,滑坡、崩塌、落石等次生灾害为公路桥梁带来的,基本都是毁灭性损毁。
在对受到汶川地震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国省干线上共2207座桥梁进行调查后,庄卫林发现,遭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的桥梁共计58座,其中40座完全失效,占总数的68.9%。
“这一特点说明了山区公路桥梁抗震的特殊性。对此,我们所需采取的基本对策,在于设计时重视开展潜在地震诱发山体滑坡、崩塌、落石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尤其重视选好线位和桥位。”
庄卫林表示,从汶川地震桥梁震害来看,滑坡、崩塌、落石等次生地质灾害是导致灾区公路桥梁毁灭性破坏的主要元凶,“震后长时期的崩塌、落石及山洪泥石流的危害极其严重,防治难度极大。”
除了山区地震之外,近几年,四川还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山体滑坡灾害。
庄卫林仍记得,2016年7月27日傍晚时分,雅康高速公路大仁烟大桥侧发生了山体滑坡。除了受雅安芦山强烈地震及随后的频繁余震所影响外,还受到了长时期降雨及暴雨的影响,“该坡体处于河道凸岸,高涨的水位冲刷着坡体前缘,极大削弱了坡体前缘支撑,最终导致了灾害的发生。”
此外,大型高位山体滑坡除直接掩埋公路外,还易堵江断流,形成堰塞湖,泄洪时或将冲毁下游公路桥梁。路侧岩石垮塌或高位落石,不仅将砸坏道路,还可能因此要了路人的性命。
在庄卫林看来,在我国西部山区,既有道路应对地质灾害极为困难。不仅环境条件恶劣,既有道路先天抗灾能力不高,受技术条件限制,高陡地形区域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评估也非常不易。
他表示,对既有道路而言,需要利用道路改造时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安全风险较高路段,增设棚洞,或用隧道绕避,加强监测、预警。
新建高等级道路则需要注意安全至上,做好地质灾害安全风险评估,合理选择线位和构造物。
平时涓涓溪水、温柔可爱,洪期面目狰狞、奔腾咆哮,是庄卫林对山区河道的最直观印象。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地震极重灾区几乎连年遭遇区域性大型泥石流灾害,许多道路屡损屡抢,还可能因山洪抬升河床,致使河道改道变迁。山洪泥石流是震后灾区以及西部大部分地区面临的主要灾害。”庄卫林提出。
他记得,2020年8月19日下午,由于强降雨导致河水暴涨,流速激增,建于清道光五年的四川成都华阳通济桥被冲毁,“非常令人心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个画面摆在庄卫林眼前,有的山区河流水中大量桥墩墩身被磨蚀,受滚石撞击损坏;有的河床下切,桩基外露,桩基钢筋保护层全被磨蚀冲掉……
为此,自2010年以来,庄卫林带领团队探索了不同的防护方案,最终开发出了“单元块装配式桥墩防护铠甲”,“经4年多的现场勘验,效果良好。”据悉,单元块由高强、高韧性、耐磨、耐磨外壳及内部缓冲耗能材料两部分构成,防护性能好、安装方便、可更换、易维护、造价经济、耐久性好。
对于新建桥梁,庄卫林建议,桥位应选在顺直、稳定河段,适当增大桥梁跨度,减少水中墩数量,并延长桥长,避免过多压缩河道。覆盖层较厚时,应采用深基础,避免浅基础,桩长应充分考虑冲刷的影响。水中桥墩表面应设置防磨蚀及滚石撞击的必要设施。
汶川地震灾后,资料图
“对于在役桥梁,应重视基础的安全性,尤其是早期大量老桥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冲刷问题及防冲刷措施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增设桥墩防磨蚀、防漂石撞击设施。”
201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问题时曾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会上提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同时,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落实好“十三五”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建设若干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在庄卫林看来,应对自然灾害无疑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应当对自然界常抱敬畏之心,以防为主。“我们应善于利用综合方法、先进技术,把握宏观,做实微观,切实做好和用好安全风险评估。用好信息化手段,做好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同时解决好认识与投入的问题,避免口是心非。”
他提出,跨越河流的桥梁,应尽量增大斜交角度,并应适当增大跨径,减小阻水;变迁性河流,不应为了缩短桥长而压缩河床,并加大桥梁基础埋深;顺河桥梁,尽可能少侵占河道;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地区,沿溪、沿河路段应适当抬高线位;增添必要的防护措施。
“灾害无法避免,但通过努力可以减轻灾害的影响。”庄卫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