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攀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上肢是人体重要活动部位,结合人体解剖结构分析,上肢包括肩部、上臂部、前臂部、肘部、手部等,其中手部长期暴露,缺乏保护,极易发生烧伤。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烧伤患者中,上肢烧伤占比超过50%,尤其手肘部严重烧伤者,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其生存质量[1]。对于上肢深度烧伤患者,若采取常规烧伤治疗,愈合后可能遗留瘢痕,限制上肢活动,甚至增加患者生存压力,影响其生理状态。目前临床多以植皮修复治疗,取带血管蒂皮瓣皮肤修复缺损软组织,以达修复创面效果,可有效降低烧伤患者致残率[2]。但选取不同部位皮瓣进行植皮,疗效不同。本文为探究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在烧伤患者创面整形中应用价值,选取40 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开始时间2020年3月,终止时间2021年3月,样本为40 例上肢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组。A 组共20 例,15 例男、5例女,年龄23-64 岁,均值(41.79±3.62)岁,烧伤原因如下:11例烧伤、3 例爆炸伤、6 例热压伤;烧伤位置分类如下:5 例手指深度烧伤、13 例腕部深度烧伤、2 例手臂深度烧伤。B 组共20 例,16 例男、4 例女,年龄24-65 岁,均值(41.81±3.67)岁,烧伤原因如下:12 例烧伤、1 例爆炸伤、7 例热压伤;烧伤位置分类如下:4 例手指深度烧伤、12 例腕部深度烧伤、4 例手臂深度烧伤。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比两组上肢深度烧伤样本年龄、烧伤位置、烧伤原因等资料,P>0.05。
选入标准:符合深度烧伤、热压伤诊断标准;知情同意;伴不同程度骨、肌腱、血管、关节、神经裸露,难以直接缝合;具备植皮修复适应证;烧伤等级超过Ⅱ度。
排除标准:出现严重上肢肌肉损伤或严重上肢肌肉损伤者;伴严重心功能障碍者;伴心脑肺病变者[3]。
选入样本尽早开展清创治疗,给予局麻,修复严重损伤,对于上肢烧伤并骨折者,进行固定,对吼开展植皮治疗,取皮期间注意保护皮支血管,规避血管损伤,同时保障皮瓣长度、宽度略大于缺损皮瓣长度、宽度,保障植皮后完全覆盖受伤创口。
A 组开展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切开腹股沟处皮肤,分离局部皮下组织,找到并标记旋髂浅静脉,随后分离,操作期间注意规避皮瓣相关静脉损伤,以作为回流静脉,在深层找到旋髂浅动脉,也可利用较粗腹壁浅动脉代替。见皮瓣内生成动脉,切开皮瓣近区皮肤,掀开深筋膜后将皮瓣打开至血管蒂,血运正常者直接切断血管蒂,获取皮瓣,结合患者实际烧伤情况,修剪皮下组织,以能够完全覆盖创口为宜,同时游离供区两边并缝合,将皮瓣移动至受区后缝合,吻合血管,缝合期间,注意维持皮瓣与创面良好接触。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解痉药物、抗凝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即开展康复锻炼。
B 组开展前臂、胸部取带血皮瓣逆行移植术,取皮、移植、缝合等操作方案同A 组。
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术后皮瓣存活,烧伤部位外形恢复良好,且上肢可正常屈伸,屈伸幅度超过健康人体80%归入显效;术后大部分皮瓣存活,烧伤部位外形基本恢复,且上肢可屈伸,屈伸幅度为健康人体50-80%归入有效;术后皮瓣未存活,烧伤部位外形为改善,且上肢屈伸幅度低于健康人体50%归入无效[4]。
手部肌张力、上肢肌张力采取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满分42 分,得分高,神经缺损程度重。患者疼痛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得分高,疼痛重[5]。
SPSS 21.0 是选入上肢深度烧伤患者数据计算软件,%、±s 是各项数据记录形式,χ2、t 是检验指标。P<0.05 有统计差异。
A 组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治疗,疗效95.00%;B 组前臂、胸部取带血皮瓣逆行移植术治疗,疗效60.00%,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上肢深度烧伤患者疗效分析表(n,%)
A 组术后手部肌张力与上肢肌张力等指标均低于B 组,VAS 评分低于B 组,P<0.05;术前两组肌张力与VAS 评分对比,P>0.05。如表2。
表2 两组上肢深度烧伤患者肌张力与VAS 评分分析表(分, ±s)
表2 两组上肢深度烧伤患者肌张力与VAS 评分分析表(分, ±s)
?
A 组术后皮瓣瓣断蒂时间(20.48±3.17)d、住院时间(23.61±2.97)d;B 组术后皮瓣瓣断蒂时间(27.96±3.88)d、住院时间(31.42±3.14)d,两组差异对比,t 值分别为6.6765、8.0811,P<0.05。
上肢烧伤可限制患者上肢运动能力,降低日常生活质量,一般烧伤经药物干预、营养补充即可修复,但深度烧伤需植皮手术治疗,常规植皮手术方案术后可能遗留瘢痕,不利于皮肤外形修复,因此确定高效植皮手术治疗上肢深度烧伤极为重要[6]。近年来,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广泛应用于上肢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效果良好。对于上肢烧伤后伴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多伴裸露肌腱、血管神经受损等情况,常规游离植皮术治疗,植皮成活率较低,即便成活,难以修复理想外形,且术后上肢功能恢复不佳[7]。因此伴神经、肌腱损伤患者,需采取皮瓣修复术治疗,但机体内可游离皮瓣区域较多,因此确定最大程度修复上肢皮肤外形、恢复上肢功能术式极为重要。腹股沟皮瓣可供切取面较大,无需切取主要血管,对供区影响较小,切取皮瓣后可直接与烧伤受损供区缝合,省略皮肤移植步骤,可缩小手术切口,且皮瓣位置隐蔽,患者耐受性更高。相关文献报道,上肢深度烧伤与多种诱因有关,且不同诱因引发烧伤程度不同,尤其热压伤、高压电伤者,肌肉大面积坏死,上肢关节活动能力受限,皮瓣移植难度较高,且组织严重受损后,局部血运较差,选取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治疗,术中无需吻合过多血管,血液供应丰富,手术成功率较高[8]。但开展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期间需注意掌握手术技巧,注意维持血管蒂大幅度,规避形成锐角风险。
结合本次研究分析,A 组开展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治疗,疗效高于B 组,术后手部肌张力、上肢肌张力评分及VAS 评分均低于B 组,提示腹股沟皮瓣移植术用于上肢深度烧伤治疗中,可改善烧伤局部受损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效果更佳。但实际手术期间,为提升烧伤创面修复效果,要求术者熟悉手术操作流程、掌握手术技巧,并认真操作,由于皮瓣移植术带蒂转移,因此术中血管蒂需维持大弧度,且固定缝合时,注意不可压迫蒂部,采取无张力方式缝合[9]。此外,对于热压伤、电击伤引发深度烧伤患者,为降低二次损伤,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需尽早扩创,清洁创伤局部,除保留关节囊、神经、肌腱、血管外,其余坏死组织均需清除,同时为规避皮瓣肥厚导致表皮隆起风险,受区缝合前需剪下部分皮下组织,保障皮下存在2-3mm 脂肪及血管网即可开展皮瓣移植缝合[10]。另一组数据表明,A 组皮瓣瓣断蒂时间(20.48±3.17)d、住院时间(23.61±2.97)d 均短于B 组,提示腹股沟皮瓣移植术有利于皮瓣断蒂,可促进上肢深度烧伤患者皮肤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发生上肢深度烧伤后,需尽快清洁创面,修复受损神经、肌腱及血管,并结合烧伤创面实际情况开展腹股沟皮瓣移植术,以降低截肢风险,保障肢体完整。此外,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可重建烧伤区域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适用于手部、腕部深度创伤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