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审计在国有工业企业中的开展与思考

2021-08-11 01:21龙泠叡廖雁南董元昊
航空财会 2021年3期

龙泠叡 廖雁南 董元昊

摘要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推进,探索在国有工业企业中开展环境保护审计,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健全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发现企业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环境保护审计的主要内容入手,着重分析了环保审计应关注的重要事项,并就如何开展环保审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审计;国有工业企业;环保风险

DOI: 10.19840/j.cnki.FA.2021.03.00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管理,2014年4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修订案,以刚性的法律力量向污染宣战。修订后的《环保法》加大了政府与企业的环保责任,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惩治力度。随后,国家环保部门印发了54项规章制度和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三大攻坚战,其中之一就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环境保护提升至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生产经营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平衡,是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是国有工业企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因此,开展国有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审计,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健全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发现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能力,规避环保风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環境保护审计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审计是指由审计组织依法审查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其经济和环保责任的活动,上级单位根据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下属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环保管理、措施执行以及实际环保效果等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检查[2]。

环境保护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环保资金预算与执行。包括审计期间环保资金的来源是否合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做出的资金预算是否合理;预算实际使用执行情况以及环保资金支出和使用是否合理合规等。

环保制度建立运行及环保培训情况。包括企业是否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全国性法规要求的制度是否完备、地方性法规要求的制度是否完备;法律法规清单标准识别、获取和更新是否及时;环境保护培训是否组织落实到位等。

环保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包括企业是否考虑自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否建立环境风险与机遇识别清单;是否开展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并形成清单;重要环境因素筛选是否正确并形成清单、是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否开展各类环境保护检查,并对问题进行整改与验证,做到持续改进;环境风险单元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防治的实际情况。包括污染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管理,辐射管理,化学品管理等实际环保情况等。

环保设备设施管理情况和环保档案。包括防治污染设备设施是否有效运行;在线监控设备设施是否有效运行;监测设备仪器是否规范管理;排污口是否规范管理;环保档案内容是否齐全等。

环保应急反应和信息交流。包括是否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演练;内、外部环境监测是否齐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及相关各方管理是否完善;内、外部信息交流是否顺畅等。

二、环境保护审计需重点关注事项

结合国有工业企业的实际,在环境保护审计过程中,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需要着重关注的事项包括以下六项:

企业环保资金的管理。是否建立环保资金年度预算管理;是否建立归口或专户管理资金并跟踪使用成效;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国家环保投资、排污费、污染治理专项基金、环保贷款及相关政府补助等各项环保资金使用是否合规。

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是否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职能部门或专职专业人员;是否建立符合本企业生产实际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环保相关认证是否在有效期;是否建立环保台账;是否建立定期环保自查机制与报告机制;是否遵守排污许可制度;是否建立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及紧急处理机制;是否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是否签订环保责任状、是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环保风险点。是否通过自查进行环保风险评估查找环保风险点;是否对高污染、高风险的原材料进行有效管控;是否建立完善、完备的闭环管理措施;是否及时获取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并得出合规性结论;建设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规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遵守了环保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排污方面是否遵守排污许可制度;与环保相关的财务收支的核算是否准确;是否对环保突发事件定期进行模拟演习。

高污染、工业“三废”处理情况。是否安装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完善且专业的处理设施;日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三废管控与处理是否合规。

重大在建工程项目环保方面管控。重大在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相关制度是否完善并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是否建立环保定期报告机制;项目立项是否通过环评,取得相关环保资质或政府有关证明;环保相关认证证书是否在有效期;环境管理措施是否已经实施、环保投入的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环保工作是否取得预计效果、环评报告中所列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真实、环评报告编制是否合规。

环保方面接受外部审计、检查、督查的情况。企业是否接受外部检查、是否受到行政处罚,是否制定后续整改措施,实际整改效果是否达到环保部门认可标准等。

三、如何开展环境保护审计

由于环境保护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相比需要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环保审计的开展也与常规审计项目所面临的情况不同。为了更好地开展环保审计,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开展审前综合研究。以《审计法》和《环保法》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相关制度规范,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审计理论研究,将审计的权威性与环境保护的专业性有机融合,形成专业程度高、综合性强、适宜性强的环境保护审计方法工具、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等[3]。

根据被审计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实施方案和关注重点。由于企业的性质和行业差异,在具体实施审计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调整具体审计实施方案和重点关注事项。

创新环境保护审计方式。由于环境保护审计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要求其拥有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现阶段此类复合人才较为匮乏,因此可采用专业环保人员与审计人员相结合组成联合审计组的方式,按照统筹有序、合理分工、沟通协作的原则开展工作,从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状况分析,环保部门与审计部门协同作战,切实搞好重点企业的专项环保审计,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4]。AFA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刘长翠,李永臣.企业环境保护审计初探[J].审计研究,2002(6):11-16.

[2]丁炜,单蕊.环境审计初探[J].中国市场,2016(05):126-127.

[3]王红.企业环境保护审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思考[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6(4):5-6.

[4]王永刚.环境审计初探[J].会计之友,2006(2):29.

(审稿:张国永编辑: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