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森 白二雷 陆松
摘 要:现如今加强对于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培养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有助于加强军队院校的文化建设,同时还能进一步的帮助军校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此,军队院校需要正确的树立教育理论,重视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力求能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工作。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效策略
前言:军队院校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同时也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军队院校需要大力加强对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正确的理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所具备的时代意义。同时要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在不断的探究与实践中总结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当代军校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的,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受自身理论知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能够更为深入的体会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能够有效的培养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如今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匮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军校大学生更加的注重于现实主义生活,对于个人和社会集体间的利益关系处理欠佳,致使一些军校大学生普遍出现出现功利化、虚假化等现象。这对于当代军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过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还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
军队院校需要重点加强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核心素养工作的执行力度,只有引导军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帮助军校大学生建设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积极的意识形态,同时对于促进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培养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二、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军校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因素对现如今的大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为军校大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军校文化氛围,对于帮助大学生培养核心价值观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让军校大学生在军校文化氛围中进一步的体会与认知核心价值观,同时还非常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修养。
在实际的军校文化氛围构建中,需要学校与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善于结合当下军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合理有效的构建方案,比如军队院校可以充分的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在校园中定期开展优秀军旅影视作品欣赏活动,或是以评比的形式举办歌颂祖国诗歌大赛等活动。以多样丰富的宣传方式来激发军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同时也非常有助于强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体会与认知水平。
除此之外,在军校文化氛围构建的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平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形式,将当代军校大学生在培养自身核心价值观中做出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同时要号召军校大学生积极的向先进个人或集体学习,为军校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同样是构建军校文化氛围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强化军队院校师资力量
军队院校中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当代军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果,教师是军校教育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学生的教学作用。军队院校需要认真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将强化军队院校师资力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比如可以不定期的组织院校教师开展提升教学专业技能的讨论会议,在会议中鼓励教师积极发言,踊跃的总结与分享教学经验,针对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共同讨论,力求能够完善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为高效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探究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强化军校师资力量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教师不断的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与认知水平,帮助教师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服务人民的意识、效忠国家的信念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引导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为学生做出表率作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帮助军校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
结语: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视。特别是在军队院校中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军队院校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思想,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军校文化氛围,加强提升学校师资力量的工作力度,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进而帮助军校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益昌.大力培养当代军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J].求是,2008,(20).
[2]韩笑.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分析———从校园文化构建方面分析[J].科技信息,2013,(03).
[3]張艳,鄂婷.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6).
作者简介:常森(1995-),男,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单位:空军工程大学机场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护工程与岩土工程
白二雷(1979),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副教授,博士,单位:空军工程大学机场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护工程与建筑材料
陆松(1990.01),男,汉族,湖南临湘人,讲师,博士,单位:空军工程大学机场建筑工程教研室,研究方向:防护工程与结构工程